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摩擦纺纱中纱条稳定回转的条件,对单尘笼摩擦纺中尘笼和摩擦辊的不同速比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得出在尘笼各项参数一定的条件下,存在最佳速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对摩擦纺纱质量影响较大的刺辊转速、尘笼内胆安装角和吸风负压等工艺参数作为三个因子,用通用旋转试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试验,推导出它们与各主要质量指标间的二次回归方程,作出各因子与质量指标间的等高线图,并用复合形法进行优化,求出理论工艺最佳点。试验得出,适当提高刺辊转速,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改善,但刺辊速度过高质量反而下降;吸风负压和尘笼内胆安装角对质量影响的交互作用明显,尘笼内胆安装角较小时,吸风负压的增长有利于质量改善,安装角较大时,吸风负压的增加不利于成纱质量。文章认为,适当的刺辊速度配以较小的尘笼内胆安装角和较大的吸风负压可以得到较好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3.
尘笼纺纱(即摩擦纺)是国际上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纱机。它的原理是利用配置吸气装置的透孔滚筒(尘笼)对纤维进行凝聚和加捻。这一独特的成纱方法,使它摆脱了传统纺纱方法的高速回转加捻部件,而能达到高产、高效、适纺原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摩擦纺纱加捻元件表面径向跳动对纺纱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验的结果表明,加捻元件表面径向跳动将导致加捻纱条附加惯性力增加及加捻区负压的变化,直接影响纺纱稳定性和成纱捻度的分布均匀性。因此为保证纺纱质量,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应对加捻元件的表面径向跳动严格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尘笼纺涤/棉混纺纱中涤沦和棉纤维的排列形态,并对相同原料、相同规格的尘笼纺和气流纺涤/棉混纺纱和织物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在尘笼纱中,纤维的排列形态相当紊乱;尘笼纱和织物的强度均比气流纺的相应产品为低;而且,尘笼纱织物容易起毛起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就成纱外部捻度与尘笼某些结构参数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并通过模拟试验和尘笼不同表面孔参数的纺纱试验,找出影响成纱外部捻度和纱线质量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中细特摩擦纺纱机分梳装置、输棉管道、尘笼等主要元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同时也讨论了分梳辊转速、逆向引纱方法以及其它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和实际上论述了摩擦-喷气复合纺纱的加捻过程,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示踪纤维方法对摩擦-喷气复合纱和色芯摩擦纺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测量,发现摩擦-喷气复合纱的芯纱比包芯摩擦纱的芯纱具有较多的包缠纤维和较高的包缠捻度,表明摩擦-喷气复合纺纱有利于提高成纱强力.  相似文献   

9.
在保证纺纱质量和自动引纱的前提下降低断头,是涡旋加捻式静电纺能否进入中试的主要关键。本文根据流体力学的涡旋理论、管道局部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和振动学原理,分析了加捻管磨损起槽的成因及规律、捻不匀大的原因和降低的途径,并通过增加引纱孔负压、减少出流和射程等措施,设计了新的加捻管,使纺32支纱时的断头从500根/千锭时以上降低到50根/千锭时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目前粗支纱摩擦纺机和细支纱摩擦纺机的特点。作者设计了一种纤维分梳和输送形式。试验表明,该形式适纺支数范围较宽(148—18.5tex),能以1—2根条子喂入,纺制纯棉纱和各种纤维的混纺纱;可纺制内外层的纤维组分不一样的夹花纱;在安装附加装置后也可纺制包芯纱和花色纱。该装置机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供设计中、粗支纱摩擦纺纱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两次加捻自捻纱可以不经追捻而直接供针织应用。但该加捻过程比较复杂,其理论分析还未见报导。本文从各加捻区捻回分布的理论分析着手,分别导出了各区的捻回分布方程。为了阐明双搓辊自捻纺纱机两次加捻之间的联系,除了两对搓辊之间的机器相位外,还引入了纱相位的概念。最后,又导出拈度最大时的最佳纱相位。所进行的三股自捻纱纺纱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12.
在双纱纺纱中,交汇区中的单纱捻度和交汇角对成纱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我们将相隔一定距离的两股黑白复丝从前罗拉后方喂入加捻卷绕机构来模拟双纱纺纱过程,并利用高速照相对纺纱过程中的纱线进行动态摄影,分析了一些主要纺纱工艺参数对纺纱过程和纺捻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静电纺纱的加捻过程与静电纱的捻度结构,也详细分析了静电纺纱合适的股线加捻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静电纱是一种具有径向捻度分层结构的差捻纱。纱的外层捻度大于内层捻度。由于静电纱的这种特殊捻度结构,如采用同向加捻的捻线工艺,可使静电纱的股线增强率高达1.4以上,从而使静电纺纱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喷气纺纱是利用旋转气流作用推动纱条形成气圈运动,使头端自由纤维加捻成纱。本文采用本组研制的纱条气圈转速仪对喷气纺纱纱条动态气圈的转速进行了测试,并就改变加捻成纱过程中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的气圈转速,探讨其与成纱强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管道纺纱的加捻过程作了分析,得出成纱的外层纤维捻度较大和内层纤维捻度较小的结论。然后,通过受力分析,从理论上加以证实,并采用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手段,对管道纺和摩擦纺两种成纱实物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作了同样的观察和计算,从实验方面也证实了管道纺成纱结构是内松外紧,与摩擦纺成纱结构内紧外松正好相反,有利于提高成纱强力。  相似文献   

16.
对棉纺翼锭加捻过程中的加捻点、加捻区、纱条真捻的获得及捻度的变化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证实该加捻过程唯一的真实加捡点为锭翼侧孔.锭翼顶孔不仅有捻陷与假捻作用,而且有阻捻作用.使用假捻器时,对纺纱段纱条的增捻效应是假捻及阻捻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摩擦纺纱自由端须条加捻的力学模型,讨论了有关因素对加捻力矩的影响。根据推导的计算公式,对纺纱张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有关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纺纱张力计算值与测试值基本符合;两者各自的变化趋势也是一致的。说明本文所建立的力学模型基本上反映了摩擦纺纱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通过定量分析,对摩擦纺纱分梳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主要的分梳工艺参数与中细支摩擦纺成纱质量的回归方程。分析和讨论的结果表明,分梳刺辊转速与纺纱号数的合理选配对保证纺纱品质指标、降低成纱不匀率和粗细节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模糊决策和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处理模式。对苎麻纯落麻转杯纺适用的分梳辊型式和规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处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所得结论的可靠性与客观性,可应用于其它类似研究;纺制纯落麻转杯纱时,大工作角、大齿距、小齿高、细小齿形、光结度及耐磨性好的锯齿辊有利于改善纺纱性能和成纱质量;针辊是纯落麻转杯纺用分梳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了环锭细纱机上加捻卷绕部分三段(纺纱段、气圈段和卷绕段)动态捻度传递及其相互关系.文中分析了导纱钩与纱线的接触情况、平均包围角度及其对捻度传递的影响;在气圈段分析了纱线在钢丝圈上包围角及阻捻系数的变化.文中还建立了相应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