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番茄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砧木1号番茄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研究了IAA和6-BA及NAA和6-BA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MS+0.2mg/L IAA+1.0mg/L 6-BA为诱导子叶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而MS+0.5mg/L IAA+1.0mg/L 6-BA为诱导下胚轴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mg/L IAA。  相似文献   

2.
以华南可爱花(E ranthem um austrosinensis)茎段、腋芽为外植体,M 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6-BA,TDZ,NAA和糖在华南可爱花离体培养中,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及NAA,IBA对不定芽生根和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 0.6 m g.L-1 NAA 0.1 m g.L-1和M S 6-BA 0.4 m g.L-1 NAA 0.1 m g.L-1 TDZ0.05 m g.L-1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较好;1/2M S IBA 0.2 m g.L-1和1/2 M S NAA 0.4 m g.L-1对促进华南可爱花不定芽生根效果较好,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利用野生裂叶秋海棠叶片及叶柄培养,通过两种方式获得大量再生植株。(1)直接从外植体表面诱导出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6-BA 3mg/L,不定芽在培养基MS NAA0.5mg/L 6-BA0.5mg/L增殖成丛生芽.(2)先诱导出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出大量不定芽.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NAA0.5mg/L 2,4-D0.5mg/L 6-BA0.5mg/L,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1mg/L,试管苗在含1/5MS无机盐的培养基上生根,之后移栽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4.
厚皮甜瓜黄河蜜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厚皮甜瓜黄河蜜3号子叶及下胚轴进行植株再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子叶不定芽分化率高于下胚轴,适合子叶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 6-BA1.5 mg/L NAA0.2 mg/L,分化率为60%,每个外植体平均分化芽数9.4个.适合下胚轴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是MS 6-BA 1.75 mg/L NAA0.1 mg/L,分化率为9%,每个外植体平均分化芽数8.5个.对不定芽黑暗处理2天后用1/2 MS IAA0.2 mg/L诱导生根,生根率达91.12%,平均根数为12条.200 mg/L的NAA对无根苗处理20 min后移入1/2河沙 1/2蛭石基质中,1/2 MS营养液浇灌,试管外生根率为52%.  相似文献   

5.
东方百合的器官发生与体胚发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orbonne'、'Siberia'、'Tiber'的试管苗鳞片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6-BA(0.3~2.0 mg/L)、KT(0.5~2.0 mg/L)、NAA(0.1~2.0 mg/L)、2,4-D(0.5~2.0 mg/L)、ZT(0.1~0.5 mg/L)对器官发生的影响;以‘Tiber'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探讨了6-BA(0.2~1.5 mg/L)、2,4-D(0.5~2.0 mg/L)对体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激素有利于叶片分化不定芽,6-BA能提高鳞片上不定芽的分化频率,2,4-D能诱导'Tiber'的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6.
以所罗门姜黄试管苗为外植体,从其茎基部依次横向切成0.5~0.8 mm的薄层,研究不同激素组合、不同薄层部位和不同培养条件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试管苗茎基部所切取的薄层以第1条生根部位所切薄层出芽能力最强;在MS+3 mg/L 6-BA+0.2 mg/L NAA的芽诱导培养基中,光照培养45 d后,一棵试管苗所切薄层中最高可获得15个不定芽.不定芽在1/2 MS+1 g/L活性炭的成苗培养基中长成完整植株.再生植株经过驯化,移栽室外存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酸浆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酸浆的叶片、叶柄、茎段、子叶、胚轴、胚根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叶柄为酸浆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外植体类型;IAA为诱导叶柄不定芽分化较适合的生长素类型;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2.0 mg/L 6-BA 0.5 mg/L IA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2.0 mg/L 6-BA 0.05 mg/L IAA,增殖系数达5.0;最优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生根率达91.7%.  相似文献   

8.
以圆叶椒草的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圆叶椒草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丛生芽生长及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0mg·L-1+NAA 0.2mg·L-1,丛生芽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2.5mg·L-1+NAA 0.25mg·L-1;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mg·L-1,试管苗移栽后成活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选用3个切花单头菊品种,以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和直接诱导芽途径建立再生体系,探讨叶片不同部位、激素种类及浓度、基因型对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贵"诱导愈伤组织能力和分化芽能力最强,MS+NAA 1 mg/L+6-BA 2~3 mg/L.为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MS+6-BA 1 mg/L+IAA 0.3~0.5 mg/L为分化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选用3个切花单头菊品种,以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和直接诱导芽途径建立再生体系,探讨叶片不同部位、激素种类及浓度、基因型对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贵”诱导愈伤组织能力和分化芽能力最强,MS+NAA 1mg/L+6-BA 2~3mg/L为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MS+6-BA 1mg/L+IAA 0.3~0.5mg/L为分化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以益母草根颈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与分化,分化芽生根,试管苗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6-BA 0.5mg·L-1+NAA 0.6mg·L-1+2,4-D1.2mg·L-1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6-BA0.5mg·L-1+NAA0.1mg·L-1+2,4-D 1.5mg·L-1是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6-BA 0.2mg·L-1+NAA 0.1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和分化芽继代分化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N6+IAA0.2mg·L-1培养基是益母草分化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栽成活率为94.4%;定植成活率为99.1%;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保持野生益母草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2.
以白背三七幼叶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配比对白背三七离体繁殖的影响,建立白背三七种苗再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当NAA超过1.0 mg/L时,愈伤化都非常好,出愈率达到100%,但是当NAA浓度过高时,愈伤组织长势不好,不利于器官的诱导分化.继代培养中,1.0 mg/L NAA+1.0 mg/L 6-B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进一步增长,达到完全愈伤化.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基本上呈现迟滞期、对数增长期和稳定期.在不定芽诱导分化中,1.0 mg/L NAA+1.5 mg/L 6-BA最有利于芽的生长分化,过高浓度的6-BA时,不定芽生长较弱,不利于根分化及移栽.在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IBA和赤霉素更有利于丛生芽的生长.根分化的过程中,高浓度的NAA抑制根的生长与分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匙唇兰的类原生质体次生培养.建立了其原球茎次生培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营养液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种类与含量.匙唇兰幼苗的侧芽与顶芽在改良MS(1949)培养基中离体培养6到10周即可形成类原生质体.检测不同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配比对匙唇兰原球茎次生培养的效果.用Minitab14.12统计分析软件做方差分析.其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与生长素NAA双因素的效应以及交互效应都显著.细胞分裂素6-BA有利于原球茎的次生扩繁与增殖,生长素NAA刺激生根,有利于幼苗的形成.新鲜椰乳对原球茎的增殖以及幼苗生根都有特殊的良好效果,其对照试验结果明显优于其它没有添加新鲜椰乳的配方.最佳增殖配方是细胞分裂素6-BA 2.0 mg.L-1和生长素NAA0.5 mg.L-1.诱导幼苗形成的最佳配方是细胞分裂素6-BA 2.0 mg.L-1和NAA1.0 mg.L-1.  相似文献   

14.
金枝柳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进行金枝柳组织培养试验,探讨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随着培养基中激素含量的增高,形成愈伤组织的量也增多;在MS+1.0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的不定芽增殖数量最多(18.8),无根苗在1/2 MS+IBA...  相似文献   

15.
利用MS培养基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进行银中杨微体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银中杨带芽枝条为外植体可以实现微体繁殖,适宜的表面消毒时间为8 min.MS培养基中6-BA含量较高时侧芽发生时间缩短、数量增加,侧芽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以MS+6-BA 1.5 mg/L+NAA 0.05 mg/L效果较好;银中杨试管苗在1/2 MS+1.0 NAA中生根率为86%,根系发达;银中杨试管苗在以珍珠岩+蛭石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98%),在旱田土+珍珠岩(1 1)基质中成活率次之(76%),在旱田土+蛭石(1 1)基质中成活率最低(68%).  相似文献   

16.
以白花碎米荠的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与试管苗的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证明:MS+6-BA 1.2 mg/L+2,4-D 1.0 mg/L是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AgNO 31.0 mg/L与1/2MS+AgNO31.0 mg/L+IAA 0.1 mg/L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把不定芽的下部切口浸到浓度为5 mg/L的NAA溶液中处理约5 min,再将其接种到1/3MS+IAA 0.5 mg/L~0.7 mg/L两种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方法;1/3MS+IAA 0.6 mg/L是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0.1%,定植成活率为96%.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白花碎米荠的所有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7.
以黄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 cv.)为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中不同浓度6-BA和NAA对黄金香柳试管苗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1)℃、光照时间12 h·d-1、光照强度2000 LX的培养条件下,在13种培养基处理中,适宜黄金香柳试管苗快速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 0.1 mg·L-1+NAA 0.05 mg·L-1+琼脂6.2 g·L-1+蔗糖30 g·L-1,该培养基配比的每瓶试管苗平均增殖倍数可达16.17倍。丛生芽在1/2MS+琼脂6.2 g·L-1+蔗糖30 g·L-1的培养基上易生根,可以获得健壮完整的小苗。  相似文献   

18.
滴水珠组培快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滴水珠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解决滴水珠的资源匮乏问题。方法:以滴水珠的珠芽和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增殖、生根诱导及组培苗的移栽研究。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滴水珠愈伤组织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滴水珠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在MS+6-BA 2.0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上可以较好地诱导出滴水珠的愈伤组织,滴水珠愈伤分化及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25 mg/L,生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25 mg/L。在培养基中添加100g/L的香蕉汁具有促进滴水珠丛芽增殖及生根的作用。滴水珠愈伤组织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784 8%。结论: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滴水珠的组织培养体系,并成功移栽。  相似文献   

19.
红叶李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培养红叶李的不同外植体,建立适宜的组织培养条件和快繁技术,为红叶李的组培繁殖提供技术参考。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以茎尖、腋芽、茎段和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茎尖和腋芽既能诱导芽的生长又能诱导愈伤组织,且诱导效果较好,而茎段仅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叶片的诱导效果不明显。BA1.0mg/L 2,4-D0.5~2.0mg/L组合的诱导效果最佳,单芽在BA1.0mg/L IBA0.5~2.0mg/L培养基中继代培养都能诱导产生丛芽,诱导率达70%。  相似文献   

20.
以初始诱导得到的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Pers]幼苗进行继代培养试验。试验共设计3种培养基:改良MS+6-BA 0.5mg/L+NAA 0.2mg/L、改良MS+6-BA 0.8mg/L+NAA 0.2mg/L、改良MS+6-BA 1.0mg/L+NAA 0.2mg/L,2种切割方式,进行4代培养,研究生长调节剂、继代次数和切割方式对山苍子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以改良MS+6-BA 1.0mg/L+NAA 0.2mg/L培养基比较适宜山苍子的继代培养,当NAA浓度为0.2mg/L时,增殖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愈伤组织逐渐减少,6-BA浓度为1.0mg/L时增殖率最高,苗木生长效果最好;继代到第4代时,山苍子增殖率明显高于前3代,增殖苗长势良好有活力;以2~3个丛芽块的接种方式接种效果优于单芽接种,增殖率可达到3.57,芽苗叶色浓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