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建立蒸发式板片冷凝器的实验平台,测试该新型冷凝器在不同的工况下运行的物性参数和状态参数,计算出板片的热流密度、整个制冷系统COP和能效比等主要换热性能参数和机组运行性能参数,从而得出此新型冷凝器的换热特性.为设计理想的蒸发式板片冷凝器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平行流冷凝器换热和压降的理论计算方法、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方法;多项式响应面模型以及惯性因子改进和模式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一种车用平行流冷凝器流程扁管数分配的优化设计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某平行流冷凝器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优化后的冷凝器换热量较原始模型提高了3. 6%,冷媒压降降低了21. 4%。在非设计工况下,优化后的平行流冷凝器换热量较优化前分别提升了4. 5%和5. 3%,冷媒压降分别降低了19. 7%和18. 5%。  相似文献   

3.
对发电机蒸发冷却过程冷凝器失流的问题进行热力分析,建立了物理模型。并以R113为工质求得冷凝器失流情况下冷却腔的温度、压力和液体下降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发电机耗损功率和液体初始装载量的影响.所得结果表明,在冷凝器失流情况下,腔内的温度、压力随时间迅速增加,蒸汽比容随时间迅速减少,但液体下降高度不大;随散热功率的增加,将使腔内的温度、压力、液体下降高度随时间增加以及蒸汽比容随时间减少更快.这些结果,能够对发电机蒸发冷却的设计和安全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汽车空调冷凝器的匹配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变工况性能 ,即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指标随转速和冷凝温度而变化的情况 ,根据汽车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在不同设计工况下的设计结果 ,经过分析冷凝温度、冷却介质温差参数变化对冷凝器设计结果的影响 ,综合得出对满足汽车空调系统不同运行工况的冷凝器设计参数如冷凝温度、冷却介质温差等的合理选择 ,从而实现汽车空调冷凝器与压缩机及系统匹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本文研究了海勒系统混合式冷凝器的工作过程,获得了冷凝器工作压力的解析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绘制混合式冷凝器特性曲线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火力发电厂机组在启动和低负荷工况运行时,测量主蒸汽流量的节流装置随之产生附加误差.为消除该误差,流量公式不仅需进行蒸汽密度的压力温度补偿,还需对流量公式中的c,ε,β等全部参数进行压力、温度和差压信号的补偿.因此根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获得了全补偿的流量公式.该公式形式简单、准确度高,适用于计算机和单片机进行在线、实时测量启动和低负荷工况下的主蒸汽流量.  相似文献   

7.
当室外温度过高时,空调室外机组散热环境恶化,导致空调经济性降低.现采用在室外机组冷凝器上加装喷嘴进行水的喷雾冷却的方法,降低进入冷凝器的风温,改善冷凝器散热工况.通过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不同水量、不同喷嘴角度的喷雾冷却对冷凝器外环境空气温度场以及对各点温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喷雾后冷凝器外环境温度降低,随着喷雾量、喷雾角度的增大,进风截面各点温度分布更为均匀,冷凝器散热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单回路不同布置形式的风冷冷凝器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种单回路风冷冷凝器采用分布参数稳态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着重研究了不同的回路布置形式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冷凝器在迎面风速相同时具有较小的制冷剂流量,以及在制冷剂流量相同时具有较大的迎面风速这两种情况下,由于换热比较充分,不同的回路布置形式对换热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换热不充分时,采用不同的回路布置形式换热量差异并不大;在其他情况相同时,采用逆流布置的换热量约比顺流布置高3%~4%.计算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说明采用该计算模型便于比较多种不同的回路布置形式对冷凝器性能的影响.该计算模型可用于冷凝器回路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超声信号的模腔压力软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模腔压力与注射油缸压力、熔体密度和熔体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以超声信号、模腔壁处的模具温度和注射油缸压力为辅助变量,模腔压力为主导变量的软测量方法.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软测量数学模型,并用差分进化算法对软测量模型进行在线校正.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方法在不同注塑工艺和工况下的可靠性.将软测量输出的模腔压力信号与传感器采集到的模腔压力信号对比,得出该软测量方法最大误差不超过6%,相关系数最低为0.994.  相似文献   

10.
以某装置参数测量仪为例,研究其压力、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等参数进行迅速、准确的测量,为装置的调试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装置的各项性能.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结合传感器技术将所要测量的参数转换为电量,实现多种参数的综合测量.测量仪集合了测量、液晶显示、数据通讯、打印绘图等功能,是某装置调试不可缺少的测试设备.主要介绍了参数测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测量仪与计算机的通讯,详细阐述了各功能单元的电路结构.  相似文献   

11.
口腔阻断压 (P0 .1 )与测定呼吸驱动、低氧反应、高二氧化碳反应密切相关 ,给出了采用MPX2 1 0 0DP压力传感器测定阻断压的原理与方法 ,开发了一种基于单片机 89C5 2的便携式阻断压测定仪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变压器在生产过程中以及安装和检修后测试变比方法中存在的精度低、定性差不足,分析了常见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电桥法原理的逐次逼近法测试技术,用该技术研制的变压器变比测试仪,其性能指标全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具有测量准确、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是当前最为理想的变压器变比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获取导弹动态毁伤效应数据,利用嵌入式数据采集技术,使用CPU和FPGA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种可重构的数据存储压力仪. 该仪器通过内置压电压力传感器,采用双路模拟放大电路和数字控制与存储电路,实现系统两种压力量程的测量,可提高测量精度;应用差动输入、输出方式实现内/外触发,提高触发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确保全系统触发的可靠性. 在战斗部打靶实验中,由该数据存储压力仪组成的测量系统成功测量了动态爆炸冲击波压力场,证明了该仪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带油环凝析气藏气顶油环协同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的不断降低导致气顶发生反凝析现象,油环中的溶解气不断逸出,同时还伴随着原生水蒸发、岩石流体膨胀、边底水侵入等变化。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在烃类流体物料守恒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带油环凝析气藏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实际带油环凝析气藏中。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地层压力与关井实际测压数据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衰竭开采方式下,气顶采气速度和油环采油速度的增加都会加速地层压力的下降;在气顶孔隙体积大于油环的孔隙体积条件下,气顶采气速度的增加更容易加快地层压力的下降,从而气顶的采气速度不能太大以免地层能量过早枯竭。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基于原油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与原油凝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测量原油凝点采用的电容法。叙述了非接触式电容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原油介电常数在原油的凝点附近达到一个峰值,这与实验室方法得到的结果相符,初步得出电容法测量原油凝点是可行的结论。为在线监测原油的流动性提供了一条实用化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建模的混炼胶粘度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线测量混炼胶粘度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模糊建模技术为基础,综合考虑混炼过程各因素对胶料粘度的影响,建立起胶料粘度的在线测量模型.在模糊建模中,采用T-S模型描述胶料粘度变化的非线性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性判别的模糊聚类算法以自动确定合适的聚类组数目,并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优化全局参数,从而获得了规则简化的、具有较高精度的模糊模型.根据此方法,设计了测量装置,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糊模型输出与实验室测量值基本一致,平均误差较低且最大误差未超过1门尼.该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橡胶混炼的生产效率,为粘度最优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木聚糖碱抽提液超滤过程中膜面污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膜面污染可逆性;分析了膜面清洗方法、反冲洗对溶剂透过率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压力越低,进料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减轻膜面污染;膜面污染为部分可逆;4% NaOH溶液能有效地恢复溶剂透过率,而反冲洗只能部分地恢复溶剂透过率。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在线测量球团密度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模糊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综合考虑制团过程各因素对球团密度的影响,建立起球团密度的软测量模型.在软测量模型中,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描述球团密度变化的非线性过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辨识算法,利用减法聚类法确定合适的聚类组数目,并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优化全局参数,从而获得了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精度的模糊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根据此方法,设计了测量装置,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软测量模型输出与实验室测量值基本一致,平均误差较低且最大误差未超过0.05g/cm^3.  相似文献   

19.
温度及流速对板式换热器内城镇二级出水结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城镇二级出水热能回用中结垢的影响因素,该文以板式换热器内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在热泵工况下对污垢热阻及流动压降进行了现场全周期监测,并着重考查了温度和板间流速对污垢初始形成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垢形成过程存在起始期、生长期和渐进期,起始期长度为3.5~8 d;温度对于混合污垢形成的影响呈单调性,春夏两季污垢生长旺盛;板间流速决定了"生长"和"剥离"两种作用在污垢形成过程中的竞争关系;该研究可为二级出水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接触式测量密度检测范围受限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非接触测量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检测固定容器内气压的变化, 间接测得非空心固体物质的体积大小, 进而求得被测固体物质密度。该装置检测范围广泛,可对任意不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的非空心固体物质的密度进行无损伤测量, 避免了单一排水法对被测物造成的损伤和由此造成的结果误差, 能在容器所承受的最大压强范围内, 通过控制气体压缩器适当加大压缩气室内空气的气压, 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测量误差不超过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