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对杭州闸口白塔保护工程灌浆修复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以及在石质文物建筑灌浆加固效果科技检测方面开展应用研究,故在对白塔本体进行前期病害勘察并了解其灌浆加固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微波湿度法和红外热成像、色差检测等技术,对灌浆加固的深度、加固材料的性能、色差变化进行定量的检测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白塔平均灌浆加固深度为9~11cm,塔身灌浆材料的黏结性能良好,材料内部均匀致密,修复材料与原材料存在一定的色差,具体变化情况需进一步监测确定。微波湿度法、红外热成像等科技检测手段为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有利于建立文物建筑健康监测和预警的长效机制,延长石质文物建筑寿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10年兰新线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段采用石灰挤密桩加固的病害路段原位检测结果的分析,以及加固后的运营状况调查走访,总结出采用石灰挤密桩整治软弱路基、路基下沉等路基病害是切实有效的;同时通过对加固路段的检测结果对比得出,石灰桩材料、配合比的选取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直接影响到石灰桩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3.
分析某国道路段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唧泥、脱空、破碎及桥头跳车、路基沉降等主要病害,提出采用灌浆技术来解决.通过对各种病害的确定方法、灌浆加固机理与具体实施方案等的分析,从实用性和经济性角度评价灌浆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修复应用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单粒级和连续配的两种集料配制石灰-粉煤灰碎石。在不同集料情况下,分析比较两种石灰-粉煤灰碎石强度的形成以及强度和模量的发展规律,并就几种路面基层材料的耐久性进行了对比试验,认为石灰-煤粉灰碎石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采用连续级配集料配制的石灰-粉煤灰碎石具有较优的力学和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土遗址加固材料进行调研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遗址土中加入石灰和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加固材料方案;并对加固前后土体的强度特性、耐水性能、收缩特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石灰和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混合加固材料对土遗址保护加固具有良好效果;并提出了加固材料的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环境的反复作用下,土遗址表层持续劣化并产生宏观病害,致使土遗址本体的稳定性存在隐患,合理评价土遗址的安全性为文物界所关注.以西北地区阿拉善盟定远营城墙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城墙各段病害,测定城墙土样的基本物理指标和力学性能,运用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自然状态和降雨条件下的城墙稳定性,发现随含水率提高城墙存在失稳的危险.在宏观劣化现象分析基础上,运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城墙内外部夯土的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探讨城墙劣化的机理.对土遗址稳定性和微观劣化的分析方法揭示了残存土遗址的真实状态,有助于土遗址的保护和修复,避免土遗址修复方案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7.
裂缝是沥青路面病害最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后路表水渗入基层,在车辆动载的作用下引起路面翻浆、唧泥,严重降低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最终丧失交通能力.目前我国沥青路面修复以表面灌缝、封缝技术为主,耐久性差且容易反复处置.高聚物与沥青路面黏结强度高,早期强度成长快,流动性好,且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采用高聚物注浆材料对沥青路面及基层进行修复,通过对比沥青面层修复前后的弯曲拉伸、渗水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等试验数据,显示出高聚物在沥青路面裂缝处置中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明长城宁夏中卫姚滩段所遭受的病害现状,阐述了影响古城墙病害的因素,并对加固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包括植被清理、土坯砌补、残缺土体夯补、狭小洞缝、沟槽灌浆与填补、小厚度危险夯土块体锚固、已坍塌危险夯土块体加固、新夯土体表面强化等具体加固措施。该文所提出的古城墙加固措施,可以为古城墙的加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兰新线西段软弱路基的施工实践,阐述了石灰挤密桩的加固原理及对软弱土路基的加固作用,介绍了石灰挤密桩的施工工艺和质量的检测方法,并介绍了兰新线西段软弱路基的病害类型、特征及引起路基病害的原因、石灰挤密桩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证明石灰挤密桩在软弱路基的处理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活性石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观分析。通过测定石灰物性,如活性度、石灰体积密度、气孔率、比表面积与孔径等,确定了石灰活性与其物性相互之间的关系。石灰活性度随着体积密度、孔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比表面积气孔率的增大而增大。从活性石灰微孔和中孔的分布范围和积累量来看,石灰中微孔和中、孔的积累量越大,石灰活性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改良土二次掺灰工艺的石灰剂量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路建设中路床和路基部分大量使用了石灰(或水泥)改良土,为了保证改良土中含灰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在不同时间检测改良土的灰剂量,为适合二次掺灰工艺,提出了EDTA标准液消耗量随时间降低的标准曲线,把它应用于宁淮高速公路路基改良土现场灰剂量检测中,得到了合理的测试结果。结论对改进灰剂量检测方法和控制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灰桩复合地基固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石灰桩成桩过程的基础上 ,给出了基于弹性理论的石灰桩膨胀桩径计算公式 .根据解析理论对石灰桩复合地基的固结进行了分析 ,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镇江城池自古以来就是"缘江为境,因山为垒",在全国历代地方城池中由于其不规则性,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多年以来,镇江唐宋罗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唐代罗城和宋代罗城既有传承性,又有区别,表现了镇江独特的建城特点,在古代筑城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依据文献,结合城市考古新材料,可以对唐宋罗城诸如修筑时间、城门设置、城垣规模以及二者关系与建筑特色等问题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掺入量及不同上覆荷载作用下,对不同材料改良膨胀土的有荷膨胀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水泥、粉煤灰、风化砂4种材料均能有效遏制膨胀土的有荷膨胀率,不同的上覆荷载和不同的掺入量对有荷膨胀率的影响较大.随着上覆荷载的增加,各改良膨胀土的有荷膨胀率逐渐减小,说明了增大上覆荷载能较好地抑制膨胀土的膨胀变形.随着各材料掺入量的增加,有荷膨胀率逐渐减小,但减小的幅度有所不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当改良材料掺入量最大时,在各级荷载作用下,风化砂改良膨胀土的有荷膨胀率减小量最大,其后依次是石灰、水泥、粉煤灰;当上覆荷载由0增大到75 kPa时,不同改良材料在不同掺入量下,有荷膨胀率减小量最大的是石灰,其次是水泥,再次是粉煤灰,最后是风化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恒温量热法,针对实验室煅烧的各种生石灰试样,研究其所含SiO2、Al2O3、MgO等杂质对消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选用烧结现场使用的五种生石灰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生石灰的消化放热量与其CaO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并随SiO2、Al2O3和MgO含量的增加而下降;SiO2、Al2O3和MgO杂质对生石灰消化速率有重要影响,当SiO2质量分数增加至1%水平时,生石灰消化速率的降幅较大,之后则缓慢降低;少量的Al2O3对生石灰消化速率影响较小,但当Al2O3质量分数超过2%时生石灰消化速率急剧下降;随着MgO含量的增加,生石灰消化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钠钙玻璃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微磨削实验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磨削因素对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和三维表面形貌的影响.根据微磨削加工的特点,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分别用200#和500#两种磨粒微磨棒对钠钙玻璃材料进行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通过分析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找出影响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轴转速与进给速度是影响表面粗糙度和三维表面形貌的主要因素,磨削深度对其影响不大,为今后提高微磨削加工的表面质量以及微磨削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用Visual MODFLOW墙体边界模拟断层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计算软件Visual MODFLOW的墙体边界(wall)又被称为水平流障碍边界(Horizontal-Flow Barrier,HFB),可用于模拟地下含水层系统中薄层、垂向和低透水性、对地下水水平流具有阻碍作用的物体.在分布有众多压扭性隔水断层的淮北地区,应用墙体边界模拟断层,用Winston提出的方法对与网格线呈夹角关系的断层水力参数进行修正,选取23条对研究区地下水流具有控制作用的断层,对研究区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流受断层的影响显著,应用墙体边界对断层进行模拟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断层的这种影响作用.图7,表3,参11.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中华门城堡的结构安全性能及残损病害的成因,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基础上,引入受拉和受压损伤变量.基于ANSYS的usermat子程序,开发砖石建筑遗产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并采用本构模型对中华门城堡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子程序中的受拉和受压损伤变量,反映结构整体的损伤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门城堡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拱券与南部城砖砌体墙的交接处、东西及南侧条石砌体墙的上部,最大压应力出现在南侧条石砌体墙下部;损伤变量的分布与中华门城堡现状残损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9.
清代江苏城市人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城市人口的等级模式与山东城市人口等级模式有较大的差异 ,这表明 ,建立统一的全国城市人口等级模式的设想是错误的。清代后期江苏城市人口数量没有大的变化 ,但人口总量却较清代中期有所减少 ,由此导致城市化水平略有提高。这说明 ,清代江苏的城市化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由城市人口的多少来决定 ,而是由区域总人口的数量来决定。施坚雅有关 19世纪中国城市人口的研究 ,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