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的三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单相接地永久性故障判别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并联电抗器零模电流不同频率分量比值特征的三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性质判别方法.通过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并联电抗器零模电流,发现不同故障性质情况下其自由振荡频率不同,据此建立了包含衰减非周期分量及不同自由振荡频率分量的并联电抗器零模电流识别模型.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且两侧断路器跳开后,将并联电抗器零模电流作为已知量,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求取其不同频率分量的幅值,根据各频率分量电流幅值对比关系实现永久性故障判别.EMTP仿真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单端及双端带并联电抗器线路,且不受过渡电阻、故障位置的影响,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
双端带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识别的双端带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原理.在故障附加状态网络的基础上,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建立了具有相同形式的电感模型.利用参数识别的原理求取模型中的电感参数,并计算其对应感抗.内部故障时,它反映两端的系统感抗,为一个较小的负数;外部故障时,它反映并联电抗器的感抗,是一个较大的正数.根据所得感抗的符号和大小来区分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该原理采用了基于线路π模型的解微分方程算法,不受非周期分量和过渡电阻的影响,整定简单.EMTP和动模实验数据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有串补电容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电流差动保护应用到超高压和特高压长线路时,线路分布电容电流对其影响很大.目前电容电流补偿的方法和故障分量的方法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应用贝瑞隆模型实现纵联差动保护的原理,该原理也可用在有串补电容的输电线路上.实现方法是用贝瑞隆模型计算线路中选定的参考点两侧的电流并进行比较,当线路安装有串补电容时,可将参考点选在串补电容安装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该原理是正确的.该原理不受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在灵敏度和可靠性上都优于传统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相似文献   

4.
串补电容对电流暂态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 ,线路上的串补电容及其保护回路都将在故障时产生附加的暂态分量 ,本文分析了串补电容对高频暂态量电流的影响 ,得出了串补电容的存在并不影响高频暂态量电流信号传送到保护安装处的时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刘雨姗  李凤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642-11649
针对直流系统馈入会导致电流差动保护的动作量减少、制动量增加,从而降低保护动作可靠性的问题,提出基于纵联阻抗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纵联保护方案。通过分析考虑直流馈入影响下不带并联电抗器的交流输电线路故障模型,得出保护安装处差动电流、电压的电气量在区外故障时呈现容性,在区内故障时呈现阻感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推导建立了区内外故障下的纵联阻抗表达式,提出基于纵联阻抗幅值及相角的保护判据,该保护判据不受直流馈入的影响,整定原理简单,具有良好的抗过渡电阻能力,在技术上便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判据能够快速、有效地区分内部与外部故障,可靠保护线路全长。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混合直流输电成为研究的热点。对由传统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构成的混合双极直流输电线路的保护原理开展了研究,将阻抗的概念进行扩展延伸,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流侧和逆变侧纵向阻抗的故障保护原理,利用PSCAD搭建仿真模型,利用MATLAB进行算法的仿真验证,该纵向阻抗是整流侧和逆变侧两端电压故障分量的差与电流故障分量的和的比值,利用纵向阻抗的幅值来区分区内外故障。区内故障时,纵向阻抗的幅值小于该极线路全长总阻抗;区外故障时,纵向阻抗的幅值大于该极线路全长总阻抗。该保护可以自行实现故障选极,故障极的纵向阻抗幅值小于整定值,非故障极的纵向阻抗幅值大于整定值。大量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保护原理的正确性,并可以实现故障选极。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容参数识别的永久性故障判别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出一种适用于双端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单相重合闸永久性故障的判别方法.该方法以线路瞬时性故障模型为参考模型,建立参数识别网络方程,将线路电容参数作为待求解参数,根据电容计算值与实际值差异实现故障性质的判别.如果电容求解值与实际差异很小,则实际故障模型与参考模型一致,判为瞬时性故障;如果电容求解值与实际值差异大,则实际故障模型与参考模型不一致,判为永久性故障.该方法仅利用双端并联电抗器电流量,原理简单,易于实现,且不受低频振荡分量影响.ATP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能够提高单相自适应合闸动作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故障全量的分相复合阻抗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原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全量的分相复合阻抗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原理,它根据线路两端电压、电流故障全量差的比值引入分相阻抗,并以计算得到的阻抗数值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区内.在区外故障时,分相阻抗等于线路全长的正序阻抗;在区内故障时,分相阻抗明显偏离上述正序阻抗.该原理为幅值判据,不仅易于整定、具有自选相功能,而且性能可靠、动作灵敏、适应性强,EMTP数字仿真和动模试验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路两端电压差的输电线路相位纵联保护.根据分相阻抗的相角特性,相位值是由线路各相两个等效电压故障分量差的比值计算而来的,利用这个比值的相位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保护区内.当比值的相位等于0°时表明为区外故障,当比值的相位等于180°时表明为区内故障.该保护动作灵敏、适应性强,具备较强的抵御线路电容的特性,可不经过补偿,直接运用于绝大多数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中,同时可有效抵御区外故障时电流互感器(TA)饱和的影响.EMTP数字仿真和动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的过电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补偿度取36% (其中24% 不可控、12% 可控)的伊敏- 冯屯500 kV 超高压输电系统为例,研究了以电容器电压为同步信号时可控串联补偿(TCSC)系统的内、外部故障、重合闸、电容重投时的过电压问题.提出了采用常规串补和可控串补相结合的补偿方案时TCSC装置过电压保护的参数整定原则:即以重合闸情况确定可控串补模块中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整定参数,以外部故障确定固定串补模块中MOV 的整定参数,最后以内部故障较核MOV 的能量容量.讨论了重合闸和电容器重投时可采取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晶闸管控制的串联电容补偿回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介绍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补偿(TCSC)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推导了TCSC回路中电容器、电抗器和晶闸管元件的电压和电流数学表达式,并由此进一步导出了TCSC基波阻抗和晶闸管触发角之间精确的数学关系.文中对现有的TCSC动态行为研究方法也作了定性的讨论和归纳.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绝缘栅控PIN二极管型晶闸管(IGPDT).此结构绝缘栅PIN二极管被用来有效地控制晶闸管的开启及关断.通过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了IG-PDT的通导特性及开关特性.结果显示IGPDT有与槽栅基区电阻控制晶闸管(TBRT)类似的导通特性,其栅控电流关断能力达几百A/cm2,且电阻负载的开关速度是TBRT的三倍多.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含有参数不确定及外部扰动的带有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的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针对描述单机无穷大母线系统的非线性三阶模型,将自适应理论和L2增益干扰理论相结合,并用逆推法构造出系统的存储函数,设计出了系统的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仅能够保证系统状态有界,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外部干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系统恢复稳定的状态,说明其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运用PISCES-2ET软件对非对称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进行器件模拟,给出了器件的杂质浓度、电子和空穴浓度和电势的二维和三维分布;通过模拟结果来验证设计是否合理,对下一步设计器件的物理参数和结构参数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掺 Au、掺 Pt、电子辐照、γ射线辐照实验样片的 DLTS 测量、分析,确定它们在 N 型硅片中产生的有效复合中心能级分别为 E_(c-0.54ev)E_(v+0.42ev)、E_(c-0.42ev)、E_(v+0.45ev)。根据 Shockley 单能级复合理论的计算及采用四种寿命控制方法制造的快速晶闸管电参数的测量、分析和比较,提出对这四种少子寿命控制技术的适当评价。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和可控串联补偿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s,TCS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能分别有效阻尼机间振荡和区域振荡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单纯形-模拟退火法对PSS和TCSC阻尼控制器进行协调优化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单纯形算法局部搜索速度快和模拟退火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的优点,将单纯形算法作为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部寻优算子,以增强算法的搜索能力和效率.同时,优化中使用的目标函数考虑了系统多种典型运行方式下的机电振荡模态性能,因而设计出的阻尼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4机11节点电力系统上运用该优化方法完成了阻尼控制器的协调设计.特征值分析和非线性时域仿真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设计的PSS和TCSC阻尼控制器对不同的运行方式都能有效抑制系统低频振荡.此外,算例分析结果证实了单纯形-模拟退火算法搜寻能力高、不强烈依赖初始值选择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复合式温控晶闸管的工作原理,研究了R_T对控制温度的影响.控温范围为-40℃至+120℃,该研制品的精密度≤±2℃.  相似文献   

18.
在改进集成化数字可控硅触发器的基础上形成了微机可控硅触发器,使得在微机化控制系统中简化了可控硅触发电路,同时使得微机控制系统中与软件接口方便,从而为系统的微机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常用的晶闸管计算机仿真模型进行了综述,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各种晶闸管模型的原理、特点以及优缺点。最后,本文指出了有关晶闸管模型的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