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1 毫秒
1.
PP固相接枝及其结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聚丙烯的固相接枝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PP-g-GMA,并用WAXD,结晶速率仪等研究了接枝物的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力学测试方法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以固相表面和熔融接枝两种方法制备的共聚物PP-g-GMA对聚丙烯/尼龙1010(PP/PA1010)共混和撂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向PP/PA1010共混体系中加入固相表面接枝共聚物PP-g-GMA后,共混物的屈服强度比未加前有明显提高,但断裂伸长率却明显下降。向PP/PA1010共混体系中加入熔融接枝共聚物PP-g-GMA后,体系的屈服强度 有较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吉林大学教学仪器厂生产的XL-Ⅱ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酯环氧丙酯(GMA)熔融接枝聚丙烯(PP-g-GMA)对PP/PA1010共混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P-g-GMA后,共混物表观粘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二甲苯作界面活性剂,通过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对等规聚丙烯进行改性。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单体比例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裂解气象色谱-质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双单体(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接枝聚丙烯得到的枝枝共聚物其接枝率要明显于聚丙烯单接马来酸酐。  相似文献   

5.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PPO/PA6/POE多相共混体系各组份之间的相容性和POE-g-MA的接枝率及其用量PPO/PA6共混物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二甲苯作界面活性剂,通过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对等规聚丙烯进行改性.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单体比例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裂解气象色谱-质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双单体(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接枝聚丙烯得到的接枝共聚物其接枝率要明显高于聚丙烯单接马来酸酐.  相似文献   

7.
HDPE固相接枝MAH接枝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固相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高密度聚局烯接枝马来酸酐(HDPE-g-MAH);用红外光谱法检测接枝产物的生成;通过差量法计算接枝率,着重探讨了各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核壳胶粒增韧改性聚丙烯研究Ⅰ.反应共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聚丙烯(PPgGMA)作为界面改性剂,采用粒径可控的反应性核壳胶粒与PP进行反应共混,研究了反应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质.用化学分离结合光谱表征的方法,对熔融共混时发生的原位反应进行了表征;以共混物平衡扭矩为参数考察了界面改性剂对共混物熔体扭矩的影响;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混物中PP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上1 493 cm - 1及2 700~3 000 cm - 1处的吸收峰可用于共混反应的鉴定;与非反应共混相比,反应共混使熔体的平衡扭矩升高;PPgGMA对PP结晶有促进作用,反应共混物中PP结晶温度的升高可归结为PPgGMA与核壳胶粒在促进PP结晶方面所表现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固相接枝法制备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分析讨论反应时间、温度、BPO浓度、单体浓度等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0.
HDPE固相接枝丙烯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甲苯为界面剂,研究丙烯酸(AA)在粉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的固相接枝反应.红外光谱证实了该接枝反应。X光衍射发现接枝后的HDPE结晶度下降不多,表明接核反应发生在HDPE的无定区域和晶区表面或晶区缺陷上。实验还发现,随着引发剂用量、HDPE颗粒度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单体/聚合物比增加,接枝率提高。本研究制得的HDPE—g—AA,其接枝率可高达15.92%。  相似文献   

11.
甲基丙烯酸固相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甲基丙烯酸 (MMA)接枝粉料聚丙烯共聚物 (PP -g -MAA) ,讨论了单体MAA与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采用红外光谱和化学滴定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 ,同时用TGA考察了接枝物的热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当反应温度为12 0℃ ,反应时间为 2h ,PP∶MAA∶BPO为 10 0∶2 0∶2 .5时 ,可获得最大接枝率 12 .8% .PP - g -MAA可作为PP/CaCO3 复合体系的增容剂 ,它明显改善了两相的相间结合 ,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与三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接枝法合成聚丙烯(PP)与3种单体(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固相接枝物,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接枝物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采用Avrami方程研究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接枝物的Avrami指数n和PP的相近,在0~3之间,说明接枝物存在混合式的成核生长方式.接枝支链充当异相成核剂,提高了成核速率,降低了结晶活化能;同时,接枝支链阻碍了PP基体的结晶进程,延长了接枝物完成结晶的时间.PP和PP接枝物结晶参数的拟合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说明Avrami方程能有效地描述三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13.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 ( BPO)为引发剂 ,在 1 ,2 -二氯乙烷溶液中进行了丙烯酸接枝 ABS树脂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丙烯酸接枝 ABS产物在 1 71 7cm- 1处出现了明显的 C=O基吸收峰 ,证实了丙烯酸接枝到了 ABS树脂上 .研究表明 ,接枝率随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的增加 ,开始时迅速升高 ,以后只略有增大 ;随反应温度的升高 ,接枝率增加较快 .根据实验结果 ,推测终止反应主要为接枝链间的偶合终止 .给出了接枝反应的初始反应速度公式  相似文献   

14.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1,2-二氯乙烷溶液中进行了10*十一烯酸接枝ABS树脂反应,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接枝聚合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十一烯酸接枝ABS产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在1717cm^-1和1273cm^-1处出现了明显的C=O和C-O基团吸收值,证实10-十一烯酸接枝到了ABS树脂上;接枝率随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单体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初始时增加较快,至0.30mol/L后降低,接枝很可能是通过10-十一烯酸均聚合自由基对ABS中丁二烯部分的双键加成而形成。  相似文献   

15.
报道以马来酸酐化聚丙烯 (MPP)和聚氨酯 (PU)预聚物为原料 ,采用溶液法制备聚丙烯的聚氨酯接枝共聚物的一种合成方法。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程度的影响以及合成工艺的优化 ,并采用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二甲苯为溶剂 ,在 10 0~ 130℃条件下 ,通过聚氨酯预聚物的NCO基团与MPP的MA基团的反应可以使PU链接枝于PP主链 ,接枝程度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氯化聚乙烯接枝水溶性单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胀悬浮接枝共聚法,将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接枝到疏水性氯化聚乙烯(CPE)大分子链上,合成双亲性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法探讨了反应条件(膨胀剂、单体、引发剂和分散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分散介质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规律,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作分散介质,乙酸乙醋作膨胀剂的溶胀悬浮接枝体第。在回流温度和一定搅拌速度下,可实现CPE接枝水溶性单体AA、AM且接枝(效)率较高。最佳反应条件分别为:CPE-g-AA接枝体系:CPE/AA/BPO/EA/H2O=2/2/0.65/5/50(g/g/g/mL/mL),反应温度80℃;CPE-g-AM接枝体系:CPE/AM/BPO/EA/H2O=2/2/0.07/8/50(g/g/g/mL/mL),反应温度72℃。反应时间均为3h。  相似文献   

17.
通过紫外光引发在流延聚丙烯(CPP)薄膜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考察以二苯甲酮(BP)和二氟二苯甲酮(DFBP)分别作为光引发剂时MMA的接枝效果。以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薄膜表面物质的结构,润湿角测量仪表征薄膜的表面亲水性。结果表明:以BP作为光敏剂时MMA的接枝率可达0.032 06%;接枝后在1 734 cm-1处薄膜表面产生羰基吸收峰;水在CPP薄膜表面的接触角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降低,表明MMA在CPP表面接枝可以改善薄膜的表面亲水性。  相似文献   

18.
以一种新型的高效引发剂,在甲苯-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中进行氯丁橡胶(CR)与丙烯酸丁酯(BA)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及加入方式、反应温度,单体用量、搅拌方式等因素对CR与BA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以CR与BA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伴有一定的CR降解反应;使用通用型CR3211-BA接枝共聚物配制的胶粘剂在室温下粘结不经表面处理的聚丙烯(PP)编织袋,剥离强度为0.429 kN/m,已达到BG胶的指标(0.39 kN/m);粘结PP-牛皮纸,达到牛皮纸被撕破的强度,可以满足聚丙烯夹筋水泥包装袋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硝酸铈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魔芋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体系.对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单体中和度、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并比较了以硝酸铈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不同引发体系的魔芋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实验表明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的引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