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特征,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相关性分析、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从纵向角度对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指数及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的时序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利用ARCGIS 10.1从横向角度对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关系密切,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从时序特征来看,2005-2014年京津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协调发展度呈上升趋势,逐渐从拮抗期、磨合期向协调期发展;从空间特征来看,各市耦合协调发展度水平总体不高,呈现出片状分区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4-2016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日报数据,综合运用空间插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核密度估计模型等空间数据统计模型探究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显示:(1)2014-2016年中国城市的AQI呈下降的趋势,空气污染城市数量减少,表明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中国城市AQI季节均值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夏、秋两季空气质量空间分异格局不显著,春、冬两季的空间分异格局显著,呈北高南低、内陆高沿海低的季节性空间分布格局。(2)中国城市AQI空间分布呈现出持续增强的空间集聚态势,形成以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为核心并蔓延至湖北省中北部的中度污染区和以乌鲁木齐和阿图什市为核心的中度污染区,以珠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华南地区是稳定的空气质量优良区。(3)从核密度估计图可以发现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6个显著核心密度区和3个次级核心密度区,2014-2016年内该基本格局在局部区域发生较明显变化。本文通过不同的时间尺度全面分析了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中国各个城市制定相关的空气质量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形维数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群整体收益损耗联系起来,建立包含投入、产出和人口规模等多因素空间分布分形特征的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模型,明确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的经济内涵,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以陕西省关中城市群为例,在利用城市规模效益对比检验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对比最优分形维数与Zipf维数演变趋势,发现模型预测的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与城市群空间结构Zipf维数等于1的优化标准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地矛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产出效益、土地利用强度三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四川省18个城市进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运用ArcGIS生成空间结构图,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受土地投入强度和土地产出效益影响较大,受土地利用强度影响较小。从空间结构来看,四川省中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东部城市次之,西南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低。基于以上结果,为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5—2018年中原城市群29座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对中原城市群空气质量进行空间关联网络建模,利用网络指数和社团检测方法探索城市群空气质量个体作用和整体发展态势。结果显示:1)中原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中心分为以晋城为核心的北部带状中心集群和以郑州为核心的中部块状中心集群,其中北部集群代表了自然环境条件和不合理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对北部地区产生的重大影响力;中部集群凸显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显著影响。此外,具有中介作用的开封、许昌、漯河、安阳和运城,分布在城市群各圈层的边缘,对空气质量传播影响较大。2)中原城市群空气质量空间网络整体性指数达到0.512 3,关联比较紧密。城市群内的空气质量环境较差的西北板块为主影响板块,对东南板块在现阶段的影响较强。3)中原城市群空气质量空间关联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而非孤立存在,社团检测发现其具有比较稳定的二元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分析城市群空气质量,旨在为防治城市群整体空气质量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其富集程度逐渐成为衡量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重要表 征。基于2016—2020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和标准差椭圆法分析中国独角兽企 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影响中国独角兽企业空间分布的关键性因素。 研究发现:(1)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集聚特征显著,分布密度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总体 上形成以沿海和沿长江为主轴的T字形空间发展格局;(2)独角兽企业空间重心向南方移动,标准 差椭圆向内陆地区延展;(3)东部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 企业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进入发展的起步阶段;(4)政府的科技投入强度、地方薪资水平、产业结 构和经济规模是影响独角兽企业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空间关联程度是城市群发育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从城市群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角度出发,计算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数和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从空间关联的角度出发,应用威尔逊模型、空间统计学意义上的空间关联模型,对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的空间联系进行研究.计算了各城市的交通吸引强度、人口吸引强度,发现城市之间的联系在交通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矛盾,采用全局MoranI指数、局部G统计揭示各城市的空间关联程度、发展趋势和空间要素在各城市的集聚特征.对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进行空间整合来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理论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上市公司作为优秀企业的典型代表,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是不容忽视.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标准离差椭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研究上市公司总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京津冀地区上市公司总部分布呈现出以北京为核心的单极格局,地域分布极不平衡;近20年来,京津冀地区上市公司总部分布整体上一直保持"东北-西南"的模式,重心无明显变化,空间分布趋于集聚.(2)制造业上市公司总部分布比较分散,呈"东北-西南"分布模式;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总部相对集聚于北京和天津,呈"西北-东南"分布模式;信息业上市公司总部高度集聚于北京,呈"东-西"分布模式.(3)上市公司总部倾向于分布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高、金融业发展水平高、交通状况好、科技创新水平先进、行政级别高以及城市规模大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对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相互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引入耦合模型,计算出河南省除济源市之外的17个省辖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度,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河南省17个省辖市中大部分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城市化的协调度不高,其中有11个城市属于较低水平或低水平协调.(2)从城市化发展类型来看,17个省辖市中有6个属于超前型,8个属于滞后型,只有3个属于同步型.(3)从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布和形成机制来看,由于各地区间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片状分区集聚的特征,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协调地区主要集中在郑州和许昌以及与它们相邻的西部和北部地区;较低水平协调区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地区以及北部的安阳、鹤壁和焦作;低水平协调区仅分布于东北部的濮阳市;不协调地区在河南省没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发展夜间旅游是延长旅游消费链、激发旅游经济活力的重要途径.以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运用旅游空间错位指数、二维矩阵模型等数理方法,研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与旅游收入空间错位关系,并利用ArcGIS软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1)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内旅游收入与入境旅游收入三者间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现象;(2)集聚区与国内旅游收入总体空间错位较小,呈平衡状态;(3)集聚区与入境旅游收入空间错位较大,多数城市均处于匹配不佳阶段;(4)双收入重心空间错位差异明显,处于不同错位区的城市受限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总结实际性发展建议,为我国夜间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区,选取全球人造不透水面、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夜间灯光、道路、人口等多源数据,从土地利用、人类活动、道路设施3个视角出发构建分区指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长三角城市群地域空间进行划分,并探讨城市边缘区的时空分异与扩展特征.结果表明:使用多源数据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识别城市边缘区具有可行性,空间分区的3个指标较为合理;使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将长三角城市群分为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区3类;2012-2018年间城市边缘区占长三角城市群总面积的比例由7.82%增长至11.27%,年均空间扩展强度指数为7.35%,城市边缘区面积扩展呈现集聚特征,热点区主要位于江苏省大部及浙江省北部,冷点区则分布于安徽省大部和浙江省南部.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质量和规模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两个方面,二者发展的时空错位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矛盾.文章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2009—2019年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综合测度,通过泰尔系数、标准差椭圆模型和空间重叠性、空间错位指数及空间回归模型探究其时空格局、错位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 研究时段内,城镇化水平由“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其变化取决于中低水平城市数量的替变转移上;随时间维度变化,城镇化质量提高显著,内部差异逐步缩小;城镇化规模内部差异扩大,规模结构不合理现象有所突显.2) 空间分布上:城镇化质量始终以中水平地区为主,高水平地区不断增加,低水平地区持续减少;城镇化规模始终保持“中部凸起”的分布格局,中等规模城市逐渐取代了小规模城市,成为区域主导的城镇化规模类型.3) 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空间错位: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且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空间错位现象主要由小部分城市的不匹配造成的.4)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空间错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均GDP、每万居民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口城镇化率、土地城镇化率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对空间错位指数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均GDP和土地城镇化率对空间错位指数贡献最大,其他因素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has become a key indicator in describing the capacity of regional resource utilization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negative externality to nature. Notab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role and strategy of efficiency measurement for cities should be reorganized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among cities based on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 a set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odels based on a peer-evaluation mode with consideration to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cities within the same urban agglomeration together with the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urban agglomerations. The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48 Chinese mainland cities belonging to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 (BTHUA),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s (YRDUA), and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GHMGBA). This was accomplished during 2014 to 2019 by using four inputs, two desirable outputs, and two undesirable outputs. The results of efficiency scores indicate that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trend increased during the time series from 2014 to 2019 while the dif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mong different citie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s are significant. The BTHUA is the best performing urban agglomeration with much higher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scores in all the years. Besides, this paper selected 11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three different angles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to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scores for providing further inspiration to managers.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7-2018年OMI甲醛数据产品探讨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个主要经济区的大气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因素对主要经济区大气甲醛浓度演变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2007-2018年主要经济区大气甲醛年均柱浓度总体呈增长趋势,变化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回落、平稳发展和迅速反弹四个阶段,多年甲醛平均浓度表现为: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甲醛浓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夏秋高,春冬低。空间分布特征表明,京津冀地区大气甲醛东南高、西北低;长三角中部和西部地区甲醛柱浓度较高,并由内陆向沿海地区递减;粤港澳地区广州、佛山两地大气甲醛柱浓度较高,同样表现为内陆向沿海递减。自然影响因素中,地形是影响大气甲醛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降水和植被与大气甲醛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有较强的关联。影响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大气甲醛变化最主要的人为因素分别为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和第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0,2018年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评价城市历年金融集聚程度,以金融开放指标对各市进行基于特征提取的K均值动态聚类划分,实证分析了金融开放对长三角各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金融对外开放对城市金融集聚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集中于自身金融开放水平较高的发达城市,在开放层次低的欠发达城市中表现为负向抑制作用,从而显示出地区间明显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价值量、热点分析、最小累计阻力(MCR)模型和距离衰减等多种方法和模型,量化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和2018 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揭示其供需盈亏关系;根据整体供需空间格局,确定生态源地到生态需求地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路径与价值流转量.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和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微小,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显著增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呈南高北低的分布形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东高西低的分布形态;供需盈余区主要分布于皖南山地丘陵,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城市的主城区;研究年份内,供需平衡区面积减少,供需失衡区面积增加,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供需空间异质性增强;将生态源地与生态需求地之间的重要生态廊道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路径,2010年和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转总量分别为127.1,272.6亿元.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变成降低,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提高规模效率基础上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之间交流合作,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资源配置,减少冗余,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生产要素最密集的地区,是连接珠江三角洲开放区和长江沿岸开放带的纽带,其空间结构不仅直接影响湖南省的产业空间布局,而且对整个南中国地区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影响.湘江流域分布有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和534个建制镇,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处于极化阶段,点轴走廊式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城镇密度较大,但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轴线特征和核心边缘结构.为了实现湘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应采取点轴式空间开发模式,使水系成为区域联系开放性通道,并加强不同等级的城镇建设,构建"一区三圈四轴"的开放性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9.
PM_(2.5)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 public concern recently because of its visibility reduction and severe health risks. For the whole year of 2013, hourly PM_(2.5) data of 496 monitoring sites scattered in 74 cities of China are collected to analyz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PM_(2.5) concentration. Different temporal scales(seasonal variation, monthly variation and daily variation) and spatial scales(urban versus rural, typical areas and national scale) a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PM_(2.5) concentration changes significantly in both long-term and short-term scales. An apparent bimodal pattern exists in daily variation of PM_(2.5) concentration and the daytime peak appears around 10:00 am while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appears around 16:00 pm.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Ordinary Kriging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spatial variability. Moran's I of PM_(2.5) concentration in three typical regions,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s 0.906, 0.693, 0.746,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s that PM_(2.5) is strong spatial correlate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PM_(2.5) concentration simulated by Ordinary Kriging shows that 7.94 million km2(83%) areas fail in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of China's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Level-2(35 mg/m3) and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concentrated highly polluted areas across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群角度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出发,建立城市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对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08年-2016年间三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较慢.(2)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普遍处于不协调状态,多数城市f(x)值与g(x)值相差较大.(3)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差距较大.应根据区域核心竞争力及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