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8种植物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杀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我校校内常见8种绿化植物叶片的挥发性有机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及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对其抑菌效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樟树、罗汉松、夹竹桃、大叶黄杨、法国冬青、石楠、龙柏、雪松等8种植物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对枯草杆菌、酵母菌的抑菌率均在47%以上,抑菌效果显著;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有13.5%以上,其中樟树、罗汉松、雪松的抑菌率在30%以上;对金黄色萄萄球菌的抑菌率在22%以上.8种植物对空气中的微生物作用效果明显,杀菌率均在20%以上.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选择抑菌、杀菌作用强的树种作为高校的绿化树种,有利于绿色高校建设.  相似文献   

2.
研究湖北科技学院校内常见的绿化植物叶片滞尘、抑菌、杀菌作用。从多种绿化植物中筛选6种植物:广玉兰,红叶石楠,木豆,迎春花,苦楝,红叶李等,对其叶片的滞尘、抑菌、杀菌效果进行实验。木豆、迎春花、红叶李、广玉兰4种植物叶片有较好的滞尘作用,年滞尘量分别为:198.8g/m^2·a、197.12 g/m^2·a、182.3g/m^2·a、142.9g/m^2·a。广玉兰、苦楝、红叶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广玉兰、苦楝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74.5%、88.9%以上,苦楝、广玉兰的杀菌率分别为88.72%、70.59%;选择滞尘、抑菌、杀菌作用好的树木作为高校的绿化树种,有利于高校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以漳州市常用的10种园林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叶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3种条件致病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植株的滞尘能力.结果表明:各树种间的滞尘及抑菌效果差异较大.秋枫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为40%,而垂榕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高山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为34.5%,而盆架子、秋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樟树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为89.1%,火焰木对枯草杆菌无抑制作用.不同供试植物的滞尘能力各不相同,高山榕滞尘能力最强,单位体积滞尘量达8.72 g.m-3,芒果滞尘能力最弱,为1.41 g.m-3.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樟树精油在防腐保鲜领域的应用,采用蒸馏法提取了6种樟树叶片的精油,并分别采用滤纸片法以及琼脂打孔法检测了6种樟树精油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等4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6种樟树叶片精油成分对4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但抑菌效果差异显著,其中,D(芳樟叶精油)对上述4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B(牛樟叶精油),其他4种精油的抑菌效果均不理想.因此芳樟叶精油和牛樟叶精油具有进一步开发成安全防腐保鲜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城市的绿化和植被来削减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污染,是城市应对大气污染的措施之一.本研究首先通过强风吹脱的方法,在不同季节测定了上海市15种常见园林树种叶片表面的PM2.5干沉降速率,并且对各植物叶片的蜡质含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自由能等参数进行了测定,建立回归模型,研究植被滞尘能力与植物叶片自身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广玉兰、圆柏和罗汉松等树种的叶片具有较高的PM_(2.5)干沉降速率,滞尘能力较强;叶片蜡质含量、表面自由能色散分量、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这4项指标对于常绿树种的滞尘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叶片的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对落叶树种具有显著性影响;各指标对针叶树种都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为提高植物对大气的净化作用,可选滞尘能力较好用针叶树种的和紫叶李、广玉兰以及槐等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6.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与评价为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参考,对配置植物进行植物造景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园林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以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与评价为基础,通过对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医疗与保健作用、影响植物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概括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显示:当前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在范围上逐渐从微观尺度发展到宏观尺度,日益强调多物种组合的生态功能,重点关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医疗与保健作用研究;指出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结果在植物造景和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上应该借助基础研究的长期监测、评价的量化以及多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7.
从樟树、女贞、十大功劳、绞股蓝及荔枝草的叶片、叶柄、茎和枝条等部位分离内生真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5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出124株内生真菌,其中37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供试菌有抑制作用,高抗菌活性菌株有11株.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重建生态系统中重新补种植物对冬季低温条件的适应性,以福建长汀亚热带花岗岩红壤侵蚀区的造林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与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为研究对象,应用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对4种植物进行研究,探讨霜冻低温对4种造林树种光合生理的影响,以及霜冻时4种造林树种的自我保护机制.结果表明:霜冻使植物叶片PSⅡ最大量子效率(Fv/Fm)下降,最小荧光(Fo)上升;霜冻发生当天植物保持较高的NPQ值和较低的Yield值;霜冻后,随温度的上升,NPQ值逐渐减小,Yield值逐渐增大;4种树种霜冻当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均小于霜冻后.霜冻时,4种造林树种均能通过加强非光化学猝灭增加热耗散来消除因光化学效率降低所累积的过量光能,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不同树种对霜冻的适应性不同,表现为马尾松适应性最强,樟树次之,深山含笑和木荷较差.  相似文献   

9.
以大叶茜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叶茜草挥发性物质,研究大叶茜草挥发性物质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为供试菌种,测定抑菌圈直径,研究大叶茜草精油的抑菌活性;以天然抗氧化剂为对照,用DPPH,ABTS~(+·),H_2O_2和还原力4种不同的抗氧化体系检测大叶茜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叶茜草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性较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大叶茜草精油对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大叶茜草精油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ABTS~(+·)和H_2O_2的生物活性,还原能力相对维生素C较弱.试验结果表明,大叶茜草精油挥发性物质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抑菌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  相似文献   

10.
新疆五种特色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阿魏等5种新疆特色植物提取物对10 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有5种植物均表现一定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阿魏提取物活性最好,且抑菌谱较广;在0.01g/mL的浓度下,对小麦纹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干腐病菌、苹果霉心病菌等6种植物病原菌72h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都在90%以上;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达100%.在0.05g/mL的浓度下,72h抑制效果都有所降低,但都在53.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ABT生根粉的泥浆对香樟常规胸径4cm苗蘸根处理后绿化栽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樟移植成活率及当年树冠生长均存在显著的影响。100mg/kg ABT生根粉混拌黄泥浆蘸根效果最佳,成活率提高18.3%,当年冠生长量提高44.1%。  相似文献   

12.
贺红早  陈朝军  贺瑞坤  段旭 《贵州科学》2007,25(3):23-27,43
采用野外调查和野外观察方法对贵阳二环林带主要造林树种:猴樟、杜英、银杏、香樟、紫薇、刺槐、川黄柏、大叶女贞、栾树、杜仲和南酸枣的形态学特性和生长状况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它们对项目区的气候、水分、土壤因子等均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 4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和机油乳剂在田间对柑桔潜叶蛾 Phyllocnistis citrella的产卵驱避效果 ,并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对这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处理后 2 4小时 ,0 .2 5 %机油乳剂和鸡矢藤、五爪金龙、樟树叶的提取物都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 ,其中机油乳剂的驱避效果最好 ,IIPC为 0 .0 6 7,即产卵驱避效果为 93.3%,鸡矢藤、五爪金龙、樟树叶提取物也有较好的驱避效果 ,IIPC分别为 0 .0 96、0 .117、0 .15 6 ,即产卵驱避效果分别为 90 .4 %、88.3%、84 .4 %。只有番茄提取物没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夹竹桃、樟树灭螺活性成分的初步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正己烷做溶剂,提取夹竹桃、樟树叶的有效成分,研究了提取物的灭螺效果和对钉螺上爬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种植物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灭螺效果,夹竹桃叶的提取物在60 mg/L的浓度下,药后5d,钉螺的死亡率为100%,钉螺死亡率(y)和浓度的对数值(x)的量效关系为y=100.5x-109.79,死亡率(y)和时间(t)的时效关系为y=20t-7.32;樟树叶的提取物在400 mg/L的浓度下,药后5 d,钉螺的死亡率也达100%.其量效关系为y=47.8x-52.62,时效关系为y=24.01t-21.37.夹竹桃叶提取物的灭螺活性明显强于樟树叶的提取物,但对钉螺上爬的抑制作用不如樟树叶.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非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网(后简称菌根网)和碳酸钙互作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氮磷养分的影响,模拟构建了植物根际和非根际隔室装置,采用尼龙网隔离实现根际与非根际隔室菌根网互联,在根际隔室中种植香樟幼苗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在非根际隔室施加或未施加外源碳酸钙,培养期结束后测定植物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结果显示:菌根网对香樟幼苗植株生物量,氮、磷摄取量及氮磷比有明显影响;施加碳酸钙明对幼苗植株氮含量、氮摄取量及氮磷比有明显的影响;在施加碳酸钙后菌根网明显提升了幼苗植株生物量,氮含量及氮、磷摄取量,叶片氮、磷摄取量和根的氮磷比;在菌根网存在时施加碳酸钙可明显提高植株氮含量、根和叶的氮摄取量以及根的氮磷比;菌根网与碳酸钙的交互作用明显影响了幼苗植株氮含量,氮、磷摄取量和氮磷比,但对幼苗植株生物量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提示非根际喀斯特土壤中互联菌根网和碳酸钙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植物对氮磷养分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
 用重庆市常见植物进行现场、盆栽和PO3-4 吸附等温试验,探讨植物配置与面源氮磷削减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岸生态建设中不同植物配置的面源氮磷去除效果不同,对泥沙结合态氮磷的去除,“蝴+吉+樟”混栽的去除效果较显著;植物混栽中,乔木覆盖率越高,对泥沙结合态氮磷去除效果越差。对水溶态营养盐的去除,各盆栽对NO-3 去除效果不显著,有株盆栽能有效地减少NO-3 流失;对PO3-4 的去除,各盆栽都具有显著效果;土壤含水率与PO3-4 去除率反相关;磷的吸附能力,壤土高于沙土;植物对土壤磷吸附影响,吉祥草最显著,蝴蝶花次之。桃花溪河岸生态建设中应采用“蝴+吉+栀+樟”配置,其布局为蝴蝶花、吉祥草分层种植,蝴蝶花位于上端,香樟、海栀子、吉祥草混种。  相似文献   

17.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对钉螺过氧化物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别用新鲜樟树的根皮、茎皮、叶的水浸液处理钉螺,结果表明:樟树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灭螺效果的顺序依次为:根皮、茎皮、叶;樟树各部水浸液对钉螺的过氧化物酶有明显影响,经处理1—3天样品的酶活高于对照组,处理4天的酶活最强,而处理5天的酶活则大大减弱。在这一处理过程中,有时出现新的酶带,有时又有酶带消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渗透调节物质种类及其不同浓度对香樟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为提高香樟体胚诱导率、优化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以7月初在湖南省郴州、长沙、娄底及怀化市采集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的未成熟合子胚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碳源种类、浓度及组合方式对香樟体胚诱导、芽萌发、生根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适合香樟的体胚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6-BA)+0.3 mg/L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1.0 mg/L 链霉素+15 g/L 蔗糖+30 g/L 山梨醇+6.5 g/L 琼脂+700 mg/L水解酪蛋白;增殖培养基为MS+15 g/L 蔗糖+30 g/L 山梨醇+6.5 g/L 琼脂+700 mg/L 水解酪蛋白;芽萌发培养基为MS+0.1 mg/L 苯基噻二唑基脲(TDZ)+0.5 mg/L 萘乙酸(NAA)+0.1 mg/L 吲哚丁酸(IBA)+15 g/L 蔗糖+15 g/L 山梨醇+6.5 g/L 琼脂;生根培养基为MS+1.0 mg/L IBA+15 g/L 蔗糖+15 g/L 山梨醇+6.5 g/L 琼脂。【结论】 经过改良,添加15 g/L蔗糖和30 g/L山梨醇的组合碳源,香樟体胚的诱导率明显提高;添加15 g/L蔗糖和15 g/L山梨醇的组合碳源处理的新植株生根条数多、主根明显,生长状况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香樟齿喙象(Pagiophloeus tsushimanus)是新发现的一种危害香樟的单食性蛀干害虫,以幼虫钻蛀危害香樟主干和侧枝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导致树势衰弱。探讨温度对香樟齿喙象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香樟齿喙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一步探明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该害虫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