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多年的野外实地调查,发现小陇山林区虾脊兰属植物2种,对发现的兰科虾脊兰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物学性状、生境及野生资源现状进行了简述,添补了小陇山林区野生兰科植物虾脊兰属植物研究的空白,对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尽快做好对本林区数量稀少的虾脊兰属植物新分布进行原地保护。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共有野生兰科植物61属134种(含变种),其中中国特有种27种。种数在5个以上的有石豆兰属、兰属、虾脊兰属、羊耳蒜属、斑叶兰属、玉凤兰属、舌唇兰属和石斛属。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属、种的地理成分可分别划分为15个和14个分布型(变型),其中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及其变型分别占总属、种数的34.4%和22.4%,热带分布属、种分别有44属、73种,占绝对优势。与邻近地区相比,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与广东共有属、种最多,分别有48属、97种,其次为江西和浙江。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具明显的热带性质,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但组成比较简单,缺少本区特有种,不是近代兰科植物种系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贵州兰科的1个新记录属——拟万带兰属(Vandopsis Pfitz.),以及7个新记录种:拟万带兰(Vandopsis gigantea (Lindl.) Pfitz.)、天贵卷瓣兰(Bulbophyllum tianguii K. Y. Lang et D. Luo)、短茎隔距兰(Cleisostoma parishii(Hook.f.)Garay)、粗茎苹兰(Pinalia amica (H. G. Reichenbach) Kuntze, Revis. Gen.)、绒兰(Dendrolirium tomentosum (J. Koenig) S. C. Chen & J. J. Wood,)、线瓣玉凤花(Habenaria fordii Rolfe)、丛生羊耳蒜(Liparis cespitosa(atahou.) Lindl.)。凭证标本保存于茂兰保护区标本室(HML)。  相似文献   

4.
该文报道了重庆兰科羊耳蒜属Liparis植物-新记录种--圆唇羊耳蒜Liparis balansae Gagnep.,它与镰翅羊耳蒜L.bootanensis Griff.非常相似.但前者花较大,萼片长达1~1.1 cm,唇瓣宽达1 cm;而后者萼片长3.5~6 mm,唇瓣宽2.5~5.5 mm,可以区别.  相似文献   

5.
萼脊兰属(Cenus Sedirea)有两个种,一种是萼脊兰(Sedirea japonica),又名名护兰,国内分布于浙江、云南西部;国外分布于日本、韩国。另一种是短茎萼脊兰(Sedirea subparishii),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北西南部、湖南、广东北部、贵州东北部、四川东北部: 国外分布于北美。两种都属于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下面介绍日本学者稻村博子关于名护兰的无菌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的4种兰科新记录植物:莲花卷瓣兰Bulbophyllum hirundinis(Gagnep.)Seidenf.、黄松盆距兰Gastrochilus japonicus(Makino)Schltr.、福建羊耳蒜Liparis dunnii Rolfe、长轴白点兰Thrixspermum saruwatarii(Hayata)Schltr.,并对其形态特征、分布现状进行了描述.其中白点兰属Thrixspermum为浙江分布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7.
麻阳河国家级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4科32属4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8种,贵州省级保护树种9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兰科24种,峨嵋春蕙Cymbidium faberivar.omeiense、长距石斛Dendrobium longicorum、柄叶羊耳蒜Liparis petiolata3种为贵州省新记录。多数为喜钙种类,区内由于人为干扰频繁,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量与相邻的自然保护区比较,显得相对贫乏,翅荚木Zenia insignis、红椿Toona ciliata资源量不足10株,在该保护区内急需保护。  相似文献   

8.
鄂西土家族常用兰科植物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查掌握鄂西土家族常用的来源于兰科的植物药及其功效应用,通过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词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获得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土家族常用的兰科植物药材有16种,来源于21种(含变种)植物,其中钩距虾脊兰(Calanthe gracilifIota)、短距虾脊兰(C.arcuata)、单叶厚唇兰(Epigeneium fargesii)、台湾盆距兰(Gastrochilus formosanus)4种植物作药用在国内过去未曾记载与报道.报道了16种药材的来源、功效与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福建兰科植物9个新记录种:莲花卷瓣兰Bulbophyllum hirundinis(Gagnep.)Seidenf.、齿瓣石豆兰B.levinei Schltr.、长距虾脊兰Calanthe sylvatica(Thou.)Lindl.、矩唇石斛Dendrobium linawianum Rchb.、罗河石斛D.lohohense T.Tang et F.T.Wang、小毛兰Eria sinica(Lindl.)Lindl.、黄松盆距兰Gastrochilus japonicus(Makino)Schltr.、阔叶带唇兰Tainia latifolia(Lindl.)Rchb.f.及台湾白点兰Thrixspermum formosanum(Hayata)Schltr.,并提供了简扼的形态描述和图片.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FNU).  相似文献   

10.
作者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虾脊兰(Calanthe discolor Lindl.)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并用3种运用较为广泛的模型对其进行拟合,探讨虾脊兰光合-光响应的最适模型并通过拟合得到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等光合参数.此外,还分析了影响虾脊兰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虾脊兰光合-光响应改进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R2为0.997,拟合效果优于直角双曲线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且其拟合值与实测值最接近.因此应将改进直角双曲线模型作为研究虾脊兰光合-光响应的首选模型;(2)经改进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得到的虾脊兰光合生理参数符合阴生植物特征,其表观量子效率()为0.045 mol·mol-1、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为3.772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LCP)为2.209μmol·m-2·s-1、光饱和点(LSP)为867.678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d)为-0.099μmol·m-2·s-1;(3)光合有效辐射是虾脊兰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此外,胞间CO2浓度与气孔导度这两个生理因子也对其有影响.综上所述,在人工栽培虾脊兰的过程中应选择阴蔽度较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植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武陵山地区地处湘鄂川黔交界,面积约10万km2,从科,属,种水平对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产种子植物201,1005属,4119种,地理成分以亚热带(至温带)分布为主(占总属数的56.8%和总种数的90.49%),中国特有属64属,中国特有种达2682种(其中武陵山地区特有126种,武际人山区以外的华中区特有675种)。(2)该区保存有长苞铁极,水杉,粗榧,厚朴,鹅掌楸,水青属,八角莲属,马蹄芹属等起源或重要化化地;(3)该区与邻近区系具有广泛交流和渗透,经初步确定分别有109种,96种,67种和109种以武 陵山地区为分布区东界,西界,南界和北界,另外所含东亚成分由西向东方向分布式样的359种中,有303种正处于该方向迁移和扩散的重要通道(武陵山走廊)上,因此,武陵山地区在中国植物区系甚至个东亚植物区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部分产自贵州的珍稀苔藓植物的分布现状。其中包括《中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简报》记录贵州分布的种类,《贵州省珍稀濒危苔藓植物的研究Ⅰ.濒危原因与种类界定》列出的珍稀濒危种类,《中国苔藓志》记录仅有贵州分布的种类,以及最近几年对贵州省各地区苔藓植物标本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珍稀苔藓植物。根据文献记录和现存标本收集,整理列出贵州珍稀苔藓植物的名录(共计33科41属66种)及其地理分布。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对今后的保护策略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野外调查、标本检视和资料整理基础上,报道杭州西溪湿地种子植物(含栽培种)136科457属739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4属17种(栽培);野生被子植物中,有双子叶植物78科212属338种、单子叶植物18科76属110种.被子植物各科含属数差异显著,含1属的科占优势,共54个,占总科数的56.25%.禾本科、菊科、豆...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含石松类植物,下同)的区系特点,结合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的方法,调查了梵净山蕨类植物种类,并分析了梵净山蕨类植物属与种的各种区系成分。主要结果有:1)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87属,324种,7变种和3变型。2)属的区系分析表明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在属一级上带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温带成分对本区区系也有一定影响。3)种的区系分析显示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在种一级上具有温带性质,处于东亚蕨类植物区系的东翼及我国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热带亚洲成分向北扩散也对本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纪录属1个:毛核木属(Symphoricarpos Duham.).新纪录种11个:小冻绿树(Rhamnus rosthornii);华中乌蔹莓(Cayratia oligocarpa);秦岭槭(Acer tsinglingense);四川槭(A.sutchuenense);小花梾木(Swida parviflora);拟密花树(Rapanea affinis (A.DC.) Mez);野迎春(Jasminum mesnyi);长叶女贞(Ligustrum compactum);峨嵋牛皮消(Cynanchum giraldii);淡黄荚蒾(Viburnum lutescens);毛核木(Symphoricarpos sinensis).变种3个:狭叶短毛独活(Heracleum moellendorffii var.subbipinnatum);七裂薄叶槭(A.tenellum var.septemlobum);秀山金萼杜鹃(Rhododendron chrysocalyx var.xiushanense).新纪录亚种2个:多花清风藤(Sabia schumanniana subsp.pluriflora);亮叶忍冬(Lonicera ligustrina subsp.yunnanensis).新纪录植物隶属11科,14属.  相似文献   

16.
重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地理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基于《中国植物红皮书》一、二册和1997年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拟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重庆有重点保护维管束植物58科92属104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0种,裸子植物6科15属18种,被子植物44科68属76种。其中有乔木53种,灌木11种,草本31种。从分布区类型看,中国特有85种,热带亚洲分布12种,东亚分布6种,北温带只有1种。水平分布集中于大娄山脉北坡的金佛山、白马山和四面山,大巴  相似文献   

17.
伯象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蜡蝉总科Fulgoromorpha,瓢蜡蝉科Issidae,目前全世界包括12属29种。本研究对伯象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的分类概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编制了该族的分属检索表,给出了该族所有属、种的名录及地理分布,并绘制了伯象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全部种类的地理分布图,深入讨论了该族的分类特征、共有衍征和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伯象瓢蜡蝉主要为东洋界种,共28种,占96.55%,东洋-古北界共有种1种,占3.45%,我国西南地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共有13种,占44.83%,因此,该地区可能为伯象瓢蜡蝉昆虫的物种分布中心和起源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黔北地区的木生真菌105种,分属于48属,20科。其中担子菌93种,42属,16科;子囊菌12种,6属,4科。黔北地区的木生真菌可分为3个垂直带;低山带中的木生真菌;中山带中的木生真菌;山顶带中的木生真菌。  相似文献   

19.
Pteridophte resources are rich in Guizhou, China. More than 700 species, belonging to 150 genera and 53 families, have been known so far Many of them are of edible, medicinal and ornamental value, and the rare and endemic species attract pteridologists being engaged in their research. Pteridophyte protection is much necessary and natural reserves provide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most of them in Guizhou. For better study and use,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fern section or garden is of significance. A project of setting up a fern section in Guizhou Botanioal Garden is being carried out. It is hopeful that it will be one of the ideal bases as a gone pool of subtropical fern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