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不同方法纯化魔芋葡甘露聚糖进行了研究,酶法结合乙醇沉淀法是最佳提纯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方法。对提纯的魔芋葡甘露聚糖进行了改性,对比了改进魔芋葡甘露聚糖、魔芋葡甘露聚糖和魔芋精粉的溶胶特性和稳定性,其中以改性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溶胶特性和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2.
3.
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文均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15(1):81-86
采用醚化氧化工艺,以魔芋粉为原料合成了系列印花糊料 M_1和 M_2并且就其应用性能分别与意大利的 Indalca PA-40及海藻酸钠进行比较,其中M_1各项达到了Indalla PA-40的水平,M_2各项指标接近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魔芋葡甘露聚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魔芋中葡甘露聚糖(KGM)的含量。色谱柱为Spherisorb-NH2柱,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NaH2PO4(0.012mol/L)(4:1,V/V),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KGM水解液中的甘露糖(M)和葡萄糖(G)。KGM参比样品的回收率为96.3%。用M、G的标准品测定魔芋精粉中KGM的含量为58.5%,KGM分子中甘露糖和葡萄糖的摩尔比值为1.60。本方法可用于魔芋生产以及其他产品中的KGM分析。 相似文献
5.
魔芋精粉中葡甘露聚糖含量检测与SEM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重量法、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旋转粘度法等方法对来自于不同产地的15种魔芋精粉样品的葡甘露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所测数据较为接近,重量法所测数据偏低,常用的粘度分析与实际含量有较大的差异,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显示高含量的魔芋精粉样品形貌与一般样品的形貌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实验研究,探讨其应用开发前景.方法:以魔芋粉为原料,对葡甘露聚糖的粗提、精制、纯化、物化性质、含量测定、毒性试验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结果:魔芋葡甘露聚糖理化性质稳定,安全性较高.结论:葡甘露聚糖可作为药用辅料开发,尤其在速释制剂辅料和辅助用药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魔芋的组成和葡甘露聚糖的分子物性进行了分析,测定了魔芋糊的成糊性、贮存稳定性和在涂料印花中的表面给色量,确定了魔芋粉的制糊条件和应用工艺,并在实际生产中探讨了魔芋糊应用于涂料印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的基本结构、性质和国内外改性和应用魔芋葡甘聚糖的概况及新进展,对魔芋葡甘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作为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79-84
以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链和氨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魔芋葡甘聚糖分子和KGM纽结作用位点,结合红外光谱图,从理论上分析含氮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高强度性,结果表明含氮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高强度性是因为氮与魔芋葡甘聚糖通过偶合反应形成了可以相对滑动的"8"字型交联环,由拓扑分析得到,KGM由平凡纽结变换成"8"字型纽结后Schultz指数与修正Schultz指数变小,加强了分子之间作用力,得到了高强度不可逆凝胶.KGM"8"字型纽结的形成有利于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香豆胶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香豆胶的羧甲基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各实验因素对羧甲基化香豆胶水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得出了香豆胶羧甲基化的最佳条件: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0.15mol/L,NaOH与氯乙酸钠(ClCH2COONa)物质的量比为1∶1.25,碱预处理时间45min,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同香豆胶原胶相比,改性后的香豆胶水溶液中水不溶物质量分数由35.8%降低到了7.9%,表观粘度显著提高。可为工业化生产羧甲基香豆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非水相中酶催化葡甘聚糖的酯交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生物催化反应制备酯化葡甘聚糖(KGM)衍生物的可能性,并构建了酶催化天然高分子改性的新模式。利用KGM与乙酸乙烯酯在无溶剂体系中的酯交换反应,对8种脂肪酶和5种蛋白酶的催化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并考察了以固定化脂肪酶N ovozym 435作生物催化剂时,不同的非水介质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条件下,这些酶对该反应均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有机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 c)、甲苯(T o luene)和异辛烷(IOCT)以及其他非水相有机介质,如离子液体N-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HM im] [BF4]-和丁二酸二辛基磺酸钠(AOT)/异辛烷反相胶束体系,均有利于脂肪酶N ovozym 435催化的KGM与乙酸乙烯酯的酯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2.
以KMnO4为引发剂,进行了魔芋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魔芋粉预氧化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酸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聚合条件对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对其接枝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原位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葡甘聚糖复合材料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HA/KGM溶胶,应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KGM质量分数、温度、pH值对复合溶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A/KGM溶胶黏度随KGM质量分数、pH值增加而递增,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但过高质量分数和pH值时溶胶转变成凝胶,黏度急剧下降.较高pH值和较高的质量分数不利于形成均匀的HA/KGM复合溶胶.此结果可为HA/KGM复合材料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各种非水相反应体系中以不同的脂肪酶为催化剂的魔芋葡甘聚糖(KGM)的酶催化酯化和转酯化反应,以探索制备酯化KGM衍生物的可行的、环境友好的新途径.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非水相反应体系中的脂肪酶催化反应能够制得KGM的酯化衍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脂肪酶Lipase-OF和Lipozyme
Tl 100L 是制备酯化KGM的有效的生物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葡甘聚糖-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葡甘聚糖-壳聚糖复合膜,并测定了材料的吸水率等理化性能。模拟体内生理条件用溶菌酶对复合膜进行体外酶解实验,并与壳聚糖膜作了比较;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N IH 3T 3)为对象,利用复合膜的浸渍液培养与膜材料表面直接培养法,同时结合复合膜的溶血反应实验,研究了复合膜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溶菌酶对复合膜的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复合膜降解速率较壳聚糖膜快。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实验表明复合膜浸渍液对细胞无毒性效应,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显示N IH 3T 3在复合膜上能很好地贴附,生长旺盛。复合膜溶血率小于5%。葡甘聚糖-壳聚糖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