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口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密度依赖口袋参数,给出了奇异夸克物质正确的热力学关系,并研究了奇异物质及奇异星的性质.结果表明,密度依赖口袋常数下,奇异夸克物质的压强有一个附加项,而能量密度中则没有这样的附加项,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热力学自洽性.热力学自洽情形下奇异夸克物质的状态方程比原来变软,相应的奇异星的引力质量和对应的半径均变小,说明密度依赖口袋常数下的新热力学关系对奇异物质及奇异星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Pcarson提出的四参数方程lgk=S_AS_B+σ_Aσ_B的思想,本文提出一个计算金属络离子稳定常数四参数方程 lgk_(l稳)=0.044IH+1.2SP+1.08 其中,I=Z~2/r,S=Z~2/(10r),H=PK_a+1.74,P=lg_ (RH_2O)~(R∞)  相似文献   

3.
木屑黄原酸酯的研制及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木材加工行业所产废弃物木屑为原料研制出木屑黄原酸酯,研究了木屑黄原酸酯的使用量、作用时间、pH值和温度对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pH值在5~10范围内,木屑黄原酸酯对Cu2 ,Ni2 ,Zn2 的去除率达98%以上,处理后废水中Cu2 ,Ni2 ,Zn2 的含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对木屑黄原酸酯去除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和木屑黄原酸酯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活性二烷基黄原酸酯捕收剂——S-十二烷基,O-异丙基-黄原酸酯(DIDTC)并将其用于浮选分离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实验结果表明DIDTC具有比丁基黄药更好的选择性,紫外可见光谱证明DIDTC对铜离子比铁离子具有更强的吸附性.采用红外光谱和吸附实验研究了DIDTC对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中DIDTC可能通过其分子中的S原子和O原子同时与黄铜矿表面的铜原子发生了键合,并在浓度较高时形成多层吸附.另外,还采用普遍微扰理论和基于GGA/PW91作为交换相关函的密度泛函计算对上述结果进行了捕收剂的构效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测定固定化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在纤维间扩散阻力和外扩散阻力存在下,改变底物输送流速,测定纤维状固定化酶的一系列对应反应初速度;用双倒数图和Dixon图分别求各种流速下的表观米氏常数(K_m~(?))和表观产物抑制常数,再用所求得的各种表观动力学参数与对应的底物输入酶柱的线速度倒数的线性关系式,两次图解求得本征动力学参数。采用这一方法求得纤维状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催化重排酸水解的本征米氏常数(K_m)、产物7-ADCA和苯乙酸抑制常数的本征值(K_p,K_q)分别为6.9,16.8和94.4mmol/L。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烷基黄原酸合钴(Ⅲ),C0(S_2CNEt_2)_2(S_2COR)(R=E_t,n-P_r)与哌啶在甲醇介质中的反应动力学。发现该反应对络合物为一级,对哌啶为正分数级。提出了先快速加成平衡,随后慢速杂化轨道转化质子转移和ROH离去的反应机理,据此求出了25-35℃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5℃的活化参数。反应速率常数顺序为Et>n-P_r。并且较圆满地解释了所有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用气液色谱法研究脂肪醇和脂肪胺在角鲨烷中的表观分配常数KR和真实分配常数K.在相应系列碱中这些值随碳数增加而增大,但加合反应的K1值变化规律相反.计算了其热力学参数△H和△S,对变化规律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CASTEP软件包中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Mg_2Si金属间化合物的平衡晶格常数、热力学参数和弹性常数.利用理论公式和分析方法以及经验公式推导了Mg_2Si的密度、结构稳定性、弹性模量、硬度和熔点等.晶格常数、热力学参数和弹性常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和理论值吻合,证实了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所得参数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导了Mg_2Si形成热和结合能,结果表明Mg_2Si易形成稳定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合金化能力.同时推导了密度ρ、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体模量B、泊松比ν和各向异性参数A,结果与实验值和其他理论值吻合,证实了Mg_2Si具备低密度、高弹性模量、塑性差以及Mg_2Si相为脆性相的特性.利用经验公式预测了Mg_2Si硬度和熔点,证实其高硬度、高熔点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恒电流极化法首次研究了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的电化学还原动力学行为,测定了丁基黄原酸铅电化学还原的动力学参数(如过电位、传递系数及交换电流密度),建立了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证实在方铅矿表面丁基黄原酸铅的电化学还原反应是一个不可逆电化学过程,过电位高达308mV。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黄原酸酯对水中Ni~(2+)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脱脂棉与二硫化碳反应制备纤维素黄原酸酯,并对含镍离子的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以及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率及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50℃、吸附时间为2h、溶液pH值为8.0、吸附剂用量为2.0g时,纤维素黄原酸酯对镍离子吸附量可达26.11mg/g,吸附率97.18%.纤维素黄原酸酯对镍离子的吸附效果较好而且纤维素黄原酸酯的制备工艺简单,是一种高效、价廉的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相转移催化方法将1-苯基(甲基)-3-甲基-5-(4,6-二甲基-2-硫代)嘧啶基-4-吡唑甲醛氧化成酸,进而与卤代烷反应制得吡唑甲酸酯。所报道的16个新化合物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测结果表明,其中几个化合物对小麦锈病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个别化合物表现出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2.
烷基酚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及构效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斜生栅藻细胞的生长状况为指标,研究8种烷基酚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Mopac软件PM3法计算化合物的多种理化参数,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对烷基酚类化合物的96h EC50进行构效相关研究(QSAR),并探讨了化合物的生物蓄积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毒性随着烷基碳数的增多而加强,对于同分异构体,一般间位取代基的毒性大于邻位取代基的毒性.化合物的毒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化合物的立体效应、电性效应的影响,但与亲脂性参数Kow呈显著抛物线相关(r=0.938,n=8),对叔丁基酚、4-辛基酚、4-壬基酚能在人类重要的食物链中发生生物蓄积,对人类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3.
使用Gaussian94程序包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在6-311 G 基组水平上对4种三元杂环化合物进行全优化,得到的理论数据与文献值很好地吻合,证明这种方法对杂环化合物的优化是稳定而可靠的.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它们的常用热力学参数和振动频率并进行了振动模式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中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6种氨基膦酸化合物的缓蚀性能和分子结构进行研究,讨论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和缓蚀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的轨道能量和化合物中苯环的亲电Fukui指数和缓蚀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氨基膦酸的缓蚀性能主要与苯环的得电子能力有关,此类化合物的缓蚀性能主要因为苯环和金属之间形成反馈π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成一系列1-(3-苯氧基丙基)-1H-1,2,4-三氮唑衍生物,对其体内抗惊厥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取代酚为起始原料,先后与1-溴-3-氯丙烷及1,2,4-三氮唑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a-2m。化合物2a-2m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进行结构确证;采用最大电休克发作模型和皮下戊四唑模型评价目标化合物的抗惊厥活性,旋转棒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神经毒性。结果合成了一系列单烷基取代的三唑类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对MES模型和Sc-PTZ模型均有效,大部分在100 mg/kg剂量下表现出抗惊厥活性,使得该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癫痫潜能。结论新合成的(3-苯氧基丙基)-1H-1,2,4-三氮唑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抗惊厥活性,使得该类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抗癫痫潜能。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三唑类化合物的抗癫痫构效关系,同时为研究大发作和失神发作类癫痫的治疗药物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表面络合化模型(SCM)的基础上,从热力学平衡原理出发,结合双电层模型和热力学概念,建立了金属氧化物/水分散系(1:1型电解质体系)的界面热力学模型,提出了该模型完整的参数估计和界面浓度分布计算的方法,编制了相应的通用性计算机程序。本模型清除了SCM中可调参数带来的经验性,仅以电动电位(ζ电位)与IpH值的关系为实验基础而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7.
Keppler F  Eiden R  Niedan V  Pracht J  Schöler HF 《Nature》2000,403(6767):298-301
Volatile halogenated organic compounds (VHOC)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tmospheric chemical processes-contributing, for example, to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For anthropogenic VHOC whose sources are well known, the global atmospheric input can be estimated from industrial production data. Halogenated compounds of natural origin can als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levels of VHOC in the atmosphere. The oceans have been implicated as one of the main natural sources, where organisms such as macroalgae and microalgae can release large quantities of VHOC to the atmosphere. Some terrestrial sources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such as wood-rotting fungi, biomass burning and volcanic emissions. Here we report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different terrestrial sourc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VHOC. We find that, in soils and sediments, halide ions can be alkylated during the oxi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by an electron acceptor such as Fe(III): sunlight or microbial mediation are not required for these reactions. When the available halide ion is chloride, the reaction products are CH3Cl, C2H5Cl, C3H7Cl and C4H9Cl. (The corresponding alkyl bromides or alkyl iodides are produced when bromide or iodide are present.) Such abiotic processes could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budget of the important atmospheric compounds CH3Cl, CH3Br and CH3I.  相似文献   

18.
以黑枣果实为原料,用80%乙醇—H2O常温下浸泡24h,重复1次。浸泡液经浓缩、蒸干得色素胶质,再用丙酮溶解、浓缩、干燥、得黄色素粉末。该色素属水溶性色素,对光、热均稳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使吸光度减小,对Fe3+,Al3+,Zn2+等无作用。蔗糖可使色素吸光度数值有所下降,苯甲酸钠对色素的吸光度基本无影响,NaCl则具有增色作用。黑枣黄色素在460nm处有一吸收峰,在pH>7和pH<7条件下吸收光谱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中采用量子化学CNDO/2方法对4—酰胺基—9—胺基吖啶系列进行了计算,并由所得结果结合宏观亲疏水性参数与活性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获得相关性很好的回归方程。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这类化合物是电子转移接受体,接受电子的部位很可能是N(10)  相似文献   

20.
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分别在血清蛋白的等电点以下(pH3.78)和以上(pH7.40),研究了鱼腥草的活性成分甲基正壬酮(2UC)和十二酮(2DC)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在等电点前后,(2UC)和(2DC)与BSA的结合呈现可饱和模式,但对荧光的猝灭模式不同,而且结合的饱和浓度也不同.285 K和pH7.40下,二者在浓度较低时呈现明显的正协同作用,而在301 K时没有这种现象.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结合的热力学参数△H0,△G0,△S0,结果显示疏水作用是主要的作用力.猝灭常数显示出酸度、温度和烃链长度的依赖性.考察了常见金属离子和中药活性成分对结合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共存锌离子、ANS和甘草次酸时,两种成分的加入会引起最大荧光发射波长的强烈兰移.试验表明脂肪酸2结合位(fatty site 2)是它们的一个结合位点,而药物结合位点Ⅱ(siteⅡ)可能是它们的另一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