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建筑物防震缝宽度的确定对减少地震对建筑物所造成的损害至关重要.影响防震缝宽度的因素包括地震、建筑物高度、设计裂度、建筑材料、地下水位等,考虑上述因素,作者给出了合理地确定防震缝宽度计算分式和适宜条件,为合理设计防震缝宽度,减小地震发生时对建筑物所造成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防震缝宽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中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防震缝宽度取值一般较小,且缺乏理论依据,不能有效防止地震作用下相邻建筑之间发生碰撞,为此对相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最大相对位移进行研究。分别讨论周期比、高度比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两单自由度体系最大相对位移的计算方法,并进而确定相邻结构的防震缝宽度。结果表明:任意高度比的相邻单自由度体系最大相对位移可由高度比为1和0两种情况求得;所提出的防震缝宽度确定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较为接近,说明所提方法较为准确,可以用于相邻结构防震缝宽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变形缝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分析,使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变形缝的功能有较深了解,方便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确定变形缝的形式及缝的宽度。  相似文献   

4.
在指出高层建筑物设置温度收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原因的同时,提出设置的结构措施和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模糊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安全管理、抗震设计、抗震设备和应急设备等4个方面建立了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评价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唐山某大型商场地震危险性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分别给出了一阶模糊评判、二阶模糊评判和评判等级标准,并指出评判阶数、评判等级、权重系数和评判矩阵的确定应综合各方面意见.结果表明,建筑物地震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行.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确定了建筑物地震危险性评价因素中的薄弱环节,为建筑物抗震防灾性能优化设计及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平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123-123
分析了我国城市所处的地震烈度区划,并以唐山大地震为例,简述了地震的危害.浅析了城市建筑物防震方法并指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是多震国家之一,而我市区域又是全省地震多发区,每年实震次数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在全省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背景的地震危险区划中,在我市区域内就占50%。自1986年德都发生四次中强地震后,有感地震成增长的趋势。随着改革政策的落实和经济的发展,市区域的建筑物(构筑物)日就月将,日以继增。为了避免和减少地震给我们造成的各种损失,必须重视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震抗震工作。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保护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现就我市区域建筑防震抗震工作琐谈几点:一、慎重选择建筑场…  相似文献   

8.
李博  李胤铎 《甘肃科技》2009,25(11):36-40
针对地震发生对处于在床上休息状态下人们的不利情况,设计了一款防震自救床,能够有效抵抗来自预制板塌落所产生的冲击荷载,以减少地震中的伤亡。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了采用不同规格材料制作防震床时各自的力学特性,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防震床结构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9.
框架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常会遇到的几个问题。从房屋高度和抗震等级、结构类型、结构布置、防震缝、承载力与延性、结构变形导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以减少地震时对框架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超大厚度电火花线切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电火花加工原理出发,用流体力学方法分析切缝中工作液状况,得出切缝中工作液状况与切缝宽度、切缝长度、电极丝丝速,以及工作液粘度和工作液成分关系.当工件厚度大于200mm,由电极丝运动产生的剪切流动是工作液在切缝中流动的主要因素.从上述分析出发,通过增加脉冲峰值电流的手段增加切缝的宽度,改善了切缝中工作液状态,提高加工稳定性,实现对805mm厚的钢质工件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11.
袁博  吴冠仲  柳杨  李虓  沈林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5):10902-10909
羌族碉楼是羌藏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极具历史文物价值。近年来地震频发,四川阿坝州、甘孜一带羌族碉楼出现开裂、崩塌等病害,为有效保护该类历史文物建筑,基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结构进行修复加固,并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耐震时程分析、Pushover分析等技术手段验证了钢筋笼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碉楼需要通过加固措施提升结构整体刚度。加固后的碉楼屈服位移有小幅增长,延性提高17.2%,峰值承载力提高37.5%。在各级地震作用下,加固后碉楼出现轻微、中度、严重和完全四种损伤状态的概率明显小于原结构。加固措施对结构延性和承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也能有效降低结构易损性,加固措施合理,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永科 《科技信息》2009,(33):I0272-I0272,I0314
现代的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地下室,而地下室的板、墙、梁、柱等构件的尺寸均较大,其混凝土的整体浇筑方量都比较大,往往因材料、工艺、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底板及外墙产生裂缝,当裂缝的宽度超过规定的限值时,会影响建筑物和构件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不仅会增加维护费用,而且会缩短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本文的笔者结合南安市水头星鞍桥片区一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分析阐述了地下室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以及预防控制地下室砼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建筑钢结构的断裂研究评述与损伤控制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讨论了建筑钢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现象,根据近年来若干次破坏性地震后,各国研究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综述造成钢结构断裂的主要因素;从结构抗震的工程实践出发,提出了由损伤容许设计向损伤控制设计转变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推倒分析的桥梁地震损伤评估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推倒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结构非线性一地震响应的近似计算方法,以其概念简明、操作简便、桶用图形方式直观地表达结构的抗震能力与需求等特点,正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广A.Ghobarah提出利用两次推倒分析结果来计算多层建筑结构的操作指数,针对普通规则的桥梁结构,提出了推倒损伤模型的改进计算方法,该方法避免了非线性动力分析的繁琐,用简便的手段描述结构非线性特性,评价结构遭受不同地震烈度时的损伤程度,通过一座双柱式桥墩的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简单、合理、可靠地得出结构的损伤值。  相似文献   

15.
建筑混合结构常见裂缝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混合结构建筑出现裂缝的部位与形状的描述,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防治措施。指出墙体裂缝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予以防范,就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混凝土砌块建筑裂缝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裂缝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裂缝的措施,认为砌块建筑是可以避免裂缝的,进而对建筑砌块的推广应用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7.
获取震后建筑物震害信息有利于开展人员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由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少有震前数据存档,利用震后单时相高分辨率SAR数据评估建筑物震害成为研究热点,但利用高分辨率SAR数据对单体建筑物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以北川老县城震后0.24mTerraSAR-X聚束模式(ST)数据为数据源,经多视处理后提取建筑物纹理特征,对比分析不同视数大小和纹理计算窗口大小对建筑物震害识别影响,确定最佳纹理计算窗口大小和视数大小。结合震前光学数据,获得SAR单体建筑物轮廓图,随机选取建筑物轮廓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引入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分类器识别建筑物震害信息。结果表明,基于纹理特征的SVM、RF方法能有效地识别高分辨SAR影像单体建筑物震害信息,SVM识别精度可达到88.24%,RF识别精度可达到92.47%。可见基于高分辨率SAR数据的纹理特征识别建筑物震害方法稳定有效,可为灾后应急、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可靠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功能的混凝土重力坝地震破坏评价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定量反映混凝土重力坝地震破坏程度,进行基于功能的重力坝抗震设计,建立了一种地震破坏评价模型。基于线弹性模型,分析了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作用下的需求能力比、超应力累积持时,并在弹塑性损伤力学的基础上分析了损伤区长度、位置及损伤因子,建立了重力坝地震破坏评价模型。通过印度K oyna重力坝典型地震破坏事例分析,模型计算的损伤指标(DM)值均大于0.6,属于严重损伤破坏,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因此,该模型可以定量评估重力坝震后的破坏状态。  相似文献   

19.
我国规范《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规定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框架部分按刚度计算承担的楼层地震剪力最大值不宜小于基底总剪力的10%,而实际工程受建筑布置等因素的限制有时难以满足,工程界对此颇有争议。为探讨其合理性,设计了五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主要的变化参数为框架刚度、框架强度、连梁的形式。利用PERFORM-3D软件进行了弹性反应谱分析和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考察了各个结构的响应规律。分析表明:当框架部分按刚度计算承担的剪力最大值小于基底总剪力的10%时,增大框架刚度的做法不经济,结构的抗震性能反而更差;增大框架强度的做法减小了框架梁的损伤,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但没有形成有效的“强柱弱梁”机制;采用宽连梁和可更换连梁都可以使核心筒自身具有双重抗震体系特征,连梁耗能能力的提高有效地保护了墙肢和外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