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者经过多次调查,确定了乌岩岭自然保护区蓝藻135种和1变种,其中有8种是本区特有种。并对这些蓝藻生长的生态环境划分分为三个区系,同时通过乌岩岭蓝藻区系组成和国内外其它地区相比较,进行区系分析,确定该保护区的蓝藻属于亚热带北沿,逐渐向暖温带过渡的区系。  相似文献   

2.
蓝藻大量繁殖造成了水体污染,严重危害了水生动物和人类的健康生活。蓝藻的治理方法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本文回顾了这三个方面治理蓝藻的具体措施。综合治理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鉴于蓝藻毒素的安全性问题 ,对蓝藻毒素及其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首先阐述了蓝藻毒素的分类及各自产生的主要藻种、毒素的作用机理、半致死剂量等 ,然后从生物法、生物化学法、化学法三个方面介绍了蓝藻毒素的分析检测方法 ,最后还从加强监测控制、完善检测手段、制定相应水质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信对更好地认识及控制蓝藻及其毒素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水生所发现维生素E对于蓝藻越冬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科技》2008,7(6):28-28
中科院水生所徐旭东研究员领导的蓝藻遗传学与生物技术学科组利用一种中温蓝藻模式生物——集胞藻PCC6803,发现了蓝藻的“获得性寒冷光照耐受性(ACLT)”,认为是蓝藻越冬的重要基础,并证明阿法-维生素E是形成ACLT所必需的,研究结果发表于新近一期细菌学期刊(Journal of Bacteriology,190:1554—1560)。蓝藻在富营养化淡水湖泊中往往过量繁殖形成水华,加剧水质恶化,造成异味,甚至产生毒素,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我国一些大型浅水湖泊发生蓝藻水华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蓝藻水华的爆发一般经历越冬、复苏、生物量增加和上浮聚集四个阶段。蓝藻细胞成功越过冬季寒冷条件才能成为次年水华发生的种源。对于蓝藻越冬已有一些生理生态研究,但对于其机理尚不能清楚阐述。  相似文献   

5.
不同隔震系统的蓄水池在实际地震地面运动下性能的比较研究。不同基础隔震系统有薄片橡胶支承(有铅皮的和没有铅皮的)和滑动隔震系统(有回复力和没有回复力的)。隔震蓄水池被理想化为3个自由度,在单向地震力下包括滑动、脉冲、刚性体。因为隔震系统的力变形状态是非线性的,所以,运动方程用迭代法来计算。为了度量隔震系统的有效性,可以比较隔震蓄水池和相应的非隔震蓄水池的地震反应。进而,隔震系统的有效性用来研究考虑长宽比影响的实用蓄水池的宽度范围。我们注意到,隔震系统明显减少地震力传向蓄水池的加速度,这将明显减少设计地震力。进一步,可以发现滑动型的隔震系统与橡胶支承相比能更较有效的控制蓄水池的反应。在不同的滑动系统中,弹性摩擦减震材料基础是最有效的隔震蓄水池。  相似文献   

6.
蓝藻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亮 《科技信息》2009,(18):77-77
近年来蓝藻爆发频繁,大量蓝藻被打捞上来,蓝藻作为一种富含多种有益物质的生物质资源,其利用值得深入研究。该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对蓝藻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进一步探讨了蓝藻资源的其它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首次提出了水华蓝藻的生物数学理论,应用推广的Logistic-Exponential方程,导出了水华蓝藻爆发和强持续生存情况下的个体数变化规律.建立了在磷、氮等环境因子限制下蓝藻个体数的微分方程,证明了关于蓝藻弱持续生存和灭绝条件的2个定理.基于这个理论,提出如何控制水华蓝藻生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中所叙述的紫色蓝柄藻是我国发现的第二个种,也是全世界蓝藻中有关这个属的第三个种。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云台山亚气生蓝藻植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贵州省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区四大景区之一的云台山的亚气生蓝藻类的首次报道。据初步调查鉴定,共收录正气生蓝藻186种(含变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和4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10.
蓝藻水华现象在城市湖库中普遍存在,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差的感官体验.实验通过采取沈阳市北陵公园北运河、荷花湖、大湖三个湖的水样作为对比,模拟蓝藻生长条件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内培养蓝藻,主要探讨不同氮磷含量对蓝藻形成速度的影响,以及蓝藻水华爆发后,氮磷、COD、pH和浊度的变化;同时采用硅藻土复合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除藻实验,通过观察及测定上清液叶绿素含量和浊度,探讨不同投加方式(搅拌、加滤纸、加PET无纺布)对蓝藻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含量相对较高的北运河在15天后最先长出蓝藻,其次为荷花湖20天,大湖26天.蓝藻水华后,氮磷含量下降,COD、pH和浊度升高.当硅藻土投加量为40 mg/L,PAC为15 mg/L时,搅拌方式蓝藻絮凝效果最快,3小时开始絮凝沉降.加滤纸和PET无纺布18小时开始有明显絮凝沉降效果,且蓝藻附着在滤纸和PET无纺布下部.搅拌处理后的水体叶绿素含量和浊度降低程度略优于加滤纸和无纺布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于不同养殖时间,采集广西北海市3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水样,调查养殖水中叶绿素a浓度和微藻组成。叶绿素a浓度用分光光度三波长法测定,微藻分类计数用镜检法进行,微藻多样性分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和种类优势度指数进行。结果表明,3口池塘叶绿素a的浓度养殖前期低,在10.0μg/L以内,养殖中期增长迅速,养殖后期达到150.0μg/L;微藻细胞密度在养殖前期低于20×106cells/L,养殖后期高于100×106cells/L;微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皆为养殖前期高,养殖中后期逐渐降低,多样性指数0.98~3.15,均匀度指数0.28~0.82;在养殖前期,微藻的种类较多,优势种是硅藻和绿藻,养殖中后期种类减少,优势种是绿藻、蓝藻和甲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换热器第一类操作型计算,由两端推动力比值的计算式,结合传热基本方程式,采用消元法直接求解; 对传热系数已知的第二类操作型计算,用推导算术与对数平均推动力比值的近似计算式并求解; 对传热系数未知的第二类操作型计算,用推导冷流体出口温度的关联式并求解。实例证实,采用这些计算式处理两类操作型计算的问题,可避免或减少试差法的繁琐或传热单元数法的查图误差。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判三种60kA槽槽壳设计方案的实例,实施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具体步骤,找出了重要度和满意度函数的确定方法,分别讨论了它们对最终决策的影响。研究结论对设计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洱海夏秋季蓝藻种群动态变化及水华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洱海蓝藻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06年洱海蓝藻种群动态变化的跟踪调查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洱海夏秋季蓝藻种群动态变化及藻源污染成因。结果:洱海蓝藻种群增殖及水华发生不仅与营养盐积累、环境、气象因子有关,而且与生态系统脆弱、流域面源污染加重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几者共同作用,导致了洱海蓝藻水华的发生。结论:必须加强洱海蓝藻污染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费德勒与纳达尔在网球比赛过程中技战术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相资料等方法,对费德勒和纳达尔的网球比赛进行统计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打法的球员有不同的技战术特点,不同的得分手段.因此,对平时的网球训练也提出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正反面结构有显著差异的丝绒织物在传热性能上的方向性.在平板型保暖仪上通过试样的不同搭配方式测试求得了丝绒织物光面和绒面接触热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把系统的核与核度理论应用于研究小群体人际关系,给出了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要求下一个小群体人际关系的优劣准则以及在不同的条件和要求下人际关系的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无缝VPN(Vitrual Private Network)通过采用访问控制、路由控制、用户鉴别和端至端的数据加/解密等功能在一个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建立起有VPN系统。  相似文献   

19.
湖北溪菜(P.hubeica Bi)上的附生藻类有蓝藻3属(种),即河生隐球藻(Aphanocapsa rivularis),河生瘤皮藻(Oncobyrsa rivularis)和胶壁异球藻(Xenococcus kerneri);硅藻5属(种),即曲壳藻属(Achmanthes),扁圆卵形藻多孔变种(cocconeis placentula var. euglypta),桥弯藻屑(Cymbella),异极藻属(Comphonema)和针杆藻属(Synedra)。其中河生隐球藻和扁圆卵形藻多孔变种作为溪菜的附生藻类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NURBS双向蒙皮造型插值计算的讨论,要保证曲面具有强的凸包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两种插值算法,并对不同插值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及计算精确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