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α、β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研究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教和群落多样性,以便定量评价其在堆持植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探讨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自然化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32~50,沿坡面环境梯度一般呈现单峰型分布规律性,沿纬度梯度呈现凹型分布规律性;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教分布为1.358~2.519。沿坡面环境梯度呈现出单峰型分布,沿纬度梯度呈现递减型分布规律性;群落组成种沿坡面环境梯度的变动速率较高(10.5~20.0)。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较低(0.455~0.682),因此,其具有较高的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山西天龙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对山西天龙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龙山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海拔高度有较密切的关系,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呈上升趋势,均匀度指数呈平缓下降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天龙山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明显受群落类型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群落结构越复杂,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越大,均匀度指数越小.  相似文献   

3.
在乌金山适合地段沿海拔梯度设置11个样地,采用数量分类,对乌金山植物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群落依次为油松林、侧柏林、油松侧柏混交林、油松山桃山杏混交林、白皮松林、油松白皮松混交林.(2)11个样地中共调查到乔木13种,灌木16种,草本31种.(3)物种丰富度成明显的单峰分布格局,最大的丰富度出现在中海拔群落中.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4)沿海拔梯度森林群落的最大树高、最大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等群落结构均呈单峰分布格局.(5)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趋势与物种丰富度相似,但没后者明显.β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有所降低,在低海拔较高.(6)在调查的海拔范围内,海拔梯度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坡度坡向为次要因子,海拔比坡度坡向对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丰富度以及(α、β)多样性的影响更大,而在局部尺度上,人为干扰以及小地形导致的生境异质性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带网格调童方法和α、β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研究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教和群落多样性,以便定量评价其在维持植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探讨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自然化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32~50,沿坡面环境梯度一般呈现单峰型分布规律性,沿纬度梯度呈现凹型分布规律性;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布为1.358~2.519,沿坡面环境梯度呈现出单峰型分布,沿纬度梯度呈现递减型分布规律性;群落组成种沿坡面环境梯度的变动速率较高(10.5~20.0),群落的相似性系教较低(0.455~0.682).因此,其具有较高的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上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天然群落的结构特征,采用物种丰富度R、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马尾松天然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测定,并对群落垂直结构、主要优势种重要值、群落生活型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马尾松天然群落有植物11 746株,分属51科97属116种,物种随海拔梯度上升而增加.其中,中海拔梯度(Ⅱ、Ⅲ)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在低海拔梯度和高海拔梯度中均有分布;(2)随海拔梯度上升,4个海拔梯度乔木层主要优势种的种类依次为5种、13种、6种、8种.其中每个海拔梯度中均有马尾松分布,其重要值随海拔梯度上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3)随海拔梯度上升,群落物种丰富度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上升呈线性增长;(4)群落树高随海拔梯度上升而增高,其中群落平均树高多在9 m以上,主要分布在5~10 m区间.(5)群落中落叶型植物多于常绿型.随海拔梯度上升,落叶乔木呈"下降-上升"趋势,常绿乔木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常绿灌木呈上升趋势,落叶灌木呈"下降-上升"趋势.海拔梯度的变化使马尾松天然群落的结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这为马尾松天然林的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意义,也为揭示此类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变化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的木本植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星斗山的木本植物种类组成丰富,优势种明显;2星斗山植物群落区系组成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类型最丰富;3星斗山两个群落类型物种丰富度高,群落Ⅰ各层Shannon-Wei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乔木层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值最高.群落Ⅱ各个层次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成正相关,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负相关,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最高,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7.
基于长治市浊漳河南源湿地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运用TWINSPAN和生境分类法对样方进行分类,并运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J′)进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Patrick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J′)能很好地反映各群丛和不同生境下群落的多样性变化规律。(2)TWINSPAN分类和生境分类得到的群落多样性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湿生植物群落沼生植物群落=中生植物群落水生植物群落。(3)生境异质性和物种的生态学特性对植物群落的分布、物种组成及其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北岸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用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Simpson 生态优势度指标及演替度公式,测定了青海湖北岸24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和演替度,定量研究了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演替程度。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386—2.955,生态优势度为0.065—0.351,演替度为12.367—91.963。前二个指标能有效地表明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后一个指标能说明各类群落对该地区环境的适应及群落进展程度。同时,还根据测定结果进一步分析了三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生态梯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NMDS排序,研究了该区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NMDS排序较好地表达了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变异;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及分布主要决于海拔(温度)梯度和土壤水分(湿度)梯度。  相似文献   

10.
对小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梯度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小草草甸植物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组成,物种相对多度及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随生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内蒙古地区草原植物群落样带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APN)、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多元回归树(MRT)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探讨了群落组成、分布格局及影响其分异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如下:1)TWINSPAN将273个群落调查样方划分为8个群系级草原类型,各自代表并反映出该地区草原群落的特点;2)DCA排序结果间接地反映出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CCA排序结果较好地展示了各群落类型中优势物种的生境特征,并进一步展示了该地区草原类型、主要物种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3)DCA、MRT及CCA结果均表明,气候因素对于该地区草原植被的地域分异影响作用较大,其中水分因子的影响十分突出,特别是最湿月、最暖季节与最冷季节降水,是构成内蒙草原植被类型区域分异的决定性因素;4)MRT与CCA结合使用能进一步挖掘出更多的环境信息,为群落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环境解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北部郊野森林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为该地区森林植被群落的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在南京北部(长江以北)的8个自然山体中划定72个面积10 m×10 m的样方,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多元回归树(MRT)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群落进行分类,分析群落的结构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79科203属270种;乔木层以朴树、麻栎的重要值最高,是群落的建群种。②朴树、麻栎等优势物种的数量和分布的均匀性决定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群落表现出物种分布集中、优势明显的特征。③运用MRT分类法将72个样方划分为5个群落:群落Ⅰ主体由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桑(Morus alba)构成,包含16个样方;群落Ⅱ主体由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构成,包含15个样方;群落Ⅲ主体由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构成,包含13个样方;群落Ⅳ主体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构成,包含18个样方;群落Ⅴ主体由朴树(Celtis sinensis)+黄檀(Dalbergia hupeana)构成,包含10个样方。④CCA二维排序将群落分为5组,与MRT分类结果一致,可相互验证。同时,应用CCA排序分析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优势树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海拔、坡度是影响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南京北部的郊野森林是维系与提高该区域内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朴树、麻栎等优势树种分布集中、优势明显。除人为干扰外,海拔、坡度、土壤含水率等环境因子对群落结构、植物生长具有明显影响,其中海拔影响最大,土壤含水率、营养元素等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植物群落和环境特征的野外调查观测基础上,通过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聚类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的方法,研究了巨柏(Cupressus gigantea)分布区植物群落分布及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巨柏分布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可分为3类,包括巨柏群落、巨柏-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群落和高山松(Pinus densata)群落.CCA排序结果显示:第1排序轴与海拔和土壤含水量、密度、质地关系显著,主要反映水热和土壤条件的影响;第2排序轴与纬度、坡向和土壤磷含量、年降雨量、土壤全钾、土壤氮磷比相关,主要反映土壤营养、降水和光照条件的变化.影响该区域群落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拔和坡向变化造成的水热差异,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不同.巨柏群落、巨柏-白莲蒿群落、高山松群落分布的主要海拔范围分别为3 000~3 400、>3 400~3 500、>3 500~3 600 m.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巨柏分布区的植物群落环境特征提供了科学参考,有助于更加有效地保护巨柏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环境因素对学生身高的影响,对30个城市2010年18岁汉族男女学生身高平均数与相应城市的海拔高度、地理纬度、经度和2010年前18年的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湿度、年日照时间和年人均GDP等环境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纬度、经度地区的城市18岁汉族学生身高的差异明显;除海拔高度外,另7项环境指标与学生身高具有相关关系,但环境指标间相关程度较高,独立性差,存在共线性问题;环境指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分别代表气象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用其得分建立了与城市18岁男、女学生身高的主成分回归方程,并将其转换为与原环境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用于推测2010年和2005年18岁学生的身高,推测精度高.因此,身高与海拔高度无相关,与纬度、经度、年日照时间和年人均GDP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湿度呈负相关;若城市的这些环境指标已知,即可预测其学生的身高.  相似文献   

15.
山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至全球尺度上,水热条件是决定植物种、生活型或植被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而在景观及更小的尺度上,区域环境因子则主导着植被的分布格局。数量分类和排序是研究群落生态关系的重要数量方法,它为客观、准确地揭示植被、植物群落及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提供了合理、有效的途径。笔者从群落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格局的角度出发,综述了我国山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的相关研究,阐述了采用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研究山地植被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我国山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Eucaly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下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定量评价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分布与更新方式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更新后5年,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均为植苗林〉萌芽林〉采伐迹地;草本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植苗林为最高,采伐迹地次之,萌芽林最小;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以萌芽林为最高,植苗林次之,采伐迹地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萌芽林与植苗林草本层植物之间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伐迹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明显低于萌芽林(P〈0.05),其余均无显著差异。3种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冠层透光系数、土壤孔隙度、坡向、速效磷对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的影响,4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灌木层物种组成变异的90%以上;冠层透光系数、坡向、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土壤孔隙度对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5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异的86%。【结论】微生境的变化导致了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组成的变化;适度干扰(不炼山、不施除草剂、带状整地、带状抚育)有利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17.
神华宝日希勒露天矿地处我国植物抗寒带二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和无霜期短等气候条件严重制约排土场的生态修复,根据当地气候立地条件做好植物引种是保障生态修复成功实施的首要条件. 综合植物生长环境需求与神华宝日希勒露天矿排土场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冻害、活动积温和风场等气候条件是控制植物引种、影响植物生长与播种的关键因素. 通过统计分析神华宝日希勒露天矿排土场所在地区2011—2019年的气候特征,综合该排土场中黑黏土和腐殖土2种表土类型区域中原生植物的多样性分析与主要植被生长的有效积温特征,揭示了排土场生态修复中所需关注的有效积温、冻害、根系越冬和风场等气候因素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1)宝日希勒地区的年最低气温为-42~-35 ℃,年均无霜期为130天,年均有效积温为2 391.8 ℃,年均有效积温累计天数为157.11天. (2)根据当地相对丰度较高的猪毛菜和地肤的生长特征,引种植物评估指标可构建为:活性积温需求 < 2 100 ℃;植物最低耐受温度 < 5 ℃;多年生植物根系冻害温度 < -40 ℃、萌发温度>10 ℃、平均生长周期为9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内蒙古高原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地上净生产量、生长季节地上平均生产量的生期变化与降水量和气温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小针茅草原地区最近10年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的波动呈随机性。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与4-8月降水量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而与年平均气温、≥5℃的年积温没有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物种分布模型与变量相异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边界函数法、最大熵算法以及基于规则集的遗传算法,选取坡向、海拔、多年平均温度和多年平均降水量4个环境变量,对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青海云杉进行分布预测.提出一种新的物种分布模型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提取分布区上各变量的特征,比较现实分布区和潜在分布区上环境变量的差别,来评价模型在性能上的表现.该方法以计算环境变量的边界相异指数和总体相异指数实现.应用两种指数对各模型的性能评价表明:GARP模型获得4组MDIV的最小值,BF和Maxen分别获得3,2组最小MDIV,表明GARP模型性能的优越性;GARP,Maxent和BF模型的DIV分别为10.9965,15.1455和18.8747,同样表现出GARP模型优于其他两种模型的物种分布预测性能.青海云杉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包括肃南、民乐、山丹县存在大面积的适宜分布区.研究区南部天祝县的潜在分布区也大于现实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