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应用PD法(电位差法)Cl-离子扩散法测定了混凝土的渗透性,抗冻性,抗硫酸盐侵蚀及碱-集料反应。阐述了大口径排水管用混凝土的渗透性对耐久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Cl-离子扩散系数小的混凝土试件,其各项耐久性指标均明显优于Cl-离子扩散系数大的混凝土试件。因此混凝土渗透性能在混凝土耐久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采用RCM(Rapid Chloride Migration)快速离子迁移法、Permit离子迁移法和AUTOCLAM法开展了试验研究,同时考虑了水胶比、掺合料种类和用量及模板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Permit法测得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DPermit与规范中所采用的RCM法测得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之间的关系并与AUTOCLAM法所测得的空气渗透性系数、水渗透性系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AUTOCLAM法所测得的空气渗透性系数、水渗透性系数,离散性均较大;RCM法和Permit法测试结果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Permit法测试氯离子扩散系数DPermit成功率更高,且数值更稳定.从测试过程的可操作性及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取Permit离子迁移法测得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Permit作为海洋环境混凝土耐久性无损检测的最优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混凝土耐久性无损检测指标控制标准,为海洋环境混凝土耐久性现场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标准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混凝土抗渗性、耐化学侵蚀性、抗冻性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现状的介绍,从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钢筋锈蚀等方面论述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及其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的钢筋腐蚀、碳化、侵蚀性介质腐蚀、冻融破坏、碱一骨料反应是破坏其耐久性的主要因素,该文通过对破坏机理的分析,提出了确保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现状的介绍和耐久性概念的阐述,从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混凝土碱一集料反应、钢筋锈蚀方面论述了影响混凝土譬构耐久性的因素,以及各种因素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并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晁阳 《科技信息》2008,(23):142-142
混凝土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其结构自身和使用环境的特点。使得混凝土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现状的介绍,从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钢筋锈蚀等方面论述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及其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所谓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等各种条件作用下,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性、正常使用和可接受的外观能力。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指标: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碳化。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适用性构成了结构的基本功能,也是影响结构可靠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混凝土的耐久性破坏因素的表现形式,分析混凝土发生耐久性失效原因,提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分析氯离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同时考虑表面氯离子浓度和扩散系数的时变性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过程的影响。首先应用变量代换法、Laplace积分变换及其逆变换,建立了同时考虑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和扩散系数时变性的氯离子扩散解析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并对比研究了表面氯离子浓度和扩散系数的时变性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参数的时变性都会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且随着计算深度增大,双时变影响越显著,其中扩散系数的时变性影响更大。因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和设计中应同时考虑表面氯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变性。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其结构自身和使用环境的特点,使得混凝土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本文论述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及其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并针对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钢筋锈蚀等方面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谈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其结构自身和使用环境的特点,使得混凝土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现状的介绍,从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钢筋锈蚀等方面论述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及其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加速扩散法测试超低离子渗透性水泥基材料(ULIPCM)的离子传输性能,采用显微硬度、压汞法(MIP)、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XA)研究其微观结构,提出ULIPCM的界面过渡区结构模型.结果表明:ULIPCM的Cl-扩散系数≤0.8×10-13m2/s,6 h导电量≤300 C;与高性能混凝土(HPC)相比,ULIPCM的Cl-扩散系数下降1~2个数量级,6 h导电量下降约40%,ULIPCM的Cl-渗透性能非常低;ULIPCM用作海洋工程结构混凝土保护层时,其厚度≥1.5 cm.ULIPCM的集料与水泥石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提高其抗渗性能,尤其是ULIPCM的集料与水泥石界面过渡区由传统混凝土的60~100 μm细化为30 μm以下,从而有效地阻断侵蚀性介质的渗入通道.  相似文献   

13.
在参考混凝土抗渗性、氯离子渗透性、水泥抗硫酸盐侵蚀性等试验规范的基础上,对恒定负温下凝结硬化的混凝土部分耐久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对青藏高原负温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隧道衬砌混凝土高抗渗性及高耐侵蚀性的特殊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应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双掺技术,实现低水灰比、高耐久性,为在高海拔、高寒、强侵蚀环境下,地下工程混凝土的防水、防蚀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牛兆银 《科技资讯》2009,(20):69-69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易产生裂缝的技术难题,介绍邯郸输元河大桥承台施工中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技术措施控制,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温度应力,避免产生温度裂缝,从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抗侵蚀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暴露环境(大气区、潮差区和浪溅区)对氯离子在混凝土中传输的影响,以及氯离子扩散过程的时变特性,对北部湾某码头的混凝土现场耐久性进行了检测,得到了不同深度混凝土试样的自由氯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在同一侵蚀深度,浪溅区的氯离子浓度最大,潮差区的次之,大气区的最小,拟合得到的表面氯离子浓度和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亦表现出了相同特性;浪溅区是影响临海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最不利暴露环境;氯离子扩散系数随侵蚀时间递减,时间参数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大气区、潮差区和浪溅区时间参数的均值分别为0.19,0.36和0.43;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析中应考虑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时变特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氯离子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及氯离子扩散模型,分析混凝土中氯离子来源、氯离子扩散机理,指出了确定氯离子扩散系数时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地方气候环境,建立水灰比、温度、湿度、时间对扩散系数影响的四维扩散系数模型,并将四维模型改进为有利于工程应用的二维模型,通过实例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海洋和近海地区接触海水氯化物的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按海洋氯化物环境进行耐久性设计。对处于化学侵蚀性环境中的混凝土,应采用抗侵蚀性水泥,掺用活性掺合料,必要时可采用特殊的表面涂层等防护措施。本文结合胶州市云溪河防洪闸,对沿海砼防腐处理进行了方案比选,提出了处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水泥混凝土与凝石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为凝石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基于离子扩散和电迁移提出的NEL方法测试水泥混凝土与凝石混凝土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从孔结构、界面过渡区域以及氯离子的固化程度等几个方面分析水泥混凝土与凝石混凝土的渗透性能.结果凝石混凝土具有较小的过渡孔隙率、微观界面过渡区域具有较高的硬度,并且与氯离子的结合能力很强,使得凝石混凝土对氯离子具有很好的固化作用.结论凝石混凝土相比于水泥混凝土具有更好地抗氯离子渗透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试验获得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耐久性退化的初始边界条件.通过现场取样获得耐久性退化状态信息,对在役1~17a的大管桩开展现场调研和桩身取样,测试取样混凝土的氯离子浓度剖面曲线.通过Fick第二定律数学公式建立了大管桩耐久性退化模型.根据对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得到在役大管桩氯离子扩散系数等腐蚀参数,对比分析了桩身与桩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情况,给出了港口工程中大管桩耐久性退化规律,对大管桩耐久性设计、使用和维护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