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云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7):1513-1516,1530
针对电网故障抢修的监控实时性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ilverlight和无线网络的视频传输系统。介绍了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了基于Silverlight的无线视频传输模型和视频传输协议,最后给出整个系统的工程实例。应用表明,基于Silverlight和无线网络的视频传输系统能够满足电网故障抢修的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CDMA的视频监控终端及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DMA2000-1X无线网络的远程视频监控终端及系统.该终端采用DM642作为处理器,结合高压缩比的H.264视频压缩算法,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视频数据;介绍了该终端设计和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包括监控终端的软、硬件结构;分析基于PPP的嵌入式网络接口的实现方法,并根据TI的网络开发包提出了一种基于HDLC API的设计方法.最后,利用该终端结合上位机实现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充分利用了CDMA传输带宽,达到了实时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于异构网络上可伸缩视频的传输,为了解决由于网络的时变性特征所引起的编码码流与网络带宽不适配所引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可伸缩码流的传输,使之适应带宽的时变特性,同时能够保证平滑的重建视频质量的传输调度算法。在延迟受限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每一帧增强层码流的传输,使得带宽变化所带来的视频质量波动显著下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视频的总体质量。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案在提高视频客观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其主观质量,有效提高了视频传输的鲁棒性。同时,所提出的算法复杂度较低,能够应用在实际的流媒体传输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在异构网络上可伸缩视频传输中,为了解决由于网络的时变性特征所引起的编码码流与网络带宽不适配所引起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控制可伸缩码流的传输,使之适应带宽的时变特性,同时能够保证平滑的重建视频质量的传输调度算法。该文在延迟受限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每一帧增强层码流的传输,使得带宽变化所带来的视频质量波动显著下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视频的总体质量。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案在提高视频客观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其主观质量,有效提高了视频传输的鲁棒性。同时,该文所提出的算法复杂度较低,能够应用在实际的流媒体传输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无线网络信道带宽有限、误码率高且实变性强。为了平衡无线网络视频服务中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2个重要指标,即抗错性能和传输效率,该文从跟踪无线网络的信道状态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技术的无线视频传输框架,自适应地跨层优化无线视频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使其在稳定性和传输效率之间达到有效的折衷。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同等条件下传输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10%~20%,尤其在无线信道误码率变化剧烈的情况下,效果更加明显。该算法对原有编解码器改动不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未来无线网络中用户体验(quality of experience,QoE)感知的节能技术这一范畴,对视频业务QoE感知技术和降低网络能耗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耗目标函数和相应的约束条件,理论上分别推导出视频帧的丢帧率模型和视频帧的传输能耗模型.保障视频业务的QoE约束条件下,求出一系列符合条件的传输参数,使用迭代优化算法求出最优传输参数并计算了相应的最低消耗.对所提方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主要分析了视频业务质量、视频帧的重传数量以及视频帧的大小对传输能耗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针对视频业务质量要求高、视频数据量大这一特点,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未来无线网络的传输能耗并保障了视频业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传输双模视频传输时延差异带来的异步接收发生解帧错误现象和双模网络带宽不一致引起的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有效改善TD—SCDMA和CDMA20001x双模无线视频传输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发送端加定帧标识进行封包预处理,在接收端同步组合,同时设计了无线通信信道的协同工作和视频数据传输的调度管理算法,完成了对无线双模视频传输系统的终端软件设计和实现,最后完成视频压缩算法以及双模视频传输调度算法的测试.  相似文献   

8.
无线网络用户拥有差异化的网络与视频接收设备,通过单一优化用户获得的下载速率,无法最终确保用户获得良好的视频质量. 多码率视频流编码基于一种多描述编码(MDC),在MDC视频流中,由于各层数据以数据分片的形式传输,网络编码成为一种有效的视频分片传输机制. 从网络、用户兴趣、内容属性等角度分析用户对视频流码率的偏好,提出了一种用户码率敏感的流媒体数据传输算法. 实验表明该算法在用户偏好满足与降低网络消耗率上,优于已有研究. 在用户可以获得偏好码率的同时,保证了流媒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Distributed Multi-view Video Coding, DMVC)数据传输过程中,编码方式不同导致K帧与WZ帧受信道误码影响也不相同,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DMVC整体容错传输框架,针对K帧及WZ帧特性设计了不同的容错保护传输方案并进行有效融合。针对于K帧的容错传输问题,首先根据左、右相邻视点的对应K帧,利用DIBR算法产生的空间边信息对丢失块进行初始修复;然后根据K帧同一视点内的相邻已解码帧,生成它的时间参考帧,对K帧的丢失块进行重修复。针对WZ帧的容错传输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不等错误保护(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UEP)的编码算法,根据不同频带的各个比特面的重要性不同,对低频带、高比特面进行更加合理的码率分配,在不增加编码端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了WZ帧的误码容错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K帧和WZ帧均出现丢包的情况下(丢包率为5%~15%),相比K帧采用传统的帧内错误隐藏加WZ帧采用参考文献码率的算法,本文方案对视频序列重建图像的BD-PSNR平均提升了2.39~4.68 dB,且随着丢包率的增加,提升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可分级的小波变换嵌入式零树编码和H.263标准的复合低码率容错视频编码方法,通过降低Ⅰ帧的码率,在传输速率受限的前提下提高Ⅰ帧刷新频率,限制传输差错扩展,改进了低码率视频传输的容错能力,实验结果证明,H.263标准的鲁棒性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视频经无线传输后的质量特点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影响规律的研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信源处理及信道传输方法.因此,针对视频的内容活动性,探讨其对无线传输质量的影响规律.首先从空域和时域两个角度总结了视频内容活动性的定义、概念及量化检测方法;对不同内容活动性的素材(QCIF格式为主)进行信源编码及信道传输仿真,得到不同压缩码率、不同信道误码条件下的劣化视频;并利用视频质量客观评测方法(仿生方法及峰值信噪比方法)得到量化的视频质量分析,并据此总结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内容活动性较高的视频素材在经过无线传输后的质量劣化较大.上述结论不受信源编码及信道传输条件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无线视频编码及传输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分析无线环境下三种典型视频应用的特点,然后按照应用层和网络层两个方面,回顾了当今各种数字视频加密算法的研究成果,首次分析了无线环境下视频内容加密难点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最后展望了未来无线环境下视频内容加密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加密计算复杂度不再是主要问题.对于基于非可伸缩编码,无线视频加密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优化网络传输性能的问题;对于基于可伸缩编码,需要考虑编码效率和图像质量之间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视频传输中端到端失真的估计可为视频编码与传输过程采用更为有效的编码与传输策略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包含错误掩盖的H.264视频传输的端到端失真过程以及图像结构相似性估计(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ment,SSIM),给出了帧间错误继承系数估计值,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一种结合一阶矩的端到端失真估计的递归计算模型。该模型可由原始视频序列特性及编码参数、传输系数给出端到端失真估计值,而无需统计编码器编码信息,进一步,通过引入失真反馈,可获得更准确的失真估计值。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无反馈与结合反馈的情况下均能较准确地估计端到端失真。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分析AVS-M视频编码传输过程中扩散失真和掩盖失真的基础上,从像素级对端到端的视频传输失真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一种通用的传输失真度估算模型,根据该失真度估计模型,实现了一种无反馈的关键参考帧选择算法。通过评价选择不同参考帧情况下的端到端失真度期望,在编码器率失真框架内选择最合适的参考帧,使有损传输情况下解码端的失真度达到最小。有反馈信道条件下,提出了基于反馈的关键参考帧选择算法,在帧存开销不大的条件下,极大的提高视频传输的抗差错性能。实验表明,采用的失真度估计模型能够较好地适应AVS-M标准,可以较好地估计出端到端的失真情况。实验还显示,基于率失真优化的关键参考帧选择算法,在3-20%丢包率(128kbps)情况下,无反馈和有反馈关键参考帧选择方法较AVS-M标准,PSNR值分别提高了1.9~6.4dB和2.7~10.9dB,较大提高了AVS-M视频差错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带宽抖动和数据传输错误是影响视频传输的重要原因。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参考帧图像预测的视频编码算法,即多参考预测链,使视频具有时域可扩展性和抗错性解决网络的这两个潜在问题。该算法中P帧之间的参考预测关系构成多条链状结构,使视频具有时域可扩展性。链间的不相关性使每个链可独立解码,从而增强了码流抗错性。该算法采用R-D框架动态的管理预测关系链,从而适合网络带宽的变化而获得最佳的终端视觉效果。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多参考预测链编码的码流时域可扩展性的应用非常可行,且表现出较高的抗错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阻止无线网络视频传输中由于丢包和误码而引发的差错扩散,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参考帧的预测帧刷新的抗差错策略.通过对视频序列的分割,对场景内需要同步刷新的视频帧进行基于场景参考帧的预测编码,获得相应预测帧,在编解码端同步场景标志和刷新标志,从而实现预测帧刷新.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I帧刷新策略相比,在需要高I帧刷新率的不可靠无线网络中,文中策略能够在保持相似重建视频质量的前提下,使帧比特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人们可能更多的注意感兴趣的区域和倾向于对背景的改变不太敏感。根据人眼的这一视觉特性;论文提出了基于图像分割的视频差错复原算法,并实现了支持该算法的H.264编解码器。该算法利用;灵活宏块排序技术对图像帧进行分割,将图像帧分割为前景子图像和背景子图像。与背景子图像相比,对前景子图像按更高图像质量的要求进行编码,并且对对前景子图像的传输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基于图像分割的差错复原算法具有良好的容错性能,重建图像的主客观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在一个很宽的存储和传输媒介范围内对活动图象进行访问,MPEG-4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较详细地介绍了MPEG-4标准中提供的容错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