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际列车的概念及其开行条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城际列车是在世界铁路客运发展趋势的宏观背景下 ,结合我国铁路客运改革的需要 ,推出的更能适应市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旅客列车新品种 .分析了国内外城际列车运行状况 ,并根据我国铁路客运现状 ,提出了城际列车的概念 ,着重分析了城际列车的开行在区域范围、运输能力以及车底设备 (包括车门数量及宽度、车底板高度等 )方面的条件 ,探讨了城际列车在运行距离、列对密度、旅行速度以及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 .最后 ,指出了城际列车的发展需要经历 2个时期 (即既有线运行时期和未来客运专线运行时期 )、5个阶段 (起步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以及理想阶段 ) .从而为优化沪宁杭城际列车既有运行方案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城际客运市场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城际列车的种类及其承担客流比率等客运产品设计的基本问题,优化了现行列车开行方案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分层次确定开行方案的新模型,并以沪宁城际轨道交通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可行、实用的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应用两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价模型,分别对相同城际列车开行方案进行评价,在得出相反结论的情况下,通过对两模型的比较分析,发现其中一个模型本身所存在的数理缺陷是导致相反结论产生的原因.根据矛盾产生的机理,给出了合理使用两种模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旅客的等待时间,提高旅客出行效益,在保证席位利用率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多时隙城际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模型.把旅客到达车站过程视为泊松过程,旅客在各车站候车视为M/M/1排队问题.引入Lyapunov漂移表示旅客队列变化情况,以旅客平均累计等待时间和列车开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通过Lyapunov漂移加罚将目标转化成开行成本与旅客排队长度的协同优化,设置Lyapunov漂移惩罚权重的系数值寻求开行方案中旅客排队长度和开行成本之间的平衡,最终通过Little定理求解旅客排队等待时间.以成遂渝高铁为例,采用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求解得到优化后的开行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列车开行方案能有效减少各OD对旅客排队长度,各时隙旅客排队长度比较均衡,平均等待时间减少28.3%,运输网络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因站点布局不合理导致投资成本高、旅客出行不便、客流吸引效果差的城际铁路选址问题,以出行链为基础,根据城市路网形态细化出行广义费用,弥补了既往研究中忽略或简化市内出行广义费用的不足.运用Logit模型,计算出行链中不同交通方式组合的分担率.分别以城际铁路运营收入最大为上层目标,在出行链中旅客广义费用之和最小为下层目标,建立城际铁路站点选址双层目标模型,利用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广珠城际线为例,对模型及算法进行应用,并分析相关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模型的Pareto最优解体现了实现双层目标的矛盾关系,以此为基础结合不同设站需求实现两者的均衡,模型可为城际铁路站点选址提供更合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根据列车停站方案的4种模式,建立了列车开行方案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总的运营费用最小和未服务的旅客数量最少为目标进行停站方案和开行频次的优化;给定停站方案和开行频次后,下层以服务旅客数量最大和旅客总的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客流分配的混合整数规划.基于GA的开行方案优化算法实现了停站方案生成与客流分配循环反馈优化.最后以台湾高铁为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全日客流时间分布不均衡特性下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问题,从乘客广义出行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角度,考虑列车满载率对牵引能耗成本的影响,利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基于灵活编组模式下的多目标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提出四阶段求解算法.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对比传统固定编组列车开行方案,基于灵活编组的列车开行方案使乘客广义出行费用和企业运营成本分别减少了14.6%和11.0%.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既有固定编组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难以达到的乘客出行费用和企业运营成本双赢目标,可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型运输组织方案的制定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广珠城际铁路客流特点,以旅客的总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客流节点服务频率、单列列车停站次数、车站能力和列车运输能力约束,构建了广珠城际铁路列车停站方案优化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相比于现有方案,优化方案各等级节点服务频率分别减少了4.88%、7.41%、33.33%,各等级节点间平均服务... 相似文献
9.
从城际客运出行目的出发,分析了影响城际客运出行分布的关联性因素,探讨了各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对城际客运出行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母子公司关联系数的概念及量化方法。利用母子公司关联系数构建了城际客运出行分布预测模型,然后采用日本干线旅客流动调查起点-终点(OD)对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最后,给出了母子公司关联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引入母子公司关联系数后,模型预测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陈剑龙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9,(14):108-108
本文运用灰色理论方法,建立GM(1,1)模型对成渝问铁路年客运总量进行预测,并检验模型的精度。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短期的客流量预测,预测结果对新建成渝城际铁路的运营方案制定和运营组织,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客运通道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综合客运通道的网络结构,分析了通道内旅客出行的广义费用函数,将运输成本、安全性、舒适性等服务属性作为出行阻抗的度量因素,以添加新的旅客运输方式为手段来优化旅客运输网络,设计了综合客运通道离散型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网络容纳的OD需求量最大为目标,下层模型为用户平衡问题.采用分支定界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根据结果比较各方案的单位投资额所引起的网络容纳OD需求增加量,进一步从投资效率角度解释了方案的优劣,分析表明,该模型和算法能够得到综合客运通道网络优化设计的最优投资方案,为建设决策部门提供定量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城际运输结构配置客流分担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中短距离多方式大容量城市群城际运输通道旅客运输方式合理分担率模型,分析了通道内旅客出行运输方式选择特征及客流分担率的影响因素;从城际交通一体化和全程出行链的构成出发引入广义费用函数,运用极大似然法对传统的多维Logit概率模型进行改进,从全程效用最优化和运输方式衔接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城际运输通道交通衔接和换乘关系;最后,利用模型预测了未来广清(广州—清运)城际运输通道内各运输方式分担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公路主枢纽客运系统运营模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单站发车和多站发车两种公路主枢纽客运系统运营模式下的客运网络结构和费用构成,结合实例计算比较了不同运营模式下客运网络中旅客总出行时间和总运输费用的差异。单站发车模式下旅客的市内总出行时间和使用公交的时间分别为多站发车模式下的91.39%、200%;多站发车模式下旅客的总运输费用和在公路客运站内总滞留时间分别为单站发车模式的74.80%、245%。分析表明,单站发车模式适宜于公交系统完善、旅客对出行时间敏感的经济发达的公路主枢纽城市,多站发车模式适宜于旅客对运输费用敏感的经济欠发达的公路主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14.
机场选址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在综合考虑机场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旅客成本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高铁的高速发展给民航带来的巨大竞争和压力,对以往机场选址模型进行改进,引入单位客公里成本计算运营成本,创新性的提出了应对高铁竞争的机场选址优化问题.同时,分别从决策者和旅客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兼顾不同利益 主体利益的双层离散模型.为了描述该问题,建立了高铁竞争下的机场选址双层离散优化模型,最后并进行了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15.
16.
连续型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离散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的局限性,从公交专用道布设的现实条件、规划与建设实践入手,利用网络优化方法提出了面向公交走廊的连续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双层优化模型.该模型的上层模型是以最小化路网用户总出行时间为目标的连续公交专用道网络布局设计决策,下层模型是以最小广义出行成本为目标的小汽车和公交车客流分配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求解该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双层优化模型有效性与实用性,以及连续型专用道网络布局方案相较与离散型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石油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往下分层也越来越细,要求开发规划的指标也越来越多,以前的单层规划优化模型在应用上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开发规划要求的生产实际。将二层规划模型应用在油田开发规划中,建立了上、下产量最大,上、下效益最好,上层投资最低、下层成本最低的产量构成二层优化模型。这些模型成功地解决了油田各分项产量(通常含自然产量、措施产量、新区新井产量、老区新井产量)与对应的各项工作量及其它开发指标的最优构成问题。将模型应用于国内多个中、后期油田的开发规划中,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使城乡道路客运区域一体化划分的发展区域更能结合各地区的交通和经济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的区域划分模型的理论方法与思路,通过双层规划模型将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并运用MATLAB编程对该方法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本研究的分区结果表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克服了传统的灰色关联算法和聚类分析方法自身的不足,可以为今后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区域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谌永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1)
针对离散网络平衡设计二层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算法,对上层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而对下层问题采用平衡交通分配的Frank-Wolf算法.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能够较快地求解这类网络平衡设计二层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20.
陈红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课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现代企业应树立战略成本管理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