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建立消费者环保偏好异质性及不同决策结构的四种绿色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消费者环保偏好及其异质性对政府补贴及供应链协调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消费者绿色敏感度的作用而言,当绿色消费者占比过半时,其绿色敏感度的绿色研发激励效应、增价效应、需求拓展效应、收益和福利增进效应、政府补贴及供应链协调效果扩大效应更为... 相似文献
2.
为克服传统logit模型的IIA缺陷, 构建合适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尝试结合广义极值模型与潜在类别模型, 选取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停车费用及等待时间等作为方式选择效用变量, 选取个人收入、出行目的与出行距离作为类属函数变量, 构建一种区分潜在类别的配对巢式logit模型, 该模型能同时刻画备选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出行者的偏好差异。利用2005年北京市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 对模型参数进行估 计和检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 1) 相较于传统MNL模型与不区分潜在类别的配对巢式logit模型, 区分潜在类别的配对巢式logit模型具有更优的统计学特征; 2) 对出行费用敏感的出行者比例大于对出行时间敏感的出行者比例, 提供交通服务时, 降低费用将比缩短时间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开发与农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深入了解我国公众对于矿区农地保护的偏好差异,对今后矿区农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江西省九江县沙河街镇为实证区,利用选择试验法,基于Multinomial Logit和Mixed Logit模型对矿区城镇居民对农地保护各要素特征变动的偏好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探索其保护偏好异质性的来源.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矿区农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中,空气状况和水质状况是受访城镇居民最敏感的属性;2)不同城镇居民家庭之间存在显著的选择偏好异质性,农产品开支和对农地多功能性的认知是影响城镇居民现状改善偏好的主要来源;不同属性偏好差异来源中,空气属性偏好异质性主要源于年龄和农产品开支差异,而收入对水质属性异质性偏好影响显著.3)比较两类模型对异质性偏好测度的解释力时,研究发现Mixed Logit模型相对于引入了交互变量的Multinomial Logit模型而言,解释力更高,更适合用于分析本调查样本. 相似文献
4.
严绍峻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10(3):286-286
面向产品族的产品建模方法是实施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生产的关键技术^[1]。建立产品族模型(Product Family Model,PFM)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一个产品平台,订单的实现是通过在此平台上进行实例化和变型获得。董建华口。给出的PFM是针对某个相似客户群的抽象产品模型的定义,但是局限于产品设计,没有充分应用企业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主体的意图模型,重点研究了决策理论中的偏好关系与主体意图的结合,根据决策理论中的偏好关系,提出了主体目标的偏好关系和层次结构,针对已有的主体意图模型与实际应用存在严重的“代沟”等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偏好关系的动态意图模型,该模型简单,自然和实用,能客观地反映主体意图的动态性,稳定性,并发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并且能将动态性和稳定性(互相素质的两个性质)有效地统一在该模型中。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例比较分析关于路线选择行为的多项logit模型和配对组合logit模型,验证在放松对随机效用项的假定、允许选择肢的任何配对组合有不同共分散时配对组合logit模型的解释能力.首先推导了配对组合logit模型,然后在SP调查的基础上,标定出路线选择行为的多项logit模型和配对组合logi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路线A与C、路线B与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配对组合logit模型的ρ2(0.113)略高于多项logit模型的ρ2(0.112); 配对组合logit模型考虑了路线间的相似性,其模型精度和说明力高于一般的多项logit模型,其导入的路线相似性参数是合理妥当的. 相似文献
7.
在文[9]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偏好关系的映射模型。这些模型验证了文[9]中建立的偏好关系的对偶理论以及各蕴涵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行人的交通安全水平和过街设施的使用效率,研究行人对过街设施的选择行为.对中关村大街选择人行横道和过街天桥的402个行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行人特性、设施特性及行人对过街设施的选择特性;基于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行人选择过街设施的因素,并建立了反映选择偏好的二元Logit模型.观测数据和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模型对行人选择人行横道和过街天桥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0.29%和85.66%. 相似文献
9.
探索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购买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采用意向调查方法,通过设置电动汽车的不同属性(价格、补贴政策、续航里程和充电方式)和水平来获取郑州市民购买电动汽车意愿的行为数据.应用离散选择模型,分析意向数据,建立电动汽车购买意愿的二元logit模型.研究发现:电动汽车的购买价格、政府补贴、续航里程和充电方式均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男性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电动汽车;年龄越大的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的倾向越大;驾龄为0~4年的人群较之驾龄为4年以上的人群,选择电动汽车的概率较小;注重电动汽车性能的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的态度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1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
从用户行为数据构建用户偏好模型,是解决个性化服务、评分预测和用户行为定向等问题的重要基础.本文从用户的评分数据出发,以多个隐变量分别描述用户在评分对象多个维度的偏好,以含有多个隐变量的贝叶斯网(简称隐变量模型)作为表示用户偏好的基本知识框架.首先根据用户偏好和隐变量的特定含义给出模型构建的约束条件,进而提出基于约束条件的模型构建方法,使用约束条件下的EM算法来计算模型参数,约束条件下的SEM算法来构建模型结构.针对多隐变量情形下模型构建过程中产生大量中间数据带来的计算复杂度急剧上升的问题,本文使用Spark计算框架实现模型构建的方法.建立在Movielens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是交通需求预测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上海出行者交通方式选择意向调查数据,对小汽车、地铁、自行车三种交通方式的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与建模。首先,对地铁票价、小汽车出行时间及费用的多种组合情景下的各交通方式分担比例做了分析。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离散选择建模方法,建立了包括出行者个体属性、出行时间及费用等因素的交通方式选择多元logit模型。最后,提出了交通规划和管理政策与措施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图状信息板(GRIP)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借助GRIP信息发布平台,在信息板同时提供前方道路交通问题性质、事故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利用全因子方法设计了GRIP的6种假定交通情景,并对这6种情景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数据进行采集.采用离散选择分析方法对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变量分析,并建立了路径选择概率的多元logit模型.研究表明,驾驶员对GRIP影响下路径选择影响程度的认知、开车类型、月收入、交通问题性质及严重程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驾驶员的出行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实时信息对于出行行为的影响,探索了手机APP提供多交通方式实时出行者信息下的通勤者交通方式选择行为。采用意向调查方法,获取了上海市居民在提供包含两条自驾路线(以高架为主和以地面为主)和一条停车换乘地铁路线的实时交通信息情况下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logit模型,得到了交通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通勤者的驾龄、家庭私家车数量、开车频率、获取交通信息频率、停车换乘设施使用经历等个体属性,行程时间和车厢拥挤程度等信息内容,会显著影响出行决策。此外,提出了对交通规划与管理和多交通方式出行者信息系统研发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纵向数据服从非正态分布情况下混合效应模型的估计问题,提出偏正态分布半参数混合效应模型的贝叶斯估计方法;假定个体测量误差服从偏正态分布,纵向指标与时间的关系采用 B 样条方法建模,在共轭先验下考虑该模型的贝叶斯分析,基于 MH 算法与 Gibbs 抽样的混合算法获取未知参数、随机效应和非参数函数的贝叶斯估计;数值模拟中,数据非正态分布条件下将偏正态方法得到的估计与传统半参数混合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偏正态半参数混合效应模型在有限样本情况下表现更好,说明偏正态半参数混合效应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可以更好地拟合偏态数据,获得更加精准的参数估计;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 ADNI 数据中,研究了神经评分与基线临床指标间的关系,得出了合理的结论,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距离、出口密度、乘客流向流量、出口可见性4种因素对地铁站紧急疏散时乘客决策偏好异质性的量化影响,基于20种紧急疏散场景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条件Logit模型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标定4种影响因素的效用系数,根据效用系数的边际概率分布分析乘客决策偏好的异质性。结果表明:距离、出口密度、乘客流向流量呈负效用,出口可见性呈正效用,4种影响因素的系数均为随机变量,距离显示出最低的异质性水平,出口密度和乘客流向流量的异质性水平稍高,出口可见性显示出最高的异质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Urban Railway Accessibil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ffective use of urban rapid railway systems requires that the railway systems be effectively con-nected with other transportation modes so that they are accessible. This paper uses the logit model and data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ailway access choices in a railway choice access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ccess time, access cost, and access distance are factors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railway access choices. The user’s income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probability of choosing to walk rather than to take a taxi, but is not related to choosing buses or bicycles. Vehicle ownership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probability of choosing a taxi, but i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other modes. The conclusions provide an analysis tool for urban railwa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7.
住房制度改革导致了住房自有率增加。根据中国六大城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0.095%抽样数据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镇家庭住房产权的因素。表明转型中国城镇家庭住房产权选择受到了制度变迁、地区差异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面板混合Logit模型的中长途高速客运方式分担率预测 《山东科学》2021,34(1):62-71
针对高铁和民航在中长途高速客运中的方式分担率变化问题,考虑到不同旅客群体间的异质性及旅客在不同情景下选择的相关性,以旅客性别、年龄、月收入等为基本属性,程前程后费用和时间、旅程费用和时间作为特性变量,建立了面板混合Logit模型。利用NLOGIT软件,基于北京—南京客运通道旅客出行意向调查数据,分别对传统Logit模型、横截面混合Logit模型和面板混合Logit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面板混合Logit模型具有更好的行为解释能力和预测精度。基于面板混合Logit模型,使用仿真方法预测了高铁和民航的方式分担率随旅程费用和时间的变化趋势,得到高铁分担率随旅程费用差的增大而增加、随旅程时间差的增大而减小,民航则相反,并且旅程费用差对方式分担率的影响比旅程时间差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