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电动力土壤修复技术对铅污染红壤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b(NO3)2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电动力技术对铅污染红壤修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大部分铅能在阴极附近富集.土壤的pH值是影响电动力土壤修复的主要因素,pH值可以通过降低土壤的电导率而导致槽电压升高和土壤发热;还可以通过改变铅的存在形态而降低其修复效率.电动力技术需经过改进才能用于铅污染红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统一的混凝土抗氯离子侵入性快速试验方法,进行了通电时间和电解质溶液对混凝土电量值及氯离子渗透深度影响的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建立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即电量综合法(RCMS),将电量法和快速电迁移法2种试验方法统一起来.建议的试验条件:试件龄期为56 d,用电量法夹具,阳极采用0.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阴极采用3%氯化钠溶液,试验电压为60 V,通电时间为18 h.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以6 h电量值、18 h电量值和通电18 h后氯离子渗透深度来评价,以18 h电量值为主要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态法研究了树脂用量、振荡时间、pH值、温度等条件对DK110大孔树脂富集溶液中铅和镉的影响,找到了树脂吸附和解吸铅、镉的最佳条件。利用树脂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蔬菜中残留的铅和镉。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0%~110%,精密度为0~0.092,满足蔬菜中铅和镉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4.
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吸附铅和镉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滤膜过滤方法获取自然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 研究了其吸附铅和镉的动力学、 热力学特征以及过滤水量、 pH值和离子强度对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对铅和镉吸附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悬浮颗粒物对铅和镉都有明显富集作用, 其对铅的吸附速率和最大吸附量均比对镉的大; 悬浮颗粒物对铅、 镉的吸附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随着吸附体系pH值增大, 悬浮颗粒物对铅的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 对镉的吸附量则一直增大; 在不同离子强度下进行吸附实验, 结果表明, 悬浮颗粒物对铅和镉的吸附可能同时包括电性吸附和专性吸附.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的界面pH测量复合装置,原位研究了不同沉积电位下Ni(OH)2电沉积过程中电极/溶液界面pH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阴极过电位对电极表面pH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电极表面沉积物使得界面微化学环境更加复杂.当阴极表面施加一定电位后,电极/溶液界面pH值快速上升后达到平衡,且阴极过电位越大,达到平衡pH值的时间越短,界面pH值越高.并结合界面pH值变化和Ni(OH)2相关热力学数据,讨论了阴极表面金属氢氧化物电化学沉积机理.  相似文献   

6.
排泥水富集了原水中包含镉在内的大部分污染物,直接回用容易引发镉超标风险.以排泥水回用处理时絮体的"破碎-再絮凝"过程中镉的迁移转化为切入点,通过调控"破碎-再絮凝"关键工艺参数,以实现排泥水中镉的强化去除结果表明:絮体破碎过程和再絮凝过程,镉的迁移均以液相向固相迁移为主,液相中镉含量得以降低;提高破碎过程的破碎强度有助于排泥水中镉的去除,破碎强度由300r/min提高到600r/min时,液相中镉的去除率可由23.0%提高到38.8%.再絮凝过程中镉的去除效果与混凝剂的类型和投加量有关,无机盐和聚合无机盐对镉的去除效果较接近,且都存在最佳投加量范围;适量的阴离子型PAM有助于镉的去除."破碎-再絮凝"过程体系pH值对镉的去除影响显著,碱性条件下去除效率明显优于酸性条件.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一种快速同时测定人血中痕量铅、镉的电分析方法 ,在pH 4.0 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铅、镉在钠型蒙脱石修饰玻碳电极上通过离子交换有十分灵敏的阳极溶出峰 ,由此可同时测定痕量的铅、镉离子 ,且相互间的影响较小 .优化了各种试验条件 ,如支持电解质的选择、pH值的影响、修饰剂的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以及扫描速度 .利用该方法测定铅、镉时线性范围分别为 4× 10 -9到 8× 10 -6mol/L和 4× 10 -9到 2× 10 -6mol/L ,检出限分别是 5× 10 -10 mol/L和 8× 10 -9mol/L .该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高 .用此修饰电极测定了血样中的铅、镉离子 ,结果令人满意 .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是一种新型环保固化方法,但碳酸钙的生成量直接影响MICP技术的固化效果,为了在一定界限内提高碳酸钙的生成量,利用MICP技术,研究了不同电压梯度下,脲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电压梯度、不同通电时间、不同通电方式条件下微生物诱导生成碳酸钙的沉积规律。试验所用微生物为巴氏芽孢杆菌,营养液为三种钙源(氯化钙、硝酸钙、醋酸钙)与尿素1∶1等体积混合,菌液与营养液体积比为1∶15,溶液环境的pH为7.3。结果表明:最佳通电电压为1.2 V;最适通电时间为20 min;最佳的通电方式为全程通电;氯化钙为最佳钙源。故电压对巴氏芽孢杆菌的生物活性起促进作用,提高了其脲酶活性,最终提高了碳酸钙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碱式磷酸铁复合络合物作为一种新的无机吸附共沉淀剂对水中微量镉的富集和测定,实验表明,它能有效地富集水中微量镉,1.5g碱式磷酸铁复合络合物在1000mL溶液中(pH7-8,镉浓度0-500ug/L),搅拌速度在300r/min,搅拌时间20min,镉的吸附率在95%以上,用分光光度法满意地实现了对水中微量镉的测定,结果表明:镉的加入回收率≥94%,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3%.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锈钢为阳极,钛网为阴极,以电催化氧化法降解甲基橙溶液,得到了较好的降解效果.研究了在无隔膜电解槽内外加电压、添加剂的量、电解质(Na2SO4)的量、溶液的pH值以及电解时间等因素对甲基橙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外加电压为8 V,电解质硫酸钠的加入量为1.0 g,添加剂的加入量为0.4 g,溶液pH为2的条件下,降解100 mg/L的甲基橙溶液80 m in,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3.1%,COD可降至90 mg/L.  相似文献   

11.
以钛钌电极为阳极、钢板为阴极,对含对硝基苯酚(PNP)的模拟废水进行了电化学处理.试验研究了外加电压、极板间距、电解质质量分数、溶液pH值、电解时间等因素对PNP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压7V,pH=10~11,极板间距2cm。支持电解质Na2S04质量分数0.5%的条件下,电解5h,PNP的去除率可达89.3%.  相似文献   

12.
混凝沉淀处理含镉废水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含镉废水,使处理后水体的镉浓度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0.1 mg/L排放.实验研究不同絮凝剂、絮凝剂投加量和初始pH对去除镉的影响,另对混凝沉淀后的絮体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无机高聚物的絮凝剂和初始pH为9的溶液对镉的去除效果较好.随着聚合氯化铝(PACI)投加量增加,当PACI盐基度为67%时,镉的去除效果明显增加.X射线衍射分析絮体中镉的结合形式主要为氢氧化镉和碳酸镉.  相似文献   

13.
用电絮凝法处理印染废水,考查了反应时间、极板电压、废水pH值和电极间距对印染废水CODcf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电絮凝法印染废水处理过程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40min,极板电压35V,废水pH值8,电极间距3cm,CODcr去除率可迭89.65%.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因素对三维电极体系电极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应器采用颗粒状活性炭为填料,中间位置添加隔膜,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三维电极体系电极电位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维电极阴极和阳极区靠近隔膜处的电极电位绝对值明显高于靠近两极处的电极电位,且阴极和阳极区电极电位绝对值都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上升.阴极板材料性质决定了阴极板电极电位的高低:阴极板材料还原性能愈强,其极板电极电位负值绝对值愈大;阴极板材料还原性能愈弱,其极板电极电位负值绝对值愈小.不同厚度隔膜处理不会影响极板电极电位高低,也不会影响阳极反应区电极电位大小,但能提高三维电极体系还原区的还原能力.与低浓度的反应溶液相比不仅提高了阴极反应区电极电位,还能影响极板电极电位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
摘要 应用生物电Fenton 系统去除水体中痕量有机微污染物雌激素, 以Fe@Fe2O3/NCF (无催化碳毡电极)为 阴极, 研究该系统对雌二醇(E2)的去除效果, 并对该系统外电阻、电极含铁量、曝气量和阴极液 pH 值 4 个 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研究表明, 化学氧化是该体系去除E2 的主要途径; 外电阻是影响生物电Fenton 系统去 除E2 的主要因素, 当外阻和内阻相等(Rex = Rin = 150 Ω)时, 体系中E2 去除效果最好, 去除率可以达到90% 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不锈钢作阴极,用电化学方法,比较了用石墨和钛基二氧化铅作阳极对废水中铜的去除效果,发现后者效果更佳.实验证明:pH值越低、温度越高、电流密度越大,铜去除率越高.数据还显示:无缓冲剂时,反应液的pH值随反应进程下降;加入磷酸缓冲液,溶液酸化受阻,不利于铜的去除.利用无缓冲剂时溶液随反应进程酸化的特点,在温度为30℃和电...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渗法与外荷载联合作用进行了室内试验,设计了9组对比试验,包括在相同外荷载作用下改变电渗电压、在相同电渗电压作用下改变外荷载作用以及单纯外荷载作用下的普通固结试验.对各组试验中的电路电流、土体出流、土体含水率分布、土体沉降、土体电导率、pH值等指标进行了量测,分析了外荷载、电渗电压对电渗过程的影响,并在外荷载与电渗电压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试验结果表明,增加外荷载对土样排水的促进作用优于提高电压梯度;外荷载作用能够促进阴极排水口处的出流量;在40 kPa外荷载作用下的普通固结与在0.5 V/cm电压梯度作用下的电渗固结作用及效果相当,在1 V/cm电压梯度作用下的电渗固结与在50 ∼60 kPa外荷载作用下的普通固结作用效果相当.研究及结果表明,外荷载与电渗法联合作用和单纯电渗法及单纯预压法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A novel combinatorial photoelectrochemical(CPE) technology with combination of ultraviolet (UV)-photolysis and direct current (DC) electrolysis is studied and discussed for drinking water purification. In the self-madecompositive photo-electrolysis incorporate reactor, removal rate of the 2-chlorophenol as model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in terms of applied voltage, pH value, flow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aeration conditions. A primary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orial photoelectric synergic effect on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has been carried out. It is found that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CPE oxidation is achieved by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DC voltage of 5.0 V combined with UV_254-raidatiou,near neutral of pH 8 with aeration of pure oxygen. The influences of circular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pollutant are minor.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removal ratio of 2-CP is higher than 50% in 30 min,and 100% removal ratio of 2-CP (5 x 10-6) can be reached and TOC removal ratio reached above 90% in 2.5 h. Complete mineralization is achieved eventually. It shows in our investigation that under the studied conditions the synergic effect of UV photolysis and DC electrolysis on the degradation of the model pollutant is remarkable and validated,which may be derived from the coexistence of mutual complementary mechanisms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action, and the radicals chain reactions resulted from photo activation and electrolysis exci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PE oxidation.  相似文献   

19.
应用植物油淋洗可去除土壤中高浓度多环芳烃,为进一步去除多环芳烃,采用高级氧化(臭氧氧化、过氧化氢和紫外线联合氧化)对两种含多环芳烃植物油进行处理,并考察了运行参数对多环芳烃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具有氧化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能力,对蒽和荧蒽的氧化能力强于菲.用紫外线、10%过氧化氢,在pH=3的条件下处理MO植物油,总多环芳烃的去除率最高,为81%;按此条件对含高浓度多环芳烃EO植物油处理8 h,总多环芳烃去除率为76.5%,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铜+镉+铊复合型污染事件,模拟自来水厂常规工艺以及强化工艺对含有铜(Cu)、镉(Cd)和铊(Tl)的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含Cu、Cd和Tl复合污染的原水去除效果有限;Cu的去除较Cd和Tl容易;投加高铁酸钾预处理对Cd和Tl有明显去除效果;Cu、Cd和Tl的去除率随pH的升高而提高。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去除方案为高铁酸钾投加1.25mg/L,pH为9.50,PAFC投加2.0mg/L,粉末活性炭投加20mg/L,在此条件下处理含铜4.84mg/L、镉14.10ug/L、铊0.325ug/L的原水,出水剩余铜、镉、铊的浓度分别低于1mg/L、0.005mg/L、0.1ug/L,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