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松 《创新科技》2014,(14):21-22
当今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而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创新人才发挥聪明才智。作为人才集聚的高等院校,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步伐,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营造与监督,更需要大学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积极创新、扎实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实现建设创新型大学的目标,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提升高等院校知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效率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对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协调作用.在纳入环境规制因素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用MGWR模型对金融资源配置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空间关系进行模拟估值.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资源对发达地区的创新推动力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但发达地区显现出物质资本过度深化带来的创新边际弹性逐步递减态势,欠发达地区仍处于该弹性的递增阶段; 环境规制对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贡献率高于欠发达地区,并且在发达地区2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欠发达地区2者为负向关联; 知识技术存量是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是人力资本投入,而研发经费投入的推动力较微弱,本地经济发展程度对技术创新起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四个基本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高等院校发展和上层次上水平的推动力.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大学所担负的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职能越来越重.近年来,东北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开拓现代大学新功能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树立了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物化为一体的现代大学职能观,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服务观,积极主动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道路,积极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形成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是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大学作为一所历史较为悠久的地方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坚持"立足广西,服务社会"的优良办学传统,始终把服务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  相似文献   

5.
构建产学研创新平台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不但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而且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快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时代赋予我国各高等学校的重大历史使命。地方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我们应当自觉地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通过新型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知识和科技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区域创新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动态的复杂的社会化知识创造过程。鉴于区域创新日益突出的社会化特征,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在简要回顾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的特点与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探讨了区域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形成本区域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的一种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朱含 《创新科技》2013,(2):46-47
<正>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提出"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至此中国拉开了大学扩招的序幕,到2003  相似文献   

8.
城镇体系的发展分布研究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川中地区是四川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在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有鉴于此,在探讨当前阻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障碍性因素基础上,着重构建了一套涉及企业制度构建与优化、资本融资与运用、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内部要素以及社会法制环境、社会服务体系等外部要素的区域中小企业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科技园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以长三角为例,在分析该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大学科技园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与作用机制,为把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产业梯度转移滞缓原因及西部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梯度转移是实现地区经济雁阵发展的条件和途径,对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就业促进、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然而,东部发达地区在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与繁荣之后,其边际产业却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大规模地转移到西部地区,其原因,一是因为东部企业跨区投资的动力不足,二是因为西部地区吸引资本西进、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西部地区应依据自身区域特点,制订相关政策,积极吸引资本西进,促进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探索中日趋成熟,取得瞩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总结和推广这些地区的经验,10月8日科技部于佛山市南海区召开了全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交流会。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对这些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打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这是地方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认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存在行政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类区域创新体系.企业网络集群化所形成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有效,是我国未来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主流.集群化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有三个主要途径:专业分工、知识溢出和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4.
刘少波 《安徽科技》2010,(11):12-12
重点实验室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体,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代表着区域创新能力和成果产业化的层次和水平。多年来,安徽省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在科技创新、重点学科与优势技术领域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构筑了先进的科技创新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从创新环境研究到产业和技术区域研究 ,甚至科学园区及更普遍的区域创新与生态系统的研究 ,所形成的大量文献均与技术变革的空间特性相关。最近一系列经济地理著作开始研究私营企业和大学研究开发机构间的知识外部性与集中化地理因素的关系和创新企业的集中化 ,强调经济主体之间相邻在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过程中的基础作用。有力的结论是 ,创新远不是分散和随机分布的 ,而是趋于在某些地区、省市或城镇的地理集群。此外 ,一些地理区域的创新比其他地区的要好 ,在分享创新成果方面要远超过它享用的制造活动成果。Mario、…  相似文献   

16.
鉴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与非均衡,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创新体系构建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中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区域创新产出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弱化、创新体系要素互动性不够等区域创新发展及体系上的诸多瓶颈与制约因素。基于对比分析视角,从创新主体、创新制度、创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吸收等方面提出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下创新已经成为21世纪工业发展新的趋势。区域经济的增长不能单纯依靠各种创新要素,更需要形成关键的创新体系网络,使各种创新要素能在网络中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三者之间,通过构架的知识网络,不仅可以实现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再次升华获得新知识,而且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三大知识子系统之间更因为相互配合协作,在此基础上还会产生协同创新效应。本文主要探讨国家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协同的实现机制和扶持战略。  相似文献   

18.
正十月里,喜迎收获,一年一度的浦江创新论坛也正是这样一场思想的盛宴。同往年不大相似之处是今年浦江论坛上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有关科技创新的指数:π指数、上海科创中心指数、中国区域科创评价报告、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报告,以及按照惯例我们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这是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自2010年以来的第九次发布,对亚太53个领先地区用19项指标进行评估,综合反映了各地区将知识资本转化为经济价值和居民财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的整合建立以专业化分工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能强化地区经济增长核心能力。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存在着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多项关联。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科学技术部在“十五”规划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延伸。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当说,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创新体系,并为地方科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