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万寿菊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万寿菊挥发油中含有86个化合物,鉴定出65个,由鉴定结果得出结论:万寿菊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斯巴醇、胡椒酮和胡椒二烯酮。  相似文献   

2.
万寿菊水蒸汽蒸馏液萃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万寿菊水蒸汽蒸馏液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在已分离的78种物质中鉴定了28个化合物,它们是β-松油醇、胡椒烯酮、胡椒酮、桃金娘醛、α-松油醇、1,8-桉叶油素、乙基苯乙醇等。这些化合物占萃取物总量的90.73%。  相似文献   

3.
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城市园林中常见的草本花卉.因其具有特殊气味,栽培中病害少有发生.但近几年,大连市园林中的万寿菊叶斑病发生较重,查明病因、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尤为重要.采用单斑分离、致病性检测、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查明了大连市万寿菊叶斑病的病原菌为2种真菌,分别为链格孢属的细交链孢霉(Alternaria tenuissima)和球黑孢霉菌属的球黑孢(Nigrospora sphaerica).球黑孢侵染万寿菊,导致其发生叶斑病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色素万寿菊的遗传基础,对色素万寿菊3个杂交组合的株高、冠幅、单株花朵数、花径、一级分枝数、单花鲜重及叶黄素含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M *G3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叶黄素含量最高,杂种优势明显,M*G1次之;遗传力分析表明,M*G3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均大于50%.在实际应用中宜进行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山胡椒的果实和花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鉴定了山胡椒果实和花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从山胡椒果实中鉴定出2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主要挥发化合物有顺式-α-蒎烯、(-)-蒎烯、莰烯、α-月桂烯、柠檬烯、(E)-柠檬醛、香茅醛等;从山胡椒花中鉴定出1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主要是桧烯、ɑ-月桂烯、松油醇、8-十七碳烯、桉油精等.将山胡椒果实和花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于了解山胡椒果实和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存在的差别,以及花中独有主要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相似文献   

6.
万寿菊营养液配比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N、P、K等3因素,每因素3水平的27种不同营养液追肥比较试验,筛选出适于万寿菊的元素营养液配比,笔者认为以氮、钾各150mg/kg、40mg/kg的配比较好,有利于提高万寿菊苗期植株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万寿菊秸秆的杀线作用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万寿菊(Tagetes erecta)秸秆水提取物研究了其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抑杀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万寿菊秸秆对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黄瓜(Cucumis sativus)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提取物试验中,线虫死亡率随万寿菊水提物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水提物处理12h后,质量分数分别为1.5%、1.0%和0.5%的3个处理与对照的线虫死亡率分别为89.4%、69.5%、44.2%;0、24h后3个处理的死亡率均为100%,对照仍为0.盆栽接种试验中,万寿菊秸秆在黄瓜播种前10d混入热处理过的土壤中,黄瓜植株收获时,0.5%、1.0%和2.0%的万寿菊秸秆添加率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黄瓜植株根结数,其中秸杆0.5%和2.0%的添加率对根结数的降低程度显著(P0.05),0.5%和1.0%的添加率对黄瓜植株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总鲜质量和总干质量均未产生负面影响,对根系生长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使得地下部鲜质量和根冠比增加,但2.0%添加率对黄瓜植株的生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植株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分鲜质量、总鲜质量和总干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0.5%、1.0%和2.0%的万寿菊秸杆添加率均降低了黄瓜植株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净光合速率.以上结果说明,在控制好万寿菊秸秆添加率的基础上利用万寿菊秸秆防治黄瓜南方根结线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应注意万寿菊秸秆对黄瓜植株光合色素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万寿菊花瓣中叶黄素的含量,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万寿菊花瓣的光谱,并与叶黄素的标准光谱相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在1500—1000cm^-1范围内的红外光谱相关度较好.通过研究,确定万寿菊花瓣光谱中1152cm^-1,1095cm^-1,1050cm^-1,1023cm^-1处的吸收峰来源于叶黄素的特征吸收.因此可以通过这四个吸收峰的相对强度来反映万寿菊花瓣中叶黄素的含量,进而评定万寿菊花瓣的品质.研究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提供万寿菊花瓣中叶黄素等物质的信息,可以作为研究万寿菊花瓣的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9.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27个万寿菊品种(系),在温度急剧下降期间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用聚类分析法对其耐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当连锁距离D=2.87时,受测万寿菊品种(系)分为4大类;其耐寒性强度依次为:第Ⅰ类>第Ⅱ类>第Ⅲ类>第Ⅳ类。  相似文献   

10.
万寿菊,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多分枝,株高80-120公分。叶对生或互生,羽状全裂。叶片披针形或矩园形,有踞齿,叶缘背面具油腺点,有臭味。头状花序单生、舌状花,花黄色或橘黄色。  相似文献   

11.
杀虫植物万寿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万寿菊是一种多用途植物。本文主要综述了万寿菊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化学成分包括噻吩类、精油、色素、黄酮及甙类;生物活性包括抗线虫活性及对昆虫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通过对万寿菊和孔雀草花色的调查,发现万寿菊和孔雀草在花色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运用生物统计的基本方法对万寿菊和孔雀草在花朵直径,花萼筒粗度,花萼筒长度,花瓣数目等指标加以分析,得出结论万寿菊和孔雀草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联用技术分析了上犹产八角茴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已分离的55个成分中鉴定出39个化合物。其中反式茴香醚含量为87.89%。其它成分有柠檬烯,对丙烯基苯酚异戊烯醚,芳樟醇,△~3-蒈烯,胡椒酚甲基醚等。本文确认的成分共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2%。  相似文献   

14.
万寿菊营养液配比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N、P、K等3因素,每因素3水平的27种不同营养液追肥比较试验,筛选出适于万寿菊的元素营养液配比,笔者认为以氮、钾各150mg/kg、40mg/kg的配比较好,有利于提高万寿菊苗期植株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获得山胡椒挥发油,利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山胡椒挥发油对7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作用,并探讨加热处理对水蒸汽蒸馏法所得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两种萃取方法所得挥发油对7种污染菌都有抑制作用,但对黄曲霉和黑曲霉而言,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更强,而加热处理对水蒸汽蒸馏法所得山胡椒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玫瑰茄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运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份,并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其挥发油进行抗茵活性测试.结果:通过GC-Ms共鉴定出48个化学成分,且抑茵实验表明8种菌株为敏感菌株.结论:该研究为玫瑰茄的进一步应用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色素万寿菊不同栽培品种农艺性状和叶黄素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寿菊是提取天然叶黄素的重要植物资源,我国已成为世界万寿菊叶黄素的主产地。文章将国内外培育的8个色素万寿菊栽培品种在安徽合肥进行小量试种,并对农艺性状、叶黄素的量进行测定,以初步筛选适合本地规模种植的种质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试验栽培品种均表现较好的生长适应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示橙色花叶黄素质量比高于黄色花。从农艺性状、色素质量比综合分析,国内培育栽培品种"菊王"可用于本地规模种植及新品种培育的种质资源。该研究为万寿菊在色素合成调控的进一步研究和在安徽本地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万寿菊资源观赏性状的遗传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1个万寿菊资源的主要观赏性状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综合分析表明:214.03,36-3,214.06,214.04,12-1可作为优良品种(系)推广应用,71份万寿菊资源可分为五大类群和三个独立类群。45-1与41-1、26-3与25-3、52-1与50-1、52-2与37-3、49-1与16-1、214.04与12-1、214.07与17-1、36-2与6-1、214.08与32-1、53-1与46-1和37-1之间的遗传亲缘关系较近,45-1、41-1与其他品系间的系统聚类遗传距离差异很大,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9.
青海羌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油醚提取法提取青海产羌活挥发油,测得挥发油的质量分数为3.2%.以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50余个峰,鉴定了41种化学成分,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以单环萜烯酮、亚油酸、乙酸谷甾烯醇酯、杜松二烯醇、十六烷酸为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通过对羌活挥发油成分的研究,为羌活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苏木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木挥发油,采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检出38个色谱峰,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42.01%.其中(Z,Z)-9,12-十八碳二烯酸(10.5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02%),(E,E)-2,4-癸二烯醛(4.36%),邻苯二甲酸异壬酯(3.01%),桉油烯醇(2.27%),1,2,3,4-四氢化-5-甲基-1-3-异丙氧基萘(2.08%)是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27.27%.结论:苏木挥发油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