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乃冰 《安徽科技》2014,(10):33-34
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因内涝引发的不幸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反思我国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规划建议,很有必要。一、城市内涝的定义城市内涝是一种由强降雨或连续降雨所形成的城市内部积水的灾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常见的灾害之一。频繁的内涝灾害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内涝灾害频发的武汉、北京、长沙等城市为例,从自然因素,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内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建立城市排水系统GIS数据库,采用透水性地面铺装,加强排水管网建设等降低城市内涝,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蒋义圣 《广东科技》2014,(12):84-85
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致使暴雨、特大暴雨频发,我国多个城市发生内涝灾害,其中不乏一些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备的城市。现在的城市普遍存在着"逢雨必涝"这样的城市病。内涝问题是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多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各大城市也就这个问题从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积极地找寻着原因,并制定了许多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消除城市内涝事件的突发性和空间易变性对城市内涝灾害决策调度的影响,构建城市内涝事理图谱,并在此图谱上提出成因分析应用的框架。利用规则模板库抽取中文城市内涝语料库中的因果事件句,基于投票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方法抽取因果句中的事件,融合手工规则实现城市内涝事理图谱的构建。采用事理图谱自动生成以内涝点为中心的场景,用生成的场景自动生成并训练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并在该网络上进行内涝点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城市内涝事理图谱能较好地描述所在城市的内涝演化规律,成因分析结果与真实结果对比表明,此方法能准确找到内涝点处产生内涝的成因,并排除有干扰影响的伪成因。  相似文献   

5.
浅议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河流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境意义。目前我国城市河流在其利用和治理过程中,出现了河道被渠化、硬化,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水资源被过分开发、河流生态需水不能保证;污水排放入河、水质严重污染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城市河流治理过程中应建设生态河堤、充分满足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严格控制向河流排放污水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龙 《科技资讯》2006,(20):139-140
中国的古代城市几乎都起源于河流流域,但是又有很多的城市因为河流的作用而没落,河流究竟与古代城市有着什么关系呢,此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了河流与古代城市之间的关系,既承认了河流在城市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又没有把河道的自然条件去片面的夸大。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居住地,生态城市建设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六安市河流生态系统现状 的调查以及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对六安生态城市建设的功能和意义,提出了修复六安 市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暴雨内涝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06年太原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及其相关资料,统计分析了各种因素在内涝灾害形成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以二维非恒定流理论为基础,构建暴雨内涝预报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城市内涝灾害发生后对居民、社会及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哈尔滨市区为研究区,以典型内涝灾害年为案例年,收集气象、社会经济数据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从社会与个体、社会与家庭、社会与心理、社会与交通、社会与秩序、社会与稳定六个方面筛选城市内涝灾害社会影响评价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实现了城市内涝灾害社会影响评价与区划.研究结果可为哈尔滨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南京城市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人口与城市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深入得定性和定量地研究并提出了南京市协调发展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城市河流河道淤堵、过流能力下降、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根据城市河流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从满足城市河流生态需水量出发,建立了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模型中水流运动方程和水质模型分别采用圣维南方程和一维对流扩散模型,并分别采用Perissmann四点隐式离散法和有限控制体积显式算法进行求解.将该模型应用于郑州市七里河水系的闸坝生态调度,分析不引用黄河水和引用黄河水2种方案下生态需水量调度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引用黄河水量的情况下,河道生态需水量能基本满足要求,而在不引黄河水的情况下,其生态需水量无法满足要求.基于生态的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可为城市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方案的制订、河流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客观评估城市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预防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基于EPA SWMM 与 ArcEngine,结合等流时线法与水量平衡原理,开发了城市内涝风险分析模型系统(USRAMS)。阐述了USRAMS的原理与功能,说明了利用USRAMS进行管网排水能力评估与内涝风险分析的方法,并验证了USRAMS的适用性;对沧州市进行了现状管网排水能力评估和城市内涝风险分析,以主题图的形式准确直观地表达了瓶颈管段位置以及城市内涝风险的分布情况。实例证明,USRAMS地表产汇流模块只需径流系数与汇水时间2个参数,较好地适应了中国当前情况,二维地表淹水模拟采用水量平衡原理,计算稳定、快速,其模型结果可为城市内涝防治与雨水管网系统的规划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频发,已经给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了严重威胁。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模拟,可为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预报预警提供依据。以长春市南关区为研究区,以城市暴雨内涝灾害为研究对象,从多情景视角出发,提出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多情景模拟框架,并以一、二维非恒定流为控制方程,以不规则网格为骨架综合构建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数值模拟模型,实现研究区暴雨内涝灾害危险性多情景模拟。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内涝应急管理部门在内涝灾害预报预警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南京城市森林生态价值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京市行道树及中山陵风景区森林资源的调查,对城市森林的生态价值进行了经济分析,计算了南京城市森林的生态价值,并从经济学角度为加快城市森林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河流形态单一、污染严重、萎缩、景观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具体程序。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发展的3个阶段,最后提出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模式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城市及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模式分析了城市河湖水体的生态功能和建设原理,并以连云港市城区水生态系统建设工程为例,研究了城市河流防洪排涝、供水、生态用水及水质安全的保障系统,制订了水环境保护方案,构建了城市河流湖库的水景观和水文化建设体系,提出了水经济开发方案,为城市的水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城市河道治理的重要性,明确了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相互眏衬的关系,提出了恢复和强化河道功能,还河道以自然,形成以河流为主轴,兼具排涝、防洪、景观、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从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人手,总结了南京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南京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具有的内在潜力,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应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挖掘土地潜力,盘活国有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以城市排水区替代平原城市河道的流域范围, 选取天津滨海地区11条河流进行河流污染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分析。根据遥感影像, 利用GIS提取城市排水区土地利用数据, 计算景观指数并与河流水质状况进行相关分析, 为平原城市河流污染研究提供可行的方法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城市居民点与工矿用地是河流中重金属污染物(如铅、汞)的主要输入源; 在耕地面积较大时增加了河流的有机污染物(如氨氮, 生化需氧量等); 林地、园地、草地和水体对于城市河流污染物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命活力的象征,结合我国城市河流硬化工程现状及国内外河流修复的发展趋势,近自然化的河流生态修复模式,已成为国际上城市河流改造发展的方向。本文意从景观生态学理论出发探讨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一致性设计思想,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具体方案,为我国城市河流改造和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