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结合2012—2019年中国省际层面HS(2012)四分位产品贸易数据,考察了31个省区市的内、外部产品空间结构关系,及其与地区能力的联动对出口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区市的内、外部产品空间关系即出口密度、进口密度对地区出口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这一作用存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异质性;产品空间关系与地区能力的联动作用也存在地区差异。具体而言:高经济水平地区更有可能突破关联约束,减少出口升级中的路径依赖;高经济水平地区的生产能力倾向于帮助产品实现路径偏离的出口升级,中、低经济水平地区的生产能力则倾向于增强出口升级中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
中间品进口质量与本土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不匹配是阻碍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利用2000—2014年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质价平衡”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质价平衡”中间品的进口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在考虑样本偏误及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人力资本高级化与促研发效应是“质价平衡”中间品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区分企业与行业异质性发现,现阶段“质价平衡”中间品进口对于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3.
利用WWZ法将2000—2014年中美制造业双边贸易总值分解,然后从增加值视觉剖析两国制造业双边贸易结构、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变化。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出口结构以中高端制造业为主,而中国对美国出口虽由低技术制造业为主转为中高端制造业为出口大宗,但美国依旧控制着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生产链条;传统贸易统计口径严重高估中美贸易差额,补偿性及竞争性贸易逆差符合美国经济利益;中国低技术制造业比较优势下滑,但中美仍有贸易合作空间;中国作为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加工厂"为美国输入高额利润的模式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算中国16大制造业在2000—2014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和产业集聚度,构建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划分不同行业类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U型"关系;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呈现出"倒U型"特征,而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对GVC的影响则表现为和总样本相同的"U型"曲线;规模经济效应、政府对制造业的补贴扶持及RD人员投入等变量都会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带来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岑丽君  彭慧 《科技与经济》2021,34(5):96-100
基于2003—2019年中国对世界117个国家的SITC Rec.3四分位产品出口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制造业出口多样化、研发投入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且呈动态上升趋势;制造业出口多样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制造业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出口产品质量持续升级在长期内会降低出口多样化水平,促使企业转化为高附加值、高质量产品的出口专业化,同时要求企业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和提高研发投入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蓄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处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对于制造业的发展甚至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因此,研究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为了克服属性权重难以客观确定的问题以及灰色关联分析的权重系数均一化计算问题,构建了超效率DEA—灰色关联模型。用这一模型对辽宁省进行实证分析,并与经典灰色关联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超效率DEA—灰色关联模型有效。[1]最后,针对辽宁省提升先进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关联互动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3—2019年中国对世界117个国家的SITC Rec.3四分位产品出口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制造业出口多样化、研发投入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且呈动态上升趋势;制造业出口多样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制造业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出口产品质量持续升级在长期内会降低出口多样化水平,促使企业转化为高附加值、高质量产品的出口专业化,同时要求企业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和提高研发投入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蓄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技术创新的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构建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并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角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探讨了不同技术层次制造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提出不同技术层次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不同,应该同时关注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产分解模型下的全球价值链(GVC)地位指数,衡量了亚太17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发现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的分工地位较高。在利用DEA模型计算创新效率得到2010—2016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实证模型分析创新对亚太国家GVC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效率不仅能稳健地促进GVC地位升级,而且与生产率和基础设施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效应;上游度指数是主要影响渠道。在差异性分析中,进一步发现创新对中高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技术产业的影响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亚太不同国家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攀升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WTO规则下各国市场准入和出口补贴比较研究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使所有WTO成员国都承诺了要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进行消减。进口关税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除了关税水平外,还可通过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复杂关税、关税配额和特殊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来表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农产品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和复杂关税使用的都比较显著(如表1所示)。虽然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达成了各国削减进口  相似文献   

11.
史文崇  耿香利 《甘肃科技》2024,(2):50-55+61
利用投入产出法,基于2005年以来的多个投入产出表对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进行动态关联分析。通过测算相关指标及其变化情况,认为:仪器仪表产业是重要产业,其产业影响力很高,而受其他产业影响较小;其最主要的后向关联产业是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产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其最主要的前向关联产业是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产品等。而产业链中最重要的关联产业是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以此为依据,构建产业联盟,加强上下游产业互动,对发展仪器仪表产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启,人民币开始小幅、持续性升值,对珠三角地区的出口产业具有重要影响。珠三角地区作为制造业中心,进出口贸易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其出口产业利润,导致就业率下降。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淘汰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竞争的低技术企业,激励制造业进行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变化将会促进珠三角的产业升级,有助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部门能源消费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评估了200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国家和部门的碳排放.2002年中国为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净出口国,净出口的碳排放介于22.60~168.14Mt,占国内总排放的2.03%~15.09%.其中,满足国外需求的国内出口碳排放为261.19Mt,约占当年国内总排放的23.45%,相当于总出口排放的79.03%~90.62%;实际用于中国国内使用的进口碳排放为93.05~238.59Mt,约占总进口排放的77.49%,占国内总排放的8.35%~21.42%.2002年中国因进口而间接向全球减少的碳污染排放高达187.81Mt.约67%的总出口碳排放来自11个部门,超过50%的总进口碳排放主要来自5个部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进出口碳排放净平衡中受生产技术影响最显著的部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投入产出法,以2007年的福建省能源消耗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对福建省进出口贸易及各进出口部门的CO2排放量进行核算.计算结果表明,2007年福建省出口隐含碳量为65.311 Mt,而进口隐含碳为14.421~37.031 Mt,可见福建省属于隐含碳净出口区域,构成了其进口国的贸易CO2转移排放通道,而福建省因向发达国家进口商品间接贡献了28.28~50.89 Mt CO2的减排量.从出口部门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此7个部门所产生的出口隐含碳量在福建省出口隐含碳总量中占比超过60%.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UIBE_GVC index数据库和中国产业层面出口退税率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位置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及出口退税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影响创新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位置与制造业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位置的上升显著激励制造业的创新活动,当全球价值链位置达到一定高度时,负向影响制造业创新;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出口退税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影响制造业创新过程中发挥门槛效应,当出口退税跨越门槛后,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对制造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相关研究背景的基础上,运用Shift-slare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山东制造业平均水平为参照系,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两个方面着手,对考察期间(2000-2005年)济南和青岛的28个制造业部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两市的制造业部门与制造业总量增长之间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前三季度,在2012年同期进出口增速基数较低基础上,我国进出口增速进一步放缓,贸易结构悄然变化。预计2013年第四季度进口、出口增速均在7%左右,而全年出口增速在7.5%左右,全年进口增速均在7%左右。针对我国未来外贸增长面临问题和挑战,结合我国贸易结构调整的需求,本文建议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出口市场、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升级消费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8.
2001年世界贸易增幅明显回落,主要原因是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同时出现减速,引发进口需求收缩,直接造成对外部市场依赖程度较大的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大幅减少,经济也下滑甚至停滞;而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需求的收缩,反过来又影响到美欧日的经济增长,形成了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时期以来,中美经贸争端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大陆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直接冲击中国大陆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台商长期在大陆对美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国"的三角贸易模式是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中美  相似文献   

20.
李娜  魏巍 《科技与经济》2020,33(6):106-110
选取2000—2018年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各部门的进(出)口额以及竞争力评价指标作为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关系模型。通过参数设定,进行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变化仿真训练,发现不同贸易部门进口或出口的改变会对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产生异质性的影响,不论是外延式数量还是内涵式质量。并给出如何通过优化和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