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硅藻土、活性炭、聚酰胺树脂、D 30 1树脂作为吸附剂 ,比较了它们对茶多酚的吸附容量与分辨效果。并对洗脱产物的抗氧化性能以及抗菌性能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吸附分离工艺中吸附剂及洗脱剂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茶多酚吸附分离体系中,吸附剂及洗脱剂的优选是提高茶多酚效率的关键.在初步筛选试验的基础上,选定PA、AB-8及D4020三种树脂为吸附剂,以质量分数为85%的乙醇,乙酸乙酯及其混合液为洗脱剂,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这几种吸附剂和洗脱剂对茶多酚的吸附及解吸效果,并且通过计算寻优,获得茶多酚吸附分离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性能最好,洗脱液中以质量分数为85%的乙醇∶乙酸乙酯∶水=1∶2∶1的混合洗脱液为佳.  相似文献   

3.
新型酸性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树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入手,尤其就化学结构方面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在以氧修饰的超高交联树脂NJ-8上引入邻羧基苯甲酰功能基团,合成了一种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酸性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并测试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这种树脂对酚类有机化合物的吸附量,与NJ-8及大孔吸附树脂XAD-4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二乙烯基苯及丙烯酸甲酯悬浮聚合得到弱极性吸附树脂JL-1;利用树脂上残余的双健及氯甲醚进行付-克反应,得到比表面积更大同时含有氯甲基的树脂JL-2.利用树脂上残留的氯甲基和乙二胺反应,制得乙二胺修饰的碱性吸附树脂JL-3,树脂JL-1、JL-2和JL-3树脂内部孔径分布均以中孔为主.以树脂XAD-4为参考对象,研究了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和脱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树脂JL-1(321.85 m2/g)、树脂JL-2(397.8 m2/g)和JL-3(313.58 m2/g)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均优于XAD-4(880.0 m2/g).树脂对苯酚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树脂JL-1、JL-2和JL-3可以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苯酚.  相似文献   

5.
两性蛇笼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强碱I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宠树脂,采用丙烯酸在笼中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弱酸弱碱型蛇笼树脂,研究了笼树脂交联度、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用量对蛇笼树脂离子阻滞容量、残余阴离子交换量、残余阳离子交换量以及分离性能的影响,找出了罗好的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蛇笼树脂显示了较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6.
天然抗氧剂茶多酚提取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天然抗氧剂茶多酚的三种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树脂分离制备法和盐沉淀法,简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离子交换法分离酒石酸静态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考察了D315,D301、D345、335四种树脂对酒石酸、氯离子的静态交换吸附性能,获得了一系列静态交换动力学曲线,拟合出相应的变换速率方程,讨论了方程参数与树脂交换吸附特性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了温度及初始料液浓度对树脂交换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助剂对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成型过程中引入助剂的分子筛吸附剂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分子筛吸附剂对正己烷、一氧化碳的吸附容量,解吸再生性能及一氧化碳与氮气的吸附分离效率,发现助剂量的改变就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性能,这对工业用新吸附剂的研究和开发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孔吸附树脂A_(IA)的骨架主要是由丙烯酸酯和衣康酸双烯丙酯组成,它有好的吸附能力和淋洗性能.A_(IA)树脂按照Freundlich方程吸附VB_(12).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Ni^2+离子掺杂的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并对其进行碳化处理, 树脂碳化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还考察了树脂碳化产物作为二次锂离子电池碳电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i^2+离子掺杂的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碳化产物与相同条件下处理的未掺杂离子的树脂碳化产物相比,氢、氧含量有所提高,而硫含量则有所降低;N^2+离子掺杂提高了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脂碳化产物的石墨化程度,并且促进了碳化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含量重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芳香族伯胺重氮化偶合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原理,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含量的方法。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确定了测定的线性范围。发现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都很理想,专一性也较好。利用本法测定6批市售茶多酚样品,结果与KMnO4滴定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茶叶功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健康饮料之一,茶叶中含有茶蛋白、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茶叶皂甙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菌和抗辐射等生理功能,作为保健食品和药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笔者对茶叶中主要功效成分的作用及其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贵州湄潭茶叶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茶叶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5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80℃回流提取2次,每次回流时间为20min.该工艺可为贵州茶叶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毛尖茶叶为原料,用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茶多酚粗品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和循环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用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DAD-HPLC)对照测定加速溶剂萃取的茶多酚粗品、微波辅助提取的茶多酚粗品和商品茶多酚。结果表明:茶多酚粗品的制备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160℃、乙醇体积分数60%、循环萃取2次。高温加速溶剂萃取法对茶多酚的粗提率较高,但其中儿茶素的总量却显著下降降低提取温度,则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微波辅助提取法。  相似文献   

15.
用HPLC法测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Uocatechin-3-gallate,EGGG)和咖啡因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总茶多酚含量,研究了几种天然材料对茶提取物中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吸附与分离特性.谷壳和丝瓜络对茶多酚的吸附率分别为65%和62%,稍低于最佳吸附大孔树脂DM130(73%)和最佳分离树脂聚酰胺树脂(81%)的吸附率;对咖啡因的吸附率分别为24%和18%,介于DM130(68%)和聚酰胺(15%)之间.红砖粉、矿石粉末和河沙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吸附率都很低,分别为38%,29%,3%和24%,15%,15%.用1 BV水、20%乙醇、40%乙醇和3 BV 80%乙醇梯度洗脱,测定了它们对EGCG和咖啡因的柱层析分离效果.DM130不能将两者分离开,94%~96%的EGCG和咖啡因同时存在于40%和80%的乙醇相中.聚酰胺树脂能够很好地分离这两种成分,90%咖啡因在水和20%E,醇洗脱相中,而90%EGCG在80%乙醇相中.谷壳和丝瓜络对EGCG和咖啡因的分离效果介于DM130和聚酰胺之间.谷壳为吸附剂时,92%咖啡因在水,20%和40%乙醇相中,84%的EGCG在80%乙醇相中.丝瓜络吸附剂时,87%咖啡因在水,20%和40%乙醇相中,76%的EGCG在80%乙醇相中.调整和控制好洗脱条件和洗脱剂用量,可较好地分离EGCG和咖啡因.结果表明,谷壳和丝瓜络可用作EGCG和咖啡因的吸附分离材料,具有对环境和健康安全、廉价易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考察冷冻保护剂的种类、冷冻保护剂的用量、预冻时间、冷冻干燥时间等因素对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复水后包封率的影响。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海藻糖为冷冻保护剂,海藻糖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4∶1,预冻时间为6h,冷冻干燥时间为36h,制备得到的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复水后包封率45.5%,稳定性高。该法制备的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可以长时间贮藏。  相似文献   

17.
茶多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茶多酚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提示茶多酚能被用来作为治疗肿瘤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8.
含茶多酚大豆分离蛋白抗菌膜的制备及其性能和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天然抗菌抗氧化剂茶多酚加入大豆分离蛋白制成了新型可食性抗菌膜,并对其阻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的阻水性能和拉伸强度有显著提高,添加2g/L茶多酚所制得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降低了24.5%,拉伸强度提高了93.2%。将所制成的涂膜液用于圣女果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储藏12d后,涂含茶多酚大豆分离蛋白膜组与未涂膜组比较,圣女果腐烂指数降低了60%,失重率降低31.1%,最终圣女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2.155×10-4,总酸度为0.24%,分别为未涂膜组的1.21和1.41倍。  相似文献   

19.
硅胶柱层析法提纯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精制茶多酚.以粗茶多酚为原料,采用硅胶为吸附剂,乙酸乙酯为洗脱剂,得到的茶多酚儿茶素总含量可达到90%以上,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超过75%,EGCG最高接近60%,咖啡因含量可降低至不能检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使用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