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与物理实验室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剖析实验室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与实验室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构建出一种物理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新模式.该模式主体包含了物理实验室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的建设,以及物理实验室软环境、硬环境的优化和信息管理系统三个方面、从新的建设模式出发,探寻物理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文化功能,探讨与学校文化的相互影响,并主要针对高校物理实验室文化建设进行探讨,同时也可为中学物理实验室的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谈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模式,既包容于社会总文化。显示出与其它文化模式的共性,又能够对社会总文化保持一种超前的态势,成为一种具有导向性的社会文化。本文从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入手,在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文化的特点以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四项任务;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建设方向,把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作为建设宗旨;把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作为建设动力,把规则的制定和  相似文献   

3.
律师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模式,本文从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角度对影响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因素及建设律师事务所文化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应当从对律师事务所及律师的认知与评估、律师事务所管理体制、文化宣传体制、内部培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建设,以保障律师事务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东莞在打造“文化新城”上力度很大,“三城一都”(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及音乐剧之都)硬件建设成效明显.那么,东莞“文化新城”建设能否在建设模式上打造其“先行一步”的示范效应?这种预期是完全可能的,而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在文化设施、文化体制等模式创新的同时,探索一种基于自身历史文化积淀、符合东莞未来发展需要的文化软实力建构模式,在全方位的文化建设中培育东莞人的现代价值观念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个性化文化氛围,以培育东莞人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习型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四方面,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选择可以从包括战略规划、角色定位、系统整合、个性强化、制度规范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模式和传播生态,数字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促使了文化生产方式的革变:从线性的、单向性的经验生产模式,向空间性、交互性的具身生产模式转变;生产方式的变革,同样推动了非遗传播生态的重构:消费者凭借着数字技术参与生产,形成了接受消费体验即再生产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7.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以客家教育的文化生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客家文化与客家教育的互动关系,以进一步深化客家教育问题研究,寻求一种教育与具体亚文化生态关系的解读。认为客家文化是客家教育生存与发展必须适应的文化模式,客家精神是构建客家区域办学特色的基础与内核,客家文化是学校非理性管理和环境建设天然的观念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是新世纪人类文化建设的选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文化。攀枝花市是上个世纪60年代建立起来的重工业移民城市,不太理想的人居环境有碍于新时期城市的发展壮大。本文从生态文化的内涵着手,认为攀枝花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文化来引领,且本市有建设生态文化的优势条件,所以发扬生态文化是攀枝花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100万人口大城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余梅 《科技资讯》2014,12(18):230+232-23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其中,文化建设是灵魂,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水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加强水文化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构筑人水和谐的水文化,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社区及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培养社区居民自觉维系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持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新型社区建设活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性、整体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大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发挥社区自身优势,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上下功夫,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观,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