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构成的衣内微气候测试系统.使用这一系统测试服装内的温湿度,为科学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提供先进的测试手段.测试系统分为下位机温湿度采集端与上位机数据处理端.数据采集端以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外围温湿度传感器负责温湿度信号的采集;数据处理端以LabVIEW为系统软件开发环境,实现了与下位机(单片机)的串口传输,温湿度数据的图形化显示,文件存储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表内微气候测试系统测试准确,工作可靠,可用于服装热湿舒适性测量及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2.
采用真人实验的方法,研究人上体躯干穿着气体冷却服时衣内微空间气候参数及上体躯干皮肤温度受环境温度、劳动强度和通气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是影响衣内空间空气温度、湿度及皮肤温度的最主要因素;体表及衣内空间汗液蒸发吸热是影响衣内空间空气温度、湿度及皮肤温度的重要因素;影响体表汗液蒸发的主要因素是体表气流速度、劳动强度及通入压缩空气水蒸气分压力;增大压缩空气通气量对衣内空间空气温度、湿度及皮肤温度无显著影响。实验证明,该型气冷服能将人体皮肤温度控制在舒适范围内,对人体热舒适性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但气冷服结构、压缩空气管及开孔布局有待改进,以充分利用汗液蒸发吸热作用,提高气冷服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明确寒冷地区城市公园老年人秋季热舒适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研究结合微气候实测和热舒适调研的方法,通过与非老年人进行对比,分析了老年人室外热感觉与热舒适的关系特征,从热中性PET、满足80%热可接受率的PET范围以及热偏好PET三个方面,划定了老年人热舒适评价标准,并探明了微气候因素对老年人热舒适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寒冷地区秋季城市公园中,相较于非老年人,老年人的耐热性较强,耐寒性较弱;老年人的热中性PET为8.3 ℃,非老年人为11.5 ℃,热可接受PET范围为3.2~28.0 ℃,非老年人为4.9~24.3 ℃,热偏好PET为25.8 ℃,非老年人为24.2 ℃;各微气候因素对老年人热感觉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黑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桂北地区夏秋过渡季校园景观对局地微气候的影响,选取桂林市某高校校园内具有典型代表的水域、林地、草地和架空楼层为校园微气候研究的监测对象,通过实测数据对比了不同景观类型对营造局地微气候的差异,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景观布局对校园微气候热舒适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景观类型下垫面的形成肌理,是造成其局部微气候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相比其他园林景观,架空楼层底部能营造一个更为舒适稳定的空间环境;草地景观对于营造校园微气候环境和提高人群活动空间的舒适性效果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对于桂北地区校园景观设计和校园微气候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可为改善校园微气候和提高校园人群活动空间的舒适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借助微气候数字模拟软件,研究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的具体微气候效应,从微气候角度为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要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营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小型园林空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州留园中部园林空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气候现场实测,探索冬夏两季研究对象的基本微气候特征和热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选取ENVI-met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进一步对留园进行景观要素的量变模拟,逐一解析水体面积、植被郁闭度、建筑密度及高度对微气候的影响规律。【结果】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对微气候的影响程度不同,3种要素对风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水体面积与郁闭度对温湿度的调节作用比景观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明显。前两者在日间均有较强的降温、增湿的作用,尤其在夏季中午时段影响最为显著,但对热环境的调节效能却并不随其参数增加而等比增大。【结论】根据风景园林地域特征设置各要素的合适阈值,才能在游园功能、景观感受与热舒适性间找到平衡,从而更加有效地调节庭园的风热环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湾岛影响海岸带微气候的物理机制,应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三维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MM5对比研究概化的湾岛地区海岸带微气候的特征,得到了2种典型岸线形态下主要微气候要素的日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岸线特征使得近地面气压场和下垫面热通量的分布规律不同,从而影响海陆风环流的发展;而近地面风场辐合和辐聚的特性反过来又对气压场和热通量分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制的织物动态热湿性能测试仪测定了不同透气性和不同原料的夏季服用织物在皮肤干燥-出汗-蒸发-干燥的过程中的皮肤热损失、微气候区温湿度变化的情况,研究了影响夏季服用织物动态热湿舒适性的因素,指出在外界风速较大或织物的透气量较大时,汗液蒸发是通过紊流扩散进行,由于汗液的快速蒸发,可能使人体产生冷感,此时不同织物的微气候区温湿度差别很小,当外界风速小或织物的透气性小时,汗液的蒸发通过分子扩散进行,此时微气候区的湿度主要受织物吸湿能力的影响,吸湿能力较强时湿度低,纯涤织物在出汗后,由于微气候区湿度较高,将使人产生闷热感,在出汗结束后降温较多可能产生冷感,不宜作为夏季服用织物,纯毛织物因吸湿放热多在出汗初期升温较高,不利于散热,夏季以穿着纯棉、涤棉、毛涤混纺织物的服装为宜.  相似文献   

8.
围合式住宅小区微气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中国高容积率多层住宅小区的微气候特征,对中国南方深圳一围合式住宅小区进行了微气候综合测量,揭示了此类小区热环境的主要特征,并对模拟预测方法的研究提出建议。实测结果表明:小区内温度分布非常均匀,而太阳辐射和建筑外表面以及下垫面间的长波辐射才是导致小区内不同位置热舒适性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住宅小区微气候的模拟研究应着重于长、短波辐射过程以及固体导热、蓄热过程的分析。此外,对于不利于自然通风的围合式楼群,采用合理的建筑构造(如架空结构)和开口位置可以达到强化通风和降低区域温差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绿化对改善建筑微气候的作用,分析了几种绿化措施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得出结论:绿化可以大大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节约能源,具有美化城市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衡量热湿舒适性的指标体系.介绍了自行研制的织物微气候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其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服装开口是促进衣下空间与外界环境之间热交换的重要途径.采用暖体假人和人体生理试验方法,在无风和有风两种条件下,对胸部、背部和腋下等不同部位开口及无开口状态下的服装热阻、平均皮肤温度、衣下湿度和主观舒适感等指标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服装开口部位对服装总热阻有影响,腋下开口的服装热阻最低;服装开口部位对人体体温调节有显著影响,在胸部和腋下开口有助于增强衣下空气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增加对流和蒸发散热,从而减缓皮肤温度和衣下湿度升高.试验结果同时表明,风速对服装热阻及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总体而言,服装腋下部位开口对人体热湿生理调节起到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着装舒适感.  相似文献   

12.
服装隔热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暖体假人设备对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之一——服装热阻进行测试,得出单件服装热阻与组合服装热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不同穿着方式和环境温度对服装热阻的影响,为人体热舒适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Effects of Dressing Poses on Clothing Thermal Insul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sfactorsinfluencingheatexchangeefficiencyofclothing ,clothingformanddressingwayareasimportantasclothingmaterial.Differentdressingwaysresultindifferentclothingforms,andchangethetotalthermalinsulationofclothing.Clothingformisdependentontheconstructionandmaterialcharacteristicsofclothingandthewearers bodyfigure .The performancesofaclothingsystemareinfluencedbyformanddressingways[1] .Theambientairnearthesurfaceofclothingonahumanbodyhasaunequaltemperaturedistribution .Theclothingpartwhichkeepsmor…  相似文献   

14.
服装形态与服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装形态是服装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随着一条条件下的元素的增加,服装形态变得越来越丰富,人,面料是服装形态的主要元素,服装的内空间的变化,服装面料中的欧普艺术和闪光面料均能使服装形态动态化,服装形态具有时代性,延续性,渐变性特征,分析服装形太的根本目的在于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15.
附加相变材料层的热防护服装传热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高温环境中,作业人员穿着防护服装可有效减小热压并提高着装舒适性.本文构建了模拟火灾环境下含相变材料的多层火灾安全防护服的传热模型,并利用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利用模型结果研究了防护性能与相变材料的熔点及相变层在服装层中的配置关系.研究发现与一般多层消防服相比,含相变材料层消防服在高温火灾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所选PCM的热物理属性,尤其是含PCM织物层在多层服装各层中的布置对服装防护人体皮肤烧伤性能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职业女装已成为女装中的重要部分。以前有关职业女装的系统研究很少,本文对不同职业女装的设计要领及职业女装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为职业女装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人体着装部位间皮肤冷感受之差异性规律是隔热防寒服等服务服装设计的基础,利用一种着装温度舒适性感觉计测的新方法,实时监控测试研究了着装人体不同身体部位在受到同样程序的冷刺激时皮肤温度随时序的变化过程,并运用Smirnov检测分析了主要身体部位对冷刺激导致的皮肤温度动态渐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
Intheserialreports[1,2]ofskincoldsensitivedifference ofhumanbodysectionsunderclothing,thepatternofskin temperature smaximumchangesanddynamicchanging processonhumanbodysectionsstimulatedbythesame intensivecoldunderclothingisreported.Atthesame time,bodysectionsaffectedbythesamecoldstimulus resultsinwearers psychologicalperceptiondifference,whichcouldberesearchedintheaspectofsenseand consciousness.Traditionally,senseandconsciousnessbelongto psychologycategory.Tostudysenseandconsciousnessrelated t…  相似文献   

19.
人体着装部位间皮肤冷感受之差异性规律是隔热防寒服等功能服装设计的基础。利用心理物理测定的新方法,对着装人体不同身体部位在受到同样程度冷刺激时的主观感受进行配对比较分析,得到了着装人体各主要身体部位冷感受敏感秩位,并解释了身体部位在冷感受方面产生差异性的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20.
Skin sensitive difference of human bodysections underclothing is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 of thermal insulationclothing design[1].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series of reportson studying skin sensitive difference of human bodysections under clothing, the pattern of maximum skintemperature changingof human bodysections stimulated bycold signal is reported[2]. Concluded by a multi comparisonmethod, the maximum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ofhuman body sections under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