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互联网进入中国后,国内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但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网络舆情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不断拓展和创新。为更好地了解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本文根据对"中国期刊网"的检索结果,选取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从网络舆情的概念、形成与传播、收集与研判、监控与引导以及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以近期发生的典型网络舆情为蓝本,结合网络传播环境、网络舆情特点及传播规律,探析新闻通稿在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表现出及时回应,权威性强;简洁明了,针对性强;持续跟进,连续性强等三个方面的特点,以及引导舆论,净化环境;化危为机,保持稳定;提升能力,维护公信等三方面的显著作用.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新闻通稿在网络舆情处置中的作用,有效引导舆论,促进网络舆情事件的妥善解决,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舆论的形成有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特点,舆论监督与司法的互动也出现了新局面。网络舆情危机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司法应有的独立性。本文将深入分析网络舆情特点,并就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以及预防应对舆情危机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网络舆情热点具有导向性作用,如\"某某门\"事件,在短短60小时过后就引起监察部门的注意,这只有在日益流行的网络应用的今天才可能做到.分析网络舆情热点的手段多种多样,角度不同,如:可利用文本聚类的方法、动态文摘生成的方法以及意见领袖特征等方法来发现网络舆情中的热点和焦点信息.截止目前,分析网络舆情热点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针对目前网络舆情研究的典型方法及其思想,进行概述性分析,给出网络舆情分析中词频、权重特征词、意见领袖属性矩阵等概念的形式化定义.本文作者通过对比分析,比较研究了网络舆情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国际上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给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定量观测、分析和控制突发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困难,在定性分析用户关系网络的基础上,研究并选取一系列可定量度量舆情传播行为的指标,给出各指标的选取依据和计算方式。通过试验评估了各指标的有效性,发现在网络中用户数变化各定量指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在不同程度和层次上反应网络舆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将传统舆情管理工作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为开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新领域,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将传统舆情管理工作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为开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新领域,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11.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量、核心作者、期刊来源、关键词等方面对基于危机管理的国内网络舆情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通过利用文献题录工具(SATI)和UCINET软件绘制知识图谱,揭示了该领域的研究与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逐渐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无形力量,成为政府公共决策重要的基础。当前,公共政策与网络舆论的冲突时有发生。对此,政府应善用网络舆论,积极构建网络沟通机制,实现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推进公共政策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葛晓滨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4-19
在分析网络舆情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方法探索了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并对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以BBS为标的对网络舆情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探究,建立了以BBS为基础的网络舆情技术分析模型,通过BBS舆情热点事件实验,验证了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揭示了网络舆情的内在衍生规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在网络中发布各种信息和意见,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网络舆情,这些网络舆情存在着与高校生活相关的问题。如果能够正确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加以引导和管理,则能达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突发事件呈现出日益增多、矛盾突出、危害性大、复杂多变等发展趋势,不仅造成社会经济、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极大地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由突发事件所产生的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既能推动社会进步,启发民智,增进民主参与,也能产生错误导向,混淆视听,扰乱社会秩序。如何客观地评价网络舆情的影响,如何从观念、制度、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不当行为,既能扩大公众通过网络有序参与公共事件,又能规避其消极作用,建立政民有效沟通的舆论平台,构建网络和谐舆情,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使各级地方政府遭遇了一种全新的危机模式即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当前,地方政府在网络舆论危机应对中存在诸如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行动反应迟缓等处置失当的问题,折射出其危机意识的缺乏、应对机制的不完善、信息传递渠道受制约和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等。要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地方政府必须树立高度的危机意识,拓展信息传递渠道,做好网络舆论的监测预警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许宁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30(2)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使各级地方政府遭遇了一种全新的危机模式即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当前,地方政府在网络舆论危机应对中存在诸如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行动反应迟缓等处置失当的问题,折射出其危机意识的缺乏、应对机制的不完善、信息传递渠道受制约和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等。要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地方政府必须树立高度的危机意识,拓展信息传递渠道,做好网络舆论的监测预警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团从社会现象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并没有很长的时间,但它的研究却在短期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讨论已经进入了阶段性的转折点。本文即是对网络社团发展阶段性的研究述评和未来展望,全面回顾其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成就与不足,对其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高校网络舆情系统设计的架构、工作流程和关键性技术,并针对国内舆情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影响力日趋增强,构建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十分必要。网络舆情危机具有多元性、多变性、突发性、扩散性的特征,它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削弱政府公信力,影响政府决策,降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认同。要应对网络舆情危机,需要建立网络舆情危机监测预警机制,网络舆情互动机制、引导机制和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协调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