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比较研究,提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共享指标。结果表明,共享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重要性在提升。在不同的评价系统中,共享指标的分布不同,且共享指标的贡献率不同,最高可以达到6.23%。最后,提出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搭建建筑运营的后评估共享平台,并建立共享指数这一量化参数,度量运营阶段共享空间的共享属性,推动绿色建筑评价和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筑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消耗了过量地球上的资源,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热点。本文对美国的LEED和香港的BEAM这两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内容涵盖目的、要求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等方面。旨在分析不同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发展前景、优势和限制,进而使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芳 《科技资讯》2009,(10):101-101
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新时期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文论述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原则、程序,然后重点分析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上最后提出了以综合模糊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以西北荒漠化乡村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地区适应性。结合西北荒漠化乡村建筑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评价目标,通过专家咨询、实地调研、技术信息分析等方法,提出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材料资源、居住质量、环境负荷和社会效应等7条评价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西北荒漠化乡村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现状、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同时文章还针对现在能源消耗巨大的现状,从生态节能建筑的角度出发,在建筑设计中,围护结构设计等方面对目前的建筑生态节能技术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业主、施工单位、政府视角分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呈现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内在的结构关系,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探讨各指标间的网络结构关系,构建了定量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评价模型。最后,结合龙湖集团滟澜山项目为研究区域,进行了绿色建筑定量评价的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能源资源的利用对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影响最大,符合我国目前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总量很高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场地环境、建筑安全性、功能性以及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专业软件对某生态系统试验站设计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使其满足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探索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融合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定了绿色建筑概念,分析了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绿色建筑在我国所面临的困 境,从而提出了抓住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的机遇及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政府层面、专业人士层面、社会需求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而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上升到法规的程度,做好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绿色建筑研究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10.
闫文周  牛佳 《河南科学》2007,25(6):966-970
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是绿色建筑系统研究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部品的绿色度评价是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基础.通过建筑部品的绿色度评价,构建起了从建筑材料到建筑物绿色度评价的桥梁,从而使绿色建筑评价更为科学与合理.应用PERT技术的三点估计,从而充分考虑了专家意见的波动性;信息扩散和模拟技术的应用弥补了样本数据的不足;通过建立绿色度效用函数,使建筑部品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专家主观性的影响,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1.
结合最新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9),从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适宜五个方面建立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构建绿色建筑绿色度结构层次模型,由此得出各指标因素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舒适度研究,当前缺乏从建筑及建筑环境角度进行系统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农房建设导则等,在“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的政策指引下,从建筑设计、建筑室内环境和场地生态与室外物理环境3个方面构建重庆庭院式农宅绿色舒适度评价指标;利用G1序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物元可拓模型对庭院式农宅进行舒适度评价,以此确定舒适度等级,最后以重庆市庭院式农宅为例,进行环境性能模拟和现场实测,通过专家打分获取评价结果,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主观舒适度问卷调查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舒适度评估结果一致,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为重庆地区庭院式农宅的设计与改造提供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杨小工 《科技潮》2005,(7):22-22
近日,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组织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课题组各成员单位召开了奥运村绿色建筑设计研讨会,与会专家表示,奥运村的设计方案考虑了能源效率、建筑保温、雨水收集利用等.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但还存在一些细节需要改进,如交通噪声问题、景观水水质、高性能隔热玻璃的选取及绿化植物的选取等。  相似文献   

14.
黄宝存 《科技信息》2009,(18):270-270
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诞生,我国有了自己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此,绿色建筑管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建筑不执行绿色标准的相关单位将受到处罚。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调占20%。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绿色建筑相关规范涉及不同专业领域,传统方法无整体规划技术与详细实施方法,无法实现对低碳绿色建筑的实施规划与辅助,评价精度低。为此,提出一种BIM技术与低碳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动态融合机制。建立BIM模型。选用专家调查法,通过网络与问卷调查的方式邀请专业研究人员完成对低碳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关键程度法赋值,利用数学AHP求出准则层与目标层的权重向量。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把低碳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划分成4个灰类等级,针对不同灰类,计算白化权函数,得到低碳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实现低碳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将BIM技术与低碳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在一起,建立动态融合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评价准确性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张海珍 《太原科技》2008,168(1):27-28
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含义、评估标准、发展必要性,并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绿色消费、培养人才、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等一些可行性推动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吴常军 《工程与建设》2015,(1):46-47,50
文章根据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了绿色建筑中给排水专业设计要点: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利用、非传统水源(雨水)利用、给排水节能节水措施等,并对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全寿命周期理论,借鉴美国LEED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结合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绿色建筑经济性影响量化评价体系和实用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厦门"蓝湾国际"住宅小区为案例进行经济性影响评价,结果印证了此量化评价模型可使绿色建筑的评定工作更为客观、公平和公正,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申俊杰 《科技信息》2010,(21):J0222-J0222,J0206
根据太原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和指导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法的思想,构建了太原市适应性更强、更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别对建筑建造的设计阶段从绿色性、经济性、地域性这三方面进行展开,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价在太原市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绿色建筑,怎样才能达到绿色太原的指标。对太原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对绿色建筑的推广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尚缺少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指标及方法.根据全寿命周期理论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尝试建立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和灰色关联理论的数学方法,对绿色建筑不同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该指标体系清晰明确,比选方法简单易行,能够为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