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性成熟黄颡鱼精巢的年周期变化:Ⅰ.生精部的周年 …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颡鱼的精巢从外形上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生精部,下段为贮精囊。性成熟黄颡鱼精巢的生精部为小叶型结构,其周年变化经历如下过程:Ⅲ期-Ⅳ期-Ⅴ期-Ⅵ期-Ⅲ期。4上月下旬开始生精活动的启动。  相似文献   

2.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不同性腺发育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雌鱼性腺发育过程中,Ⅱ期卵巢个体血清E2的含量最低,Ⅲ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开始上升,Ⅳ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达到高峰,Ⅴ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极显著(p<0.01)下降.在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Ⅱ期和Ⅲ期精巢个体血清E2的含量都比较低,Ⅳ期精巢个体E2的含量最高,Ⅴ期精巢个体E2的含量下降.雌鱼和雄鱼血清P和T的含量随性腺发育而上升,Ⅴ期卵巢和Ⅴ期精巢个体P和T的含量均达到峰值.雌鱼和雄鱼血清E2、P和T的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高低均依次为6月>10月>3月>1月.  相似文献   

3.
瓦氏黄颡鱼精巢发育及精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氏黄颡鱼精巢呈栉状分支,每一分支内部结构为叶型,精巢小叶由许多壶腹状的精小囊组成,精巢发育分为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精子成熟期和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子的发生和形成经历了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到成熟精子的一系列过程,精巢后1/3的精巢尾区由上皮细胞构成,既无生精功能也无贮精作用,成熟精子在0.45%~0.55%盐溶液和pH7.5的弱碱性的自然河水环境中保持的活性最好,并具有相当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曼氏无针乌贼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氏无针乌贼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和生殖导管组成,生殖导管根据各段的形态、结构、功能分为输精管、贮精囊、前列腺、精荚囊和阴茎。精巢由众多生精小管组成,生精小管内分布着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成熟精子悬浮在管腔中央,有规则地朝着一个方向排列,精子形态为稍弯的子弹头型或长柱状纺锤形。输精管细长,兼具运输和贮存精子的作用。贮精囊体积相对缩小,具发达的分泌细胞,为精子运输提供营养和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了睾酮(T)和雄激素受体(AR)在中国林蛙生精周期中不同时期精巢内的表达定位.结果显示:在中国林蛙生精周期的Ⅰ~Ⅴ期,T和AR在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内均有分布.在不同时期的精巢中,T和AR在生精细胞的定位具有一致性.在Ⅱ期,精子细胞内T阳性反应和AR阳性表达最强.在生精周期的Ⅰ~Ⅴ期,支持细胞内T的阳性反应强度无明显变化.在Ⅴ期,支持细胞内AR的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各期,而间质细胞内AR的阳性表达最弱.结果表明,T在中国林蛙精巢内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高度可变性,T调控中国林蛙精巢的功能和发育.  相似文献   

6.
人工养殖的大黄鱼性腺发育及性周期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描述了大黄鱼生殖细胞发生的形态特征及性腺发育规律。证实海区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可以达到性成熟。雌鱼完成第一次性周期需要3年,雄鱼则提早1年。每年4月中旬至6月,9月至10月均为大黄鱼繁殖期。雌鱼产后卵巢经恢复发育至第Ⅱ期进入越冬。翌年3—4月迅速经第Ⅲ期发育至第Ⅳ期。少部分雌鱼在秋季成熟,但都必须经人工诱导方可产卵。雄鱼精巢在大部分季节均能产生精子,越冬时发育亦处于第Ⅱ期。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黄姑鱼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各个发育阶段的细胞学形态和生理学特征,将黄姑鱼性腺在第一次性周期内的发育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2月龄之前,黄姑鱼精巢和卵巢均处于第Ⅰ期;5月龄时黄姑鱼卵巢发育至第Ⅱ期,11月龄时卵巢发育进入第Ⅲ期,23月龄进入到第Ⅳ期,24月龄可发育成熟(第ⅴ期);精巢在3月龄时处在第Ⅱ期,4月龄发育至第Ⅲ期,6月龄进入Ⅳ期,11月龄即可发育成熟(第ⅴ期),精巢发育明显快于卵巢。随着日龄的增加,黄姑鱼孵化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的4、5月份,雌性和雄性GSI都出现了明显增加,特别是在24月龄时,GSI系数显著增长,标志着黄姑鱼已经开始进行生殖活动。  相似文献   

8.
瓦氏黄颡鱼脑垂体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不同季节瓦氏黄颡鱼成鱼脑垂体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脑垂体为背腹型腺体.神经垂体居中,前腺垂体位于垂体背面前部和后缘,由PRL细胞和ACTH细胞组成;中腺垂体位于垂体中部及背面后部,包括GH细胞、GTH细胞和TSH细胞,后腺垂体位于垂体腹面后方,组织学研究仅见一种分泌细胞.前腺垂体ACTH细胞形态、中腺垂体GTH细胞形态和数量在繁殖前后有明显变化,与生殖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鱼类血清钙的测定及含量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锰酸钾微量滴定法快速简便测定血清游离Ca2+.最适pH4.2~7.5,最适温度70~80°.使用该方法测定嘉陵江瓦氏黄颡鱼血清样本,结果表明,该鱼血清游离Ca2+在生殖间期的正常生理平均值为8.71±2.51mg/dl.在生殖周期,雄鱼血清游离钙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雌鱼血清游离Ca2+水平随卵巢发育上升,产卵后逐渐下降,最高值31.24±15.61mg/dl,最低值6.59±1.30mg/dl.血清游离Ca2+在鱼类生殖期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蟋蟀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精子发生的动态过程 .成熟的雄性生殖系统主要由一对精巢 ,一对输精管 ,一对附腺 ,一对储精囊和一根射精管组成 .精巢乳白色由许多精巢管盘曲组成 ,精巢管包括原精区、生长区、成熟区和变形区四个区域 .其主要特点是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精母细胞呈放射状密集排列在圆球形的育精囊中 .精子发生的动态是 :一龄期 ,精巢小管仅具一些精原细胞 ;二~三龄期 ,精原细胞不断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四龄期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并由减数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五龄期 ,精细胞大量形成 ,并变形成为精子 .其主要特点是成虫期的精巢管中存在所有各期生殖细胞 ,当下端的精子成熟时 ,上端部分的精母细胞再发育形成精子 ,表明从五龄开始蟋蟀便能连续不断地产生精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我国部分标准地磁台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地磁通日、静日和静日午夜年均值与周期远小于一年的短期扰动关系。结果表明,磁暴和地磁周日变化等短期扰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通日年均值,地磁年均值的太阳周期变化(长期变化)中含有短周期扰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孢子植物的生活史可归纲为七种类型:(1)只有营养繁殖;(2)只有无性生殖;(3)只有单相植物体进行有性生殖;(4)只有双相植物体进行有性生殖;(5)只有单相植物体进行无性和有性生殖;(6)生活史中出现两种核相的两种植物体;(7)生活史中出现两种核相的三种植物体,后两种均具有世代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13.
经济周期理论作为经济综合运行状态的度量与评价的基础,以经济控制理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是关于经济周期理论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献[1]提出猜想:每个2─连通n阶简单图都有一个圈覆盖C,使得|c|≤(2n-1)/3。此猜想至今尚未完全证实。本文对路、圈、完全图的若干笛卡尔乘积图和张量乘积图证实了猜想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杜仲(Eucommia ulmoides)枝条中的多糖颗粒经Ⅰ-KI溶液染色不显蓝黑色反应,偏光显微镜检查也不显示各向异性。髓、木质部、木射线和皮层薄壁细胞内多糖贮量的变化和形成层的活动周期有关:从5月下旬至12月中旬,逐步积累:从12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则逐步消失。韧皮部薄壁细胞中的多糖颗粒很少,而且没有季节性变化。淀粉酶同工酶酶谱在不同组织中不同,并随形成层的活动状态而变化,但与多糖颗粒的积累和消失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用Dulac函数法证明一类广义Lienard系统极限环的唯一性,由此唯一性定理导出一类Bogdanv-Takens系统至多存在一个极限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完善了参考文献提出的Predator-prey系统极限环唯一性定理的证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半稳定环存在的必要条件加以变形,使之含有一个可供选择的任意常数。利用这个新的必要条件得到若干半稳定环不存在的判别法,其中包括在单个奇点外围不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在两个奇点外围不同时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以及在两个奇点外围均不存在半稳定环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