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赖成婷 《科技信息》2010,(28):I0264-I0265
游泳是开展高原训练较早的一个项目,本文对游泳高原训练的监控做综述。结果发现,游泳高原训练的监控在运动负荷及运动强度等方面已经发展的比较系统化,但在训练后恢复及营养方面的研究目前不多,而这两方面对于高原训练的效果及运动员都很重要,关系到高原训练的成功与否,今后需在这两方面多做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游泳高原训练的监控,最终达到高原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法对高原训练对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同一高原训练场地,运动员训练成绩有明显提高,1名女运动员提高成绩6min左右,2名女运动员2007年高原训练后最大摄氧量分别达到62.6ml/kg/min和67.5ml/kg/min,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在2年的高原训练前后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但相对平稳,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并处于比较正常的范围,与平原训练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实践证明我们的高原训练是成功的,并发现山地越野自行车项目适宜进行长周期的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3.
许丽存 《科技信息》2012,(17):168+172-168,172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手段,目前在很多运动项目进行了尝试。针对中长跑项目的特点、高原训练高原高度的选择、高原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和生化指标的评定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高原训练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正反两面的双重性。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通过研究找出高原训练对中长跑的利与弊,以便在应用中更加有意识地开拓其积极的正面作用,要想方设法缩小其消极的负面影响,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交替训练对运动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长期生活在平原的男子运动员19人,分为两组: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组和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组。采用德国产Cortex MetaMax 3B心肺功能遥测仪同步实时检测运动员在进行1500m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气体交换参数。结论:(1)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组运动员在高原期间峰值摄氧量水平要低于在平原时,运动强度很难保持和在平原一致;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后更易受缺氧的影响,峰值摄氧量水平下降更快;运动员在平原进行相同负荷运动时,更易达到更高的运动强度;(2)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组在亚高原训练后可以更好的过渡到高原进行训练,减少高原训练的适应期,容易保持较高的运动强度;(3)同等负荷运动时,在高原期间运动员的每份通气量水平要低于在平原或亚高原,下到平原或亚高原后显著升高;(4)通过两阶段交替训练,运动员肺功能适应性增强。教练员应根据训练计划和比赛情况选择不同的交替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递增性负荷训练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摄氧、运氧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备战2017年全运会的6名山东省田径队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于冬训期间进行高原递增性负荷训练,为期5周.于训练前后采用意大利柯世迈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测试运动员的心肺功能(经典的布鲁斯方案),采用血常规测试运动员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训练后,运动员的VO_2max增大,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最大相对摄氧量、VO_2/HR高于训练前,VO_2max心率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员的无氧阈(AT)、AT心率高于训练前,AT时间长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员高原训练结束后的RBC,HB,HCT逐渐降低,但与训练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员高原训练结束后1周的RBC,HCT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递增性负荷训练能够提高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心肺适应能力,增强机体摄取氧和运输氧的能力,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原训练是目前各个国家广泛运用的一种训练手段,其中交替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作用与持续训练相比更为明显。不同海拔的高原交替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对高原环境的逐步适应。中等高度高原-平原-低海拔交叉训练能使运动员适应过程加快,提高机能水平;在中等高度范围内小范围的高度变化对运动员影响不大;在较高高度训练后再回到较低高度训练,运动员运动能力均有不同能力的提高。对交替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做了综述,并预计了交替训练在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通过对12周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及其前后的中性粒细胞总数分布变化规律,进一步监控和探讨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临床应用广泛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11名平均年龄为15岁的业余运动员,在进行12周的交替训练及其前后的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研究结果: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前后比较NEUT水平降低,表明12周交替训练对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产生的一定影响,其细胞免疫功能第2阶段明显较第1阶段稳定。建议:在研究类似大学生的青少年群体的运动员免疫功能时,应考虑到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身体和心理发育等特征,周边环境,训练量和强度,尤其是海拔高度和缺氧环境等;在高原和亚高原训练中,应十分重视检测运动员各免疫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及时调控营养和调整训练。  相似文献   

8.
关于体能性项目运动员高原训练中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高原训练内涵,分析了高原训练对于体能类运动员有可能造成的有利及不利训练后果,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体能类运动员高原训练进行高原训练需要注重四方面问题,即:所上高原的高度选择、高原训练持续时间、高原训练负荷安排和相邻两次高原训练间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9.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机体运动能力的一种特殊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热能和营养补剂有着特殊的要求,特别是中长跑项目。本文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营养补充要点,为高原训练的运动营养补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古典跤运动员在太白山高原训练的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对参加第四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集训的运动员追踪测试约两个月,采用氰化高铁法测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表明,运动员血红蛋白的习服期约为11d,再习服期不明显,这为重竞技运动项目进行后继亚高原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运动训练手段也逐步向着科学化发展,虽然以往的大运动量、大强度、超量恢复、高原训练等手段在短期内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对运动员来说起到的反而是事倍功半的效果。无氧阈训练是运用无氧阈强度指导运动员训练,使运动强度更加科学化,对发展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的训练是舞蹈啦啦队训练的基础,运动员的身体姿态控制在舞蹈啦啦队比赛中是很重要的,它是成套动作完成得分的关键.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的训练必须制定有效专门的训练计划.本文详细阐述了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的训练的方法,以期为舞蹈啦啦队的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遵循适度性训练原则,掌握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特征,正确而科学地处理好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探索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规律,从而增进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5名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的检测与分析,发现训练中采用定量负荷,不断递增跑速以分级递增负荷强度的训练方法与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血红蛋白是检验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耐力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竞技健美操在我国已发展有22年历史,是我国国际体育竞技运动中最重要的一项。它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运动项目,以其完美复杂的成套技艺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由于竞技健美操完美的成套动作的每个动作的完成都必须受到肢体姿势的良好控制。因此,运动员的专项技能控制能力是影响整个动作完成的关键。通过竞技健美操的简要概括,结合该专项运动训练的特点,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变奏训练的实验结果详细对比分析,变奏训练对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提升动作力度、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流畅性、动作的节奏性及肢体姿势控制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高原训练期间男子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关系的研究,探讨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应用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控的可行性;方法:早晨空腹状态下,使用Peri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对10名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速度进行无创测试,同时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对运动员进行指尖采血进行Hb,BU,CK等常规机能指标测试;结果: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均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其中与CK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与Hb,BU则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可与Hb共同作用于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评定,且较单一的血红蛋白评定具有测试无创、针对性更强等优点;2)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可较好地反映出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适应情况及机体肌肉肌细胞的损伤情况,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指标与CK共同应用于评价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原训练负荷强度的掌控和机能状态的评定.方法:以我国3名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赛前3周多巴(2366米)高原训练期间血乳酸(BLA)、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等生理指标进行研究.每周强度课后即刻采指血,测试血乳酸(BLA)值.每周一清晨空腹取静脉血3mL测试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值.高原初期和末期取晨空腹静脉血2mL测试睾酮(T)值.结果:由训练期间强度课的血乳酸等指标的监测可知本次训练是逐渐增加负荷强度的大强度训练.3周高原训练Hb、WBC、BUN、CK等指标呈高—低—高的变化,睾酮(T)值高原末期低于初期.结论:优秀运动员在高原低氧环境进行大强度大负荷训练是积极可行的,各项生理指标在正常的变化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