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静岛保税区地基强夯试验,观测分析了区内海相沉积含砂淤泥质土在夯击能量作用下垂向及水平方向的变形及孔隙水压力产生、消散规律,对区内软土地基可夯性进行评价分析,试验结果对沿海地多淤泥质土加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对强夯块石墩法处理软弱土地基的施工参数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对强夯置换法施工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和消散过程及施工影响范围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现场试验给出经过强夯块石墩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变化.研究表明,对于所处理的软弱土地基,当采用块石(或碎石)填料后,地层中的排水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使强夯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消散很快.此外,强夯块石墩处理地基所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在水平方向一般局限在距离强夯置换点小于4m的水平距离范围内,而其深度方向的影响则比较大,即比之常用的强夯法有较大的加固深度.  相似文献   

3.
结合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软基加固处理实践,对高真空击密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在本地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加固处理过程中土体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变形、承裁能力变化等进行监测,并对大面积施工过程中各参数包括强夯的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务击闻隔时间、夯击次数和遍数、真空降水的时间等进行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真空击密法能充分发挥强夯和真空降水的优点,有效加固了土体。  相似文献   

4.
徐尧 《科技信息》2013,(24):9-9
强夯法处理地基技术工艺简单,造价低,效果显著,应用非常广泛。强夯法处理深厚粉土,通过孔隙水压力试验、分层沉降环和载荷板等原位试验评价了强夯的加固效果,获得了强夯法加固该工程的单击夯击能、单点夯击数和每遍夯时间间隔等施工参数,从而有效的指导强夯法处理地基的施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湖相沉积软土在灰砂桩加固后随着上部结构的分级加载及后期地基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以银川地区广泛分布的湖相沉积软土的地质条件为背景,利用灰砂桩加固软土地基,其原理是基于生石灰吸水膨胀发热吸收土中的水来对桩周土起挤密作用。模拟中使用了改进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计算了软土灰砂桩加固后随着上部结构施工过程及施工完成后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与消散过程。计算显示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引起基础中的有效应力能够承受上部荷载,说明湖相沉积软土采用灰砂桩加固在实践和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流固动力耦合方法分析强夯加固地基机理,在土体的应变位移关系上采用大变形假设,建立土体非线性动力平衡方程和整体流固动力耦合方程.在算例数值分析中给出了地基位移、孔隙压力在强夯作用时间内和空间中的变化分布规律,得到了夯锤的最大夯沉量,计算了夯击后地基孔隙压力的消散行为,计算结果与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强夯法施工现场的测试结果较符合.  相似文献   

7.
刘隆兴 《广东科技》2011,20(14):204-205
本文介绍了在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中孔隙水压力计的安设方法和测量目的,实测了在不同的夯击点处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趋势,阐述了超孔隙水压力量测在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此法值得在施工中应用以及进一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土层沉降变化和孔隙水压力长消对真空动力固结软土加固效果的影响,设计了真空动力固结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并进行了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试验模拟。通过夯击能变化调节,对真空动力固结处理土层的沉降变化规律和孔隙水压力长消规律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夯坑夯沉量和土层表面沉降与夯击击数及夯击能呈正比例变化,但应合理控制夯击击数;多遍真空主动降水和夯击反复作用导致土层竖向压缩量的增长速度呈递减趋势,分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增幅差异明显,且浅层土体孔压增幅大于深层土体孔压增幅,夯击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真空动力固结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αd围绕3.0浮动,且随着夯击能的增加,该系数呈现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超软土的排水固结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超软土地基加固方法的改进,首先需要深入研究其排水固结机理。通过对相关实验实测资料的分析,作者对超软土固结过程中的孔隙性、渗透性、压缩性、固结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这些变化规律中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隙性的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渗透性、压缩性、固结特性及孔隙水压力消散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河中下游粉土、粉质粘土成层地基,通过插设塑料排水板和不插排水板条件下强夯对比试验研究,证实了插设塑料排水板可以有效的降低强夯时超静孔隙水压力峰值,加快其消散,缩短强夯施工工期;提高强夯夯沉,减少振动对土体的扰动,缩短触变恢复时间,因而人工塑料排水板在强夯处理此类地基中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从工程应用出发,阐述了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机理以及强夯技术在处理黄土地基中的有效加固深度、夯击能等的确定,并对夯点的布置、夯击遍数和间歇时间和夯击加载机具的选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鉴于吹填土具有含水量高、地下水埋藏浅、表层承载力低等特点,工程建设中采用强夯-降水联合加固法对其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针对以粉砂、粉土为主(土层含大量粘粒)的吹填土,采用明沟排水+强夯方案进行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通过低能量预夯、推土机碾压等辅助方式配合降水,加快降水周期;针对以粘性土(土层含大量砂、粉粒)为主的吹填土,采用真空降水+强夯方案进行地基处理,通过真空降水,合理控制施工参数,减小土体饱和度,有效拓展了强夯法的适用范围.此外,强夯-降水联合加固法在夯击过程中应遵循"少击多次、先少后多"的工艺,使夯击能与超静孔隙水压的消散速率相匹配.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研究复合桩加固液化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桩体沉降变形,利用振动台对钢管—碎石桩加固的复合地基模型在不同荷载作用下进行对比试验。施加0 kg、0.5 kg、1.0 kg、1.5 kg、2.0 kg、2.5 kg六组竖向荷载下,对复合桩加固模型振动过程中不同埋深处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地基沉降进行对比分析,揭示钢管—碎石桩复合加固模型超静孔隙水压力、沉降随荷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竖向荷载下埋深越大孔隙水压力越大,孔隙水压力的峰值也越大;不同竖向荷载下,不仅随着荷载增大超静孔隙水压力峰值变大,而且超静孔隙水压力随荷载增大消散明显加快,说明竖向荷载作用加速了碎石桩排水功能;施加不同荷载,桩体沉降均随振动时间先缓慢增加又急速增大最后趋于平缓,竖向加荷1.0 kg成为突变点;随着碎石桩的排水,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土体变密,超静孔隙水压力减小,液化土强度增强,桩周土体对桩约束力增强,桩体的沉降量减小。说明荷载作用下钢管—碎石桩加固复合地基对预防土体液化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效果明显,并得出沉降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方程,为今后复合桩加固液化土地基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小娟 《科技信息》2012,(3):452-453
强夯法所具有的优点,使其在许多地基处理工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文中对某液化地基进行强夯试验.研究了在强夯试验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与夯击次数、深度和时间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合理的强夯施工参数和控制工艺,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们在砂土、轻亚粘土、黄土等各种地基土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的实践经验和测试结果,并综合国内外有关实测资料及数据,提出了对梅那尔公式的一些看法,对有效影响深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深度影响系数,并提出经验计算公式。文中对各种地基土在强夯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以及振动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看法。另外,还对强夯法的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爆炸对比法在强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能级为15 000kN.m的高能级强夯加固粗颗粒碎石回填地基,测试夯击过程中夯坑及其周边土体的沉降变形,并对强夯后的地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可发现,第1、2和3遍夯击时的平均夯坑深度分别达到4.38,3.71和1.93m,夯击过程中地表土体都发生沉降变形,并未发生隆起;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法评价该场地强夯加固深度至少达到16.5m,并且在整个加固深度范围内,未出现软弱层,夯后地基承载力远高于设计要求值.最后,提出了利用Menard公式评价高能级强夯处理粗颗粒碎石回填地基有效加固深度时n值的范围,为同类场地条件下高能级强夯工程的设计、施工与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在堆场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胜 《工程与建设》2009,23(4):527-529
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采用超深挤密强夯锤、履带式旋转吊机和自动脱钩装置,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用不同的夯击能,用低能级的强夯置换可以达到中高能级下普通强夯处理效果.该法能同时对深层、中层和浅层松软土质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处理后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与土工格栅相结合,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等效果,能满足集装箱堆场的使用要求,且节省造价,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泥土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地基模型和碎石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地基模型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这两组复合桩加固模型在模拟地震作用下超静孔隙水压力和桩身弯矩的变化情况,得出水泥土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模型超静孔隙水压力几乎不变但桩身弯矩值下降很快,说明水体无排出,桩间土部分液化,土体承担荷载减小而桩体承担荷载增大;碎石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模型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明显且桩身弯矩值有所降低,说明水体排出土体密实,土体承担荷载增大桩体承担荷载减小;因此,设计碎石桩与钢管桩复合加固液化土对实际工程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高炉渣粉煤灰作地基回填料的强夯性能及效果,进行了对该类人工填料地基的强夯数值模拟以及夯后地基沉降的观测。依托某钢铁企业新体系高炉矿渣地基处理项目,构建拟静力法下夯锤与土体之间的接触力求解模型,并基于FLAC~(3D)软件,模拟高炉渣粉煤灰地基强夯过程中的地基土瞬时沉降变化,并对夯后地基土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夯高炉渣地基的最佳点夯次数为6~7次,强夯加固深度约为6 m。依据强夯施工后的沉降观测,分析该类地基强夯后土体的沉降变形特性及密实效果,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软土地基在填土荷载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性,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以实际工程条件为例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填土荷载变化与超孔隙水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路基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由于分级填土加载缘故,在7级加载完成时,土中水来不及排出,超孔隙水压力骤升,之后随着路基土体固结,超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填土加载完毕时超孔隙水压力增加到最大值;填土结束300d时,超孔隙水压力逐渐降低,超过33%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