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瑞源  秦祯研 《科技资讯》2014,(28):215-215
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的进程带来了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产生了更具互动性、精确性的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载体的更新的基础和条件,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和传播平台。传统广告的传播依靠重复播放加深广告受众的印象,但是由于广告本身具有倡导性,广告背后具有说教的目的,这种重复播放造成的感官侵略性不利于平等、有效的传递广告内容。利用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探索观众更乐于接受的交互式广告表现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现了一个给受众"动"的空间,加强了受众的审美经验和参与性,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的互动思维已揳入并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了影像发展与人类生存互动的"林中空地"①。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新媒体时代,网络、移动电视、数字广播、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等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新媒体具有传播信息迅速快捷、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滚雪球"效应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本文对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结合近年来的网络热点话题,对"舆论滚雪球"效应的正负效应作出具体分析;最后对如何使"舆论滚雪球"效应发挥更多的正面能量作出了探索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张贵明 《太原科技》2007,(11):69-70
针对新媒体艺术是在激光媒体、时机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艺术方式,介绍了新媒体艺术的成型背景和发展脉络,同时提出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语境。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媒体形式,它依靠新的科技成果结合数字技术,给人们带来了高品质的独特的视觉、感官的享受。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一个合适的载体,将要表达的信息进行表现型设计后通过载体传达给眼睛。将新媒体和视觉传达设计紧密结合,是现代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必然选择,它将逐渐提高新媒体的艺术导向,实施精品、品牌化战略,带动整个媒体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俞熔 《科技信息》2010,(26):I0271-I0271
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一条不容忽视的主旋律:对空间的利用与阐释。从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来看,来自各个国家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都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如荷兰Karen的《Stalkshow》探讨了通讯技术介入公共空间后,如何改变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人们在公共空间产生诸如恐惧感、孤独感等情绪。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音乐新媒体艺术视角下的媒介理论、声音-媒介关系进行探讨,推导出反应听觉主导互动性的媒介模式.以作者的多部作品为例,分别对介于声音与动势、影像、灯光间的交互机制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当代音乐新媒体艺术作品如何围绕听觉建构,并综合呈现技术性、人为性和复杂多元的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8.
论新媒体艺术的视听传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传达视听信息的艺术功能形式不同,新媒体艺术借助更为现代的技术手段彰显其内在的文字性、文化性、互动性和遐想性功能.在传达与接收包括由物象、意象和形象组成的媒介心理的认知和表现中,文字和文化对受众的参与和想象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而研究受众对媒体艺术传达的物象、意象和形象的心理认同,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艺术生产和传播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整个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本文就艺术创作观念、创作形式、创作效率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媒体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旨在引起大众对新媒体与艺术结合的关注和兴趣,推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方式互动性、教育内容专业性、教育媒介信息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职能转变,提出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