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选取2008—2017年我国30个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并在进一步分析中探讨了地区异质性与普惠金融水平的门槛效应等问题。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对各省农村的收入、健康、教育、权利贫困减缓和总体多维相对贫困减缓均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普惠金融的多维相对贫困减缓效应存在地区间异质性,对中部地区贫困减缓作用最大;随着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发展对多维相对贫困减缓存在边际递减效应。总体来说,普惠金融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值得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强调用金融赋能社会城乡治理,切实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在城乡居民金融发展权、改善民生、调节城乡收入分配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以2011-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实证样本,量化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影响呈现显著的门槛特征.进一步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基于金融服务数字化程度、金融服务覆盖广度和金融服务使用深度方面对城乡居民收入也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结论为贫困乡村地区优化数字普惠金融环境提供了依据,并为切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朱文革  杨磊 《河南科学》2023,(11):1660-1668
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东部地区86个城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综合运用核密度非参数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莫兰指数、空间β收敛模型等方法,分别从发展水平、发展差异、空间集聚、空间收敛等多方面,对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2)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绝对差异有所增大,相对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子区域间差异是形成东部地区相对差异的主要原因.在3个子区域中,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内部差异最小,北部和东部之间的差异最大,北部和南部之间的差异缩小最快.(3)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高-高、低-低”的集聚特征.(4)东部地区和其3个子区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均存在空间β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2-2013年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体现农村普惠金融区域差异的相关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村地区金融相关比率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并对其空间集聚现象和时空演变趋势进行深入探究。相关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农村地区金融规模、金融效率的区域差异显著,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空间内部省际联系仍然不足,空间异质性十分突出。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战略因素和金融制度因素等方面对造成上述结论的原因进行了考察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将金融发展分解为金融规模与金融深化两方面,在考虑区域空间相关的基础上,引入金融集聚变量,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检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和溢出效益,发现金融集聚并不能直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但是金融集聚可以与金融规模和金融深化相互作用,进而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现阶段,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金融集聚的规模效应相较于金融集聚的深化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主导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在金融集聚的影响下,金融资源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金融规模抑制了周边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并且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不显著,而金融深化提升了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1—201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其中3个分指数对农村居民消费均产生正向影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的促进效应略强于数字化程度;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间接影响村民消费支出,其中介效应占比为10.54%。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对我国30个省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证明,数字普惠金融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服务配置效率,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区域差异.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该研究建议,未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应当推行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经济成果人人共享.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后基于理论基础,选取2008~2017年我国31省份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国角度来看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东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产生抑制作用,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都具有促进作用,但西部地区更加显著.根据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针对三大地区普惠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其影响机制如金融获得、企业创新能力和财政支农均通过检验。此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具有门槛效应。区域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影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市级层面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数据匹配,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具有激励作用,在多项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商业信用两种渠道对企业创新水平产生影响;基于异质性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提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低现金持有水平企业、中西部及低金融发展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针对近年来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农民金融理财意识觉醒和理财途径比较狭窄的现状,认为理财意识相对淡薄、金融理财观念落后、金融知识普遍缺乏、农村金融设施投入少、适合农民的金融理财产品和渠道不足、农民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不强等是造成农村金融理财困境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采取切实增强农民金融理财的意识、积极搭建农村金融理财服务平台、加强适合农村居民投资理财产品的开发、改善农村金融理财环境和条件、提高农民金融理财风险防范能力等对策措施,增加农民金融理财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中国2009~2019年省级行政区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压力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建立包含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对地方政府竞争压力影响的空间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压力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抑制作用会通过区域创新的渠道传递;在地方政府竞争压力影响下,包容性绿色增长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创新的中介作用会增加这种负向溢出;虽然政府竞争压力影响只持续2年,但包容性绿色增长的负向溢出效应持续存在。本研究有助于厘清地方政府竞争压力、区域创新和包容性绿色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推动区域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大群体,“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近几年,政府出台了众多相关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涉及“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以安徽省为例,优化柯布.道格拉斯生产模型,借助该模型,分析了1999~2011年间农民人均净收入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农业贷款规模、农业占GDP比率和农村金融发展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得出了农民人均净收入与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揭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母璇 《科技促进发展》2022,18(3):385-394
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显著促进农村居民创业活动;互联网信息获取能力及电子商务重要性感知可作为解释机制;家庭创业榜样可调节电子商务重要性感知与农村居民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融资等方面展现出独有优势,这就为促进农村居民创业、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村物流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现代农村物流的发展有许多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农村物流发展初期,基础设施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灾害是影响农村物流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农村城市化程度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教育发展及政府相关政策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物流,必须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针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的诸多问题,笔者建议: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投入力度;调整农发行职能定位,拓宽其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强化其支农作用;加快农信社的改革和创新步伐,使其真正成为金融支农的主力军;建立资金回流农村的长效机制,多渠道解决“三农”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问题;合理引导、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文章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存贷款及乡镇企业贷款、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证券业、农业保险五个方面分析了西部大开发十年我国五个自治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发现: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生活水平明显提高;②农业存贷款比重逐年加大,乡镇企业贷款严重萎缩;③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步伐加快,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④涉农证券业稳步发展,融资能力不断增强;⑤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在西部各自治区农村金融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自治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差异程度进行了测算.把农村居民收入的总体差距分解为地区结构差距和收入结构差距.在地区结构的分解中发现区域间的差距是构成总差距主体,但从时间序列看,区域内对总差距的影响程度逐步扩大,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农民收入的差异对区域内差距影响最大.在收入来源的结构分解中,发现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总差距的决定因素,但其对总差距的贡献度在不断降低,提高落后地区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降低差距的有效途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总差距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