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网络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延伸了人类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结构模式,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人类带来了方便快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情感危机、道德失范、人性异化等社会问题。艳照门事件引发对网络社会道德构建的思考。设想从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源头进行监控,从网络社群自我治理入手来重构网络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2.
张琦 《科技资讯》2010,(21):202-202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促使人类的道德生活从现实社会进入虚拟社会——即网络交往道德生活领域,由此诱发的网络交往道德问题,己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也不例外。正视高校学生网络交往道德问题,探索实践中的有效途径,是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和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网络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而且引发了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深刻变革。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只有了解其深层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高 《凉山大学学报》2004,6(4):195-19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化在前所未有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在享受着网络化的丰盛之余也在遭受网络垃圾的侵袭,期待每位置身于网络世界的网民都遵守一定的网络道德,使网络化真正造福于人类,本主要从网络化的特征等分析网络道德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出现了网络道德认知迷失、网络道德情感缺失与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网络社会特殊属性、网络立法滞后、高校人文教育缺失。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践路径在于:提高大学生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加快网络立法、重视高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向传统道德伦理提出了挑战,文章列举了部分网络生态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对网络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无情地伤害人类。要保证网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直面网络社会严峻的道德危机,探究其生成的复杂原因,找寻到解决网络道德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网络是一种新型媒体,它的迅速普及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栽体所构成的虚拟空间里,信息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极为灵活,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和开放,对各种信息的鉴别、选择和运用不仅仅是信息素养的问题,更为根本的是网络伦理道德(简称网络道德)的问题,生活在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就是一把双刃剑,本文从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入手,给出在现代社会如何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来促进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吕德锋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55-55,15
当前网络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更有违法、犯罪现象,影响了信息化进程,必须通过道德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建立和健全对网络社会的系统化监督管理机制。对于维护信息公路的安全,保持网络社会的秩序,促进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慧 《科技促进发展》2010,(8):260-260,262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引起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革命性变革。网络信息的广泛与丰富、传播的快捷和互动性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然而,网络中的不良现象却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危害人类传统道德,侵蚀人们思想。本文主要分析当前人们的网络道德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网络数字化引发社会生活变革,网络道德在主体、行为活动、价值规范方面展现出与一般道德不同变化、困惑.网络道德具有新的相对独立的道德结构,其形式是虚拟的,内容是现实的、客观的.网络道德建设需要以一般道德为基础,结合网络及网络社会特点探寻反映网络伦理秩序现实要求的伦理价值规范以及培养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2.
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正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地方,网络在给莘莘学子带来丰富信息、交互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道德问题。文章就网络道德问题,论述了网络道德的内涵,并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失范现象,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加强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网络追杀"是网民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而引发的过激的网络民间道德维系行动,既有一定的社会道德正效应,却产生了更多的社会道德负效应。"网络追杀"运用了道德评价、道德谴责和道德惩罚等传统的道德约束维系机制,但是随着"追杀"的升级,网民的道德行为发生异化,"网络追杀"异化为"网络道德暴力"。"网络追杀"昭示网络已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场域,为抑制"网络追杀"的道德负效应,正确引导"网络追杀"等网络行为,必须加强网络的自律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重塑了人类文明,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虚拟的网络社会时代。它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冲击,并由此产生了中外都有的网络社会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现实社会之外形成了虚拟社会,"90后"大学生是虚拟社会的主要群体,他们利用其虚拟性、开放性、超越时空性的特点,降低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和标准,由此引起道德失范,需要引起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在网络社会中,新的人际关系与网络道德随之产生。然而,处于道德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在这个虚拟社会中引发了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分别就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产生背景、原因、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针对学校提出了无律、他律到自律的网络道德教育举措。  相似文献   

17.
浅谈网络言语行为的道德失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言语行为是网络行为的基本形式,因而就网络言语行为的道德问题进行探讨,对于网络道德环境建设具有普遍和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网络言语行为的失范主要是道德问题;造成失范的原因既与网络及其技术特点有关,也与网络言语行为的特殊规律有关;对网络言语行为道德失范的救治,应本着有利于网络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原则,运用技术、法律和教育的综合措施来完成。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本在分析网络道德问题的特点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人性尊重,社会和谐及网络技术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网络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并阐述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从德性伦理学视阈来看网络道德教育,就必须塑造网民的基本德性。塑造网民基本德性就必须立足网络社会来进行,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基础。采取德性论的理论模式,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视角。实现灌输网民道德认知,培养网民道德情感,锤炼网民道德意志,坚定网民的道德信念,践行网民的道德行为的"知行转化"。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既有深远的积极作用 ,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一系列道德问题 ,针对当前网络对大中专学生的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 ,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常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同时 ,学校也应发挥互联网的正向功能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