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填充剂,碳酸钙晶须具有强度高、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将其填充于高分子材料中,不仅能保留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性,还能通过晶须的增强、增韧等优势改善材料的性能,降低材料的成本。采用NDZ-102钛酸酯偶联剂对碳酸钙晶须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碳酸钙晶须填充到聚丙烯中,分别研究了NDZ-102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以及碳酸钙晶须的填充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DZ-102钛酸酯偶联剂用量为1.25%,碳酸钙晶须的填充量为10%时,复合材料表现出了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应力和弯曲应力分别为20.1和37.4 MPa。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浸渍改性对单根竹纤维表面碳酸钙附着情况、拉伸性能以及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将改性效果与纳米碳酸钙原位沉积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浸渍改性可以使碳酸钙颗粒均匀填充竹纤维表面微孔、褶皱等缺陷部位,附着的碳酸钙颗粒粒径均匀,分散性较好,附着量达到21.39%。经浸渍改性的单根竹纤维力学性能有所提高,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5.98%、22.15%和5.21%,但提高幅度低于原位沉积改性。分别将纳米碳酸钙浸渍、原位沉积改性竹纤维与聚丙烯薄膜制成竹塑复合材料,通过断面形貌观察发现两种改性方法均可改善竹纤维与聚丙烯的界面结合性能,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相应提高,浸渍改性使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6.95%和15.80%,原位沉积改性分别提高18.68%和25.41%。虽然浸渍改性效果低于原位沉积改性,但工艺更简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冲击强度,制备了庚二酸钙成核PPR和纳米碳酸钙与负载庚二酸钙的纳米碳酸钙填充PPR,采用力学性能测试方法、DSC、XRD和SEM对比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β-晶含量。讨论了庚二酸钙和纳米碳酸钙及其负载庚二酸钙的纳米碳酸钙对PPR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结晶温度和β-晶含量的影响,指出采用负载型β-成核剂是提高PPR韧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碳酸钙填充聚丙烯振动剪切行为的流变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修正的粘弹宾汉流体模型描述了碳酸钙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融熔状态下的大振幅剪切振动流变行为,验证了在剪切应力低于屈服应力时,变形基上是弹性的,而屈服后粘流过程显示了触变特性。在大振幅振动下,除应变幅度和频率外,填充比和表面状况是决定流变行为非线性程度的重要因素,碳酸钙钙体积填充含量达到12%时,屈服使应力响应是准周期的;当达到25%或30%时,屈服和触变很明显,非线性的应力波形变衰减的梯形。  相似文献   

5.
用修正的粘弹宾汉流体模型描述了碳酸钙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在融熔状态下的大振幅剪切振动流变行为. 验证了在剪切应力低于屈服应力时,变形基本上是弹性的,而屈服后粘流过程显示了触变特性.在大振幅振动下,除 应变幅度和频率外,填充比和表面状况是决定流变行为非线性程度的重要因素.碳酸钙体积填充含量达到12%时,屈 服使应力响应是准周期的;当达到25%或30%时,屈服和触变很明显,非线性的应力波形变为衰减的梯形.  相似文献   

6.
ADDP改性纳米碳酸钙及其在PP塑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磷酸酯表面活性剂改性纳米碳酸钙,测定了改性前后CaCO3吸油率、接触角、糊粘度、粒径分布的变化情况;考察了聚丙烯中不同的CaCO3填充量对塑料的冲击韧性、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CO3改性后吸油率降低,与水的接触角增大,糊粘度减小,分散粒径变小;改性CaCO3的增加提高了聚丙烯的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7.
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及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对纳米碳酸钙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碳酸钙进行了表征,填充在涂料中,对涂料性能进行考察。改性后碳酸钙表面有机膜使碳酸钙呈亲油性,降低表面能使粒子不易聚集,填充于涂料中,其柔韧性、硬度、流平性及光泽均优于填充未改纳米碳酸钙。  相似文献   

8.
文石型碳酸钙晶须填充纸张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方解石型碳酸钙填料填充纸张时填料留着率低,受纸张强度降低的限制填充量较小。文章采用自制文石型碳酸钙晶须替代传统方解石型碳酸钙,研究其填充纸张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文石型碳酸钙晶须较传统方解石型碳酸钙填料有更高的留着率,更小的纸张强度降低率。  相似文献   

9.
应用ANSYS软件对碳酸钙粒子填充聚丙烯(PP)复合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界面应力分布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三维与二维的有限元模拟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粒子极点区受到的剪切作用最大,而赤道区则受到基体树脂强烈的挤压提拉作用,拉伸应力达到最大值;相对而言,三维的应力分布曲线起伏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碳酸钙高填充聚乙烯体系(填充质量含量在40%以上)的加工性能,借助毛细管流变仪,熔融指数仪等研究了碳酸钙填充改性聚乙烯的流变行为。结果证明:填充体系的粘度随填料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采用适量硼酸酯偶联剂对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后,相同填充量的体系粘度会降低,硼酸酯偶联剂的最佳用量为2~3份。借助扫描电镜研究了该体系的断面结构,发现硼酸酯偶联剂可以促进碳酸钙在聚乙烯中的均匀分散,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当代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两相或多相高聚物共混,或称为掺合;加入带有取向的填料进行复合增强,如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以及加入没有取向的无机物进行无机填充。其中利用无机填料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以扩大原材料的应用范围,改善制品性能的工作引起了高分子材料制造和加工业的极大关注,尤其在世界能源危机的今天,这项工作的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的了。碳酸钙填充聚丙烯是近年来着重研制发展的一个品种,它在应用性能和加工性能方面都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美  相似文献   

12.
碳酸钙对RTV硅橡胶密封胶的补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选择多种不同粒径及表面处理的碳酸钙作为RTV硅橡胶密封胶的补强填料.通过分析碳酸钙填充RTV硅橡胶密封胶的拉伸行为和动态粘弹谱图,由实验结果分析,认为表面包覆硅膜的碳酸钙复合粒子与硅橡胶作用机理和脂肪酸处理的碳酸钙与硅橡胶作用的机理不完全一样.碳酸钙复合粒子与橡胶基体作用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硅膜与橡胶作用.碳酸钙复合粒子的抗位移能力好于其它种类的碳酸钙,适合用于高模量的结构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前二篇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流变实验结果,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碳酸钙填充聚丙烯体系的熔体粘度与填料含量、剪切速率和实验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关联式。实验结果证明,此关联式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本文还考察了在不同填料含量、实验温度。毛细管长径比以及剪切速率下PP—CaCO_3—TTS体系熔体破裂的临界剪切速率值及其变化规律,并对有关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硬脂酸钠改性后的氢氧化镁与聚丙烯(PP)材料熔融共混,分别以二氧化硅或硼酸锌或聚磷酸铵与季戊四醇的混合物为协效剂,制备氢氧化镁填充量为50%(质量分数)的阻燃聚丙烯。考察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断面形貌。结果表明:5%(质量分数)的硬脂酸钠改性氢氧化镁填充聚丙烯制备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分散性都高于未改性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材料;当协效剂添加量不超过3%时,二氧化硅或硼酸锌对复合材料有协同阻燃和填充增强的作用;聚磷酸铵和季戊四醇的混合物与氢氧化镁有较好的协同阻燃作用,且随着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下降,冲击强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本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碳酸钙填充聚氯乙稀(PVC)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碳酸钙的表面处理,微米和蚋米级碳酸钙改性PVC的物理与力学性能。超细CaCO3对PVC有显的增韧效果,少量纳米CaCO3就可使PVC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而且增韧效果比微米CaCO3的明显。随着蚋米级CaCO3用量增加,PVC拉伸强度提高。轻质CaCO3填充PVC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轻质CaCO3仅起着填充或降低成本作用,而纳米CaCO3能有效地增韧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钛酸酯偶联剂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偶联剂。据美国Kenrich石油化学公司1974年底报导,在100磅高密度聚乙烯中,添加少量—异丙基三异硬脂酰钛酸酯(商品牌号为TTS),再加入157磅碳酸钙填料(碳酸钙:聚乙烯=61:39)。所得材料之性能与未加填料的聚乙烯相仿。此后,钛酸酯偶联剂在聚丙烯、聚氯乙烯钙塑材料中也相继得到应用。据报导,在聚丙烯—碳酸钙体系中,加入TTS,落地冲击强度可提高6.5倍,在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粉末丁苯橡胶SBR1500及其纳米碳酸钙填充型粉末SBR1500,考察了不同预处理剂、隔离剂用量、凝聚温度、凝聚剂pH对凝聚过程的影响,并对不同的碳酸钙填充工艺进行了考察,对制得的产品检测表明,制备的粉末丁苯橡胶各项技术指标满足标准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应力发白,表征材料的应力发白现象、探究应力发白机制、监控材料的结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稀土铕离子的荧光特性,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实现了对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荧光标记。通过轴向拉伸试验构筑了荧光标记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应力发白现象,并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应力发白结构进行三维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基复合材料应力发白是由于拉伸后出现空洞造成的,空洞的存在导致折射率变化而呈现白色,通过ImageJ统计得到拉伸轴向空洞的宽度约为4μm。荧光标记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联用,可以有效监控外力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裂缝的微生物自修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裂缝测宽仪、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技术分别对混凝土裂缝的微生物自修复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修复40 d后,混凝土裂缝就可以被微生物矿化形成的碳酸钙所填充,修复效果明显,最大填充宽度超过1 mm.微生物矿化形成的碳酸钙在裂缝开口处最多,且随着裂缝深度的增加碳酸钙逐渐减少,当混凝土裂缝深度超过10 mm时未发现微生物形成的碳酸钙.距离裂缝断裂面表层1.5 mm内,微生物可矿化形成较多碳酸钙.而当超过1.5 mm时,由于该微生物矿化需要氧气,因此,随着距离裂缝断裂面表层越远、距离水泥基体越近,微生物矿化形成的碳酸钙含量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聚氯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VC—EVA)接枝共聚物,碳酸钙/低聚合度聚丙烯(CaCO_3/LMPP)的填充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考察。其结果表明:LMPP在流动过程中具有增润和增塑作用,使在流动过程中体系的粘度降低。减少或消除熔体破裂现象,以及高剪切速率下的振荡现象,但当加入一些聚乙烯时,由于它在体系中混容性差,使得流动不稳定,促使熔体破裂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