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月18日,联合国波恩气候变化大会闭幕,比预期闭幕时间推迟一天。经过各方艰苦谈判,会议通过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为《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如期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说,本次大会中发展中国家展现了空前团结,发达国家也表现出很大灵活性和建设性。虽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平衡反映了各方关切,为《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如期完成、持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支持力度奠定了良好基础。资金是较难达成一致的问题,但  相似文献   

2.
人物     
《科技潮》2010,(6):6-7
菲格雷斯:54岁女外交家成气候变化新负责人 5月17日,在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进行了广泛磋商后,潘基文秘书长正式宣布,任命哥斯达黎加女外交家菲格雷斯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从今年7月起接替即将离任的荷兰人德布尔,肩负起协调新一轮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10,(1):8-8
经过13天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2009年12月19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达哈根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自12月7日开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原定18日结束,  相似文献   

4.
吕媛媛 《科技信息》2011,(10):77-78
在当前全球背景下,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谈判归结为各主要国家利益集团政治、经济、科技、环境与外交的综合较量。从公共管理的服务职能来讲,微观到地方政府应将应对气候变化列入城市化发展规划之中,充分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共服务职能,从而来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复杂挑战,国际社会围绕着构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机制进行着斡旋与博弈。日本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与合作,并试图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继续保持环境气候领域的主导权。日本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既有地缘和历史的原因,更有树立环保大国形象,掌握气候外交主导权,为本国环保产业开拓市场等政治、经济方面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复杂挑战,国际社会围绕着构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机制进行着斡旋与博弈.日本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与合作,并试图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继续保持环境气候领域的主导权.日本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既有地缘和历史的原因,更有树立环保大国形象,掌握气候外交主导权,为本国环保产业开拓市场等政治、经济方面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问题涉及人类社会诸如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气候谈判面临着很多障碍性因素。本文应用博弈论模型针对哥本哈根会议各国的气候谈判中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对抗与结盟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气候谈判博弈属于智猪博弈,考虑到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如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等情况,发达国家(大猪)率先实现减排承诺是该博弈最优选择。(2)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博弈属于捕鹿博弈,该博弈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确保博弈双方的承诺和行为是可信的。在哥本哈根会议的谈判中,该博弈的最优策略是发展中国家内部要统一口径,坚持实行非强制性减排。(3)排放权分配谈判博弈属于性别博弈,该博弈显示在无政府状态下达成一个有效的减排机制的唯一途径就是寻求部分妥协。这样可能会使协议的有效性降低,但是总体来讲,有协议总比没协议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效用理论,从博弈视角模拟气候谈判框架下各国谈判策略。首先识别气候变化投资对各国效用的正向、负向和外溢效应;其次在增温幅度、温度对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影响等不确定性下求得各国静态博弈对策;最后通过动态化博弈行为,对气候谈判中先动劣势的存在性提出检验方法。典型案例模拟结果表明:气候谈判策略的确存在先动劣势,各国倾向于等待并迫使别国先做出减排承诺,该博弈分析印证了气候谈判现状。  相似文献   

9.
采用内容分析法, 剖析1997-2012年《纽约时报》、《卫报》、《澳大利亚人报》和《中国日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每年一度的缔约方大会期间关于气候变化的1549篇报道, 就其历年来的报道数量、使用的信息框架、信息源状况以及针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状况进行分析, 并对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纽约时报》、《卫报》和《澳大利亚人报》针对中国的315 篇气候变化报道进行态度分析。结果表明: 1) 当有新的条约或协议出台时, 媒体会给予更多的报道; 2) 各国媒体使用的报道框架与其所属国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立场相关联; 3)《纽约时报》、《卫报》和《澳大利亚人报》对中国谈判形象的报道整体上负面, 但在国际合作和国内政策上进行了正面报道。  相似文献   

10.
陈思思 《科技资讯》2012,(10):151-152
自从1992年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4年正式生效后,国际社会开始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时至今日,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峻的环境危机之一。人类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大气排放CO2、CH4等温室气体,它们迅速的增量让我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挽回局面,呼吁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等等。但事实表明这些方法并不能阻止温室气体的大幅增长,我们要寻求的应该是能够治根治本的措施以使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彻底地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气候冲击波     
对于只知道7天局部天气变化的中国公民来说,发生在遥远哥本哈根的一场基于未来4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谈判,似乎只能作为一部新的《安徒生童话》看待。 但是,当众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挑灯夜战,亲自趴在谈判桌前为协议条文而争吵不休时,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并不是一个“好玩”的故事,它的冲击波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2.
<正>气候变化深刻影响地球生态环境,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5日深夜,《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如期达成,开启全球气候行动合作新局面。中国对《巴黎协定》及其实施细则的达成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至今,国际气候治理不断发展演变,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征程中,外交战线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本刊特采访了外交部负责气候变化谈判的历任代表,让我们跟随这些亲历者近距离地去观察和了解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既是人类的新诉求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低碳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许多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必须以<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作为谈判基础.中国的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民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11月6日至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办。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签订以来,全球气候治理已走过了30年的光景。在2015年之前,国际气候谈判的中心任务是达成全球统一的减排目标,2015年《巴黎协定》的通过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此后几年,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中国别无选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全球气候变化已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在2007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气候变化超过恐怖主义、阿以冲突、伊拉克问题而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签署,1994年生效)到《京都议定书》(1997年签署,2005年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2005年启动),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良策。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利益始终是外交关系中的基本问题,气候外交亦不例外.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全球变暖,因此,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主题的气候外交谈判自然也成为当今全球环境变化条件下外交谈判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地理学基础,将气候问题的外交化进程作为博弈过程来看待,并运用博弈论的纳什均衡原理和"智猪博弈"等模型,深度分析各大国(集团)在气候外交中的矛盾与博弈.最后从博弈论角度解读中国的气候外交政策,建议中国根据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来制定最适合自身的最优策略,以求在这场气候博弈中获取最大化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7.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1次缔约方会议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开幕,经过13天的谈判,通过了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气候协议,标志着全球将持续走向低碳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也标志着继六年前功亏一篑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联合国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努力在各国的艰难推动下取得了巨大胜利,全球气候治理的"无政府状态"结束,多边主义在巴黎迎来了光明。  相似文献   

18.
潘晓 《科技智囊》2010,(1):22-29
<正>哥本哈根大会概况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尘埃落定。有人将此次会议称作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一次国际谈判,甚至是二战以来人类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整个会议过程跌宕起伏,戏剧性的落幕也注定这次大会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被人类铭记。从大会开始之前很长时间一直到结束之后的现在,人  相似文献   

19.
韩雪  岳彩荣 《广东科技》2012,21(7):134-134,144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不断深入,森林作为陆地碳吸收的主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造林、再造林项目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证明了林业碳汇项目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进入秋季以来,北京凉意渐浓,然而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则日渐"火热"。以气候变化为主要议题的重大国际会议议程之密集、规格之高空前,令人目不暇接:9月8日~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次将气候变化列入会议议程,并且将其作为首要议题。通过了关于气候变化的《悉尼宣言》;9月中旬,来自19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回顾了议定书签订20年来的进展,并审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9月18日,第62届联合国大会开幕,气候变化问题贯穿整个联大会议的始终:首先举行气候变化问题高级别会议,然后进行联大一般性辩论,其主题即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9月28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第62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作了题为《共谋合作,共建和谐》的发言,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此外,在今年11月即将举行的东盟领导人峰会上,环保和气候变化问题也将成为会谈重点,会议主题确定为"能源、环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更为令人关注和期待的是即将于今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联合国气候大会,这是一次开始启动有关替代《京都议定书》全球谈判的关键性会议,有人称之为"后京都进程"。因为1997年制定的、旨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