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娭毑”是汉语方言,它有两个意义:一是指称祖母;一是尊称老年妇女。综合各地汉语方言以及苗、瑶、畲、壮侗语的情况来看,“娭毑”有如下几种意义:称呼母亲;称呼祖母;称呼外祖母;对祖母辈的妇女的尊称;族人对外婆的尊称。“娭毑”主要在湘方言中使用;“(女哀)姐”主要在客家话中使用。就“娭毑”、“(女哀)姐”和“依呀”而言,至少可以说客家方言与湘方言、畲语、苗语、瑶语、壮侗语同源。  相似文献   

2.
“娭毑”主要流行于湘方言地区,“(女哀)姐”主要流行于客家话地区。“娭”比较准确地记录了湘方言ηai33①的词音;“”是客家人或者说是其他文人专门为客家地区所造的俗字。“毑”字较早出现在《方言》中,“姐”字较早出现在《说文》中,“毑”和“姐”在早期(汉代或者汉代以前)都是指称母亲。“娭毑”和“姐”在词源上是同源的,在使用上、意义上、色彩上和地域范围上则有所不同。比较它们的异同,探索它们的源流,分析它们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可以加深对“娭毑”和“(女哀)姐”的了解,加深对方言称谓词的认识,补充现有字典词典之不足,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娭(母也)”主要流行于湘方言地区,“(女哀)姐”主要流行于客家话地区。“娭”比较准确地记录了湘方言nai的词音;“(女哀)”是客家人或者说是其他文人专门为客家地区所造的俗字。“(母也)”字较早出现在《方言》中,“姐”字较早出现在《说文》中。“(母也)”和“姐”在早期(汉代或者汉代以前)都是指称母亲。“娭(母也)”和“(女哀)姐”在词源上是同源的。在使用上、意义上、色彩上和地域范围上则有所不同。比较它们的异同,探索它们的源流,分析它们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可以加深对“娭(母也)”和“(女哀)姐”的了解。加深对方言称谓词的认识,补充现有字典词典之不足。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春蚕》是“五四”以来的杰出短篇小说之一。《春蚕》中的主要人物老通宝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旧中国老一代农民形象。茅盾说过:“老通宝这个典型(即使不是十分明显的)是取自邻村的一个农民‘丫姑老爷’”。这对于我们理解典型塑造是很有启发的。所谓“丫姑爷”,就是茅盾祖母身边一个丫头的丈夫。茅盾在自己的作品中,曾多次提到过这位“丫姑爷”。1932年8月,茅盾在《乡村杂记》中写道:“我们家有一位常来的‘丫姑老爷’,——他的女人从前是我的祖母身边的丫头,我想来应该尊她为‘丫姑老爷’,庶几合  相似文献   

5.
对《文选》所收东汉马融《长笛赋》中“哀姜”的注释 ,有鲁哀公夫人、鲁文公夫人两说 ,在《左传》中鲁庄公夫人亦称“哀姜”。结合版本差异、人物生平及《长笛赋》中具体语境 ,认为《长笛赋》中“哀姜”是鲁文公夫人  相似文献   

6.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在《背影》里,朱自清终于弹出了他真情实感的“泪”,其泪中情,泪中影,耐人品味,引人深思……。 在《背影》里,出现“泪”的地方一共有四处:第一次是正在北大求学的朱自清,从北京南下回家为祖母奔丧,与其父朱鸿钧相会于徐州,“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而流出感伤之泪;第二次是为祖母办完丧事,父子于浦口惜别,父亲为儿子买桔,蹒跚地过  相似文献   

7.
《战国策·赵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其中“亦哀之矣”的“哀”,诸家选本或者不注,或者注为“哀怜”、“哀痛”、“悲哀”等。例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末注;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末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古代散文选》,末注;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也末注。有的选本考虑到这是阅读或教学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于是便作了译或注。如: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审美意识史上,“哀”由感悟兴叹逐渐转变为审美对象的“物哀”,对于其的研究最典型的研究成果均是以“哀”来代表“物哀”和“知物哀”,在紫式部《源氏物语》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感动的“哀”,到江户时代转变为审美对象的“物哀”概念,“物哀”中能够引起“哀”的对象排除掉了政治、说教在内的审美对象,是一种审美性感知,超越了道德的人性人情,本文主要研究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物哀观,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赵氏求救于齐”,这“赵氏”有的认为指赵太后,有的认为指赵国的国君。它究竟指谁呢?为什么有人把“赵氏”理解为赵太后?因为古代的妇女称“某氏”,直到解放前的农村里还有这样的称呼。但是你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古代妇女称“某氏”,是在她娘家姓的后面加“氏”,而不是在她夫家的姓后面加  相似文献   

10.
一、穷六朝法帖中,“穷”有“哀愁”、“悲痛”义。王羲之《杂帖》云:“念足下穷思兼至,不可居处”,又云:“汝尚小,愁思兼至,不可居处!”“穷”、“愁”互文。羲之《杂帖》:“念足下穷思深至,不可居忍”,梁王筠《寒凝帖》云,“哀慕深至,不可任!”“穷思”与“哀慕”互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8项具体准则与1项基本准则,其中第二号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与原《投资》准则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图式如下:原《投资》短期投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长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又可分为成本法与权益法两种,本文我主要向大家介绍原《投资》准则中“权益法”(后称“老权益法”)与新《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后称“新权益法”)的变化。老权益法:(一)核算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二)账户设置…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指出:“最初的阶级压迫是跟男性对女性的奴役相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二卷第223页)当人类社会步入文明社会之后,最初的自由感很快就被伴随而来的阶级压迫、性别差异所取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就象从五彩云端跌入了万丈深渊。 《诗经》中的部分诗歌,正描述了那个时期在苦难中挣扎的妇女的哀吟,她们凄厉的声音虽然从那么久远传来,四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依然那么真切,恍如目睹,它为我们研究西周至春秋中叶,我国步入阶级社会初期妇女的生活地位、婚姻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13.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赵氏求救于齐”,这“赵氏”有的认为指赵太后,有的认为指赵国的国君。它究竟指谁呢?为什么有人把“赵氏”理解为赵太后?因为古代的妇女称“某氏”,直到解放前的农村  相似文献   

14.
“七哀”之义,古今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然不乏揣测之辞,似言有未尽善者.兹略述如后: 其一,六臣注《文选》吕向说:“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他将痛、义、感、怨、耳目闻见、口叹、鼻酸并列,以释“七”之数,古籍并无根据.且所列七项,亦非并列之七事,痛、义、感、怨四项属于内心感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窦威传附窦抗传》曰:“抗字道生,太穆皇后之从兄也,隋洛州总管、陈国公荣之子也,母,隋文帝万安公主。”此语误处颇多,中华书局点校本失校。考《隋书》卷三十九《窦荣定传》:“父善,周太仆,季父炽,开皇初,为太傅”,“其妻则高祖姐安成长公主也”,有三子,长子为窦抗。《旧唐书·窦威传》云:“父炽,隋太傅”,《周书》卷三十《窦炽传》亦明言窦炽之兄为窦善,有子荣定。可见《旧唐书》中“窦荣”实为窦荣定之误。《隋书》中“安成长公主”一词出现三次,其中《高祖纪上》两  相似文献   

16.
“那山”中的“乡邮员”和他的“狗”刚刚获奖,从山里起步的作者彭见明,又迈出了新的令人高兴的步子。《小河弯弯小河长》(下称《小河》)是个标志。 这位年轻人,不再写山里新老两代人的接交班,而去写小河边新老两代人肩并肩的奋发前进、振兴山乡,他笔下的《小河》,已经不再象《那山那人那狗》(下称《那山》)那样,只靠一种平凡的美单纯的美和自然的美为基调,而是靠对时代气氛的总感受  相似文献   

17.
<正> “造园”与“园林”两个名词,虽只是一字之差,但含义上有主从之分,不能混为一谈,在学术上必须彻底澄清,以免长此混淆不清,影响科学及事业的发展。特撰此文,以就正造园界同志。 一、“园”及其有关词汇 在我国文字上“园”字及其类似的词汇为数甚多,拟分为单词及复词两项分别加以说明: (一)单词 1.园《说文》:“树果为‘园’。”今称栽果树者为“果园”。栽桃者称“桃园”,栽梅者称“梅园”,栽牡丹者称牡丹园”。亦称私人的庭园为“花园”。 2.圃《说文》;“种菜为‘圃’。”今栽菜者称“菜圃”,育苗者为“苗圃”。世称黄帝之园为“县圃”。 3.囿《说文》:“有禽兽曰‘囿’。”《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我国期刊百花园中盛开了一簇以宣传法制为主的刊物。不管是《公民与法》,还是《公安月刊》,不管是《警笛》,还是《长安》,人们都以异样的目光注视着它,视它为生活中的法官、良师、挚友。不少人形象而亲切地称法制刊物是“高原刺玫瑰”、“东北老人参”、“四川红辣椒”、“北京二锅头”,意思是针砭有术,辛辣有味,醇香醉人。一位退休教师说:“人治社会离不开圣旨,法治社会离不开法律。现在干什么都讲法,法盲与犯罪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不订法制期刊,不学习法律,心中就不踏实。”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伟大在于深刻的批判性.他不仅无情揭露鞭挞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还批评被统治的不觉悟的国民.不过,他对前者运用的是愤怒的遣责、无情的嘲讽,对后者则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唯有对处于社会最底层、不幸中的不幸者,承担了人类最大痛苦的妇女,作为民主主义者和清醒现实主义者的鲁迅,给以最大的同情.《狂人日记》发表后的三个月,他就发表了杂文《我的节烈观》,从妇女角度,攻击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利用节烈的精神枷锁污辱广大妇女.随后又写了《娜拉走后怎样》、《关于妇女的解放》,小说《祝福》、《明天》、《伤逝》、《离婚》,诗歌《所闻》、《无题二首》(之二)、《赠人二首》等一系列作品,表明他对旧中国被压迫妇女的苦难生活非常关注,深为同情.鲁迅不但为她们代言,向旧社会、恶势力进行血的控诉,抒写她们的觉醒、反抗,还明确指出“但见奔星劲有声”,鼓舞她们奋起战取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20.
《史记》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异称,其中《太史公书》为其原名,《太史公记》《太史公传》为其异称,《太史记》《太史公》《史记》为其省称,《史记》自东汉桓帝起成为该书正名。关于《史记》一书的定名原因,历来学者主要有四种观点,即:“单名说”“子书说”“历史地位说”“图书命名原则说”。前两种观点不予采信,后两种观点分别论证了外部特殊历史背景及书名内在命名规律的重要作用,可信从。关于《史记》及其异称涵义,“史记”之名从通称统一为专名,其“古史官之记”的古意逐渐丧失,作为专名的《史记》特指司马迁之《太史公书》,同时凡是描述其作者、篇章结构、内容、主观评价等属性的修饰词共同构成了其书的书名涵义。异称中“太史公”题目所指应为“既尊其父,亦是自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