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根据天文观测结果对SN1987A的X-ray辐射产生机制是"超新星爆发"提出质疑.按照"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引发核过程"模型,SN1987A的X-ray由两个独立过程产生:P-e-p~12.5keV;d+-e-d+~25keV并引发(d,d)聚变;SN1987A的X-ray辐射可能是SK-69202的超大耀斑.  相似文献   

2.
2003年6月13日04:30(UT),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站的太阳射电频谱仪在1~2/2.6~3.8/5.2~7.6 GHz射电波段上观测到太阳耀斑爆发.几乎在同一时刻,RHESSI在硬X射线波段、TRACE在极紫外波段、SOHO/MDI也观测到这一爆发事件.分析了整个耀斑过程,得到以下3个结果:1)射电爆发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反向漂移结构,频漂速度为200~800 MHz·s-1,电子的运动速度为1 000~6 000 km·s-1.2)硬X射线爆发与射电爆发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在50~100 keV波段,2个磁足点均有HXR爆发,其中一个足点的磁场较另一足点的磁场强;而在12~25keV波段,HXR爆发源只有1个.3)EUV爆发过程中源运动的空间尺度与射电爆发中电子运动的空间尺度一致,它可能反映了射电源的源区尺寸.通过HXR源与射电源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射电源可能存在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介绍了RHESSI的基本特点:高能量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论述了太阳耀斑放能机制之谜,“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引发核过程”(束缚态模型)对太阳耀斑放能机制的解释,RHESSI观测结果对太阳耀斑放能机制的检验。通过对太阳耀斑放能机制的分析,从而对黑洞、中子星、伽马爆等流行理论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引发核过程"模型(简称"束缚态模型")对Cyg X-1等的X-ray辐射给出X-ray和r-射线等新的产生机制.通过与太阳耀斑光变曲线和能谱比较,得出结论:Cyg X-1、A0620-00、GX339-4、GRSl915+105等的X-ray辐射可能不是"黑洞"的辐射而是星冕的耀斑,这里不需要黑洞.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引发核聚变”模型对太阳耀斑中的(d,d)聚变给以解释,同时也为具有重大争议的所谓冷聚变现象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6.
太阳黑子活动区与太阳耀斑和太阳质子事件的发生有紧密的关系.选取活动区特征参量包括太阳黑子群面积,磁分类,McIntosh分类,10 cm射电流量,统计和耀斑发生的产率关系;还统计了太阳活动区的位置,软X射线通量和质子事件的产率关系.对于磁分类,McIntosh分类的每一种分类类型计算了耀斑产率,对黑子群面积和10 cm射电流量和软X射线通量用函数拟合了它们和太阳耀斑和太阳质子事件的产率关系.对活动区位置采用了分段统计质子事件产率的方法.统计结果显示我们选取的活动区特征参量与太阳耀斑和质子事件有较强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可作为以后建立太阳耀斑,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中预报因子的选取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讨太阳耀斑与太阳黑子参量的关系,本文采集了大规模的活动区黑子数据,统计其与耀斑发生的产率关系,应用得到的拟和公式对原始数据计算得到规范化后的数据集.在此基础上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黑子耀斑数据建立决策树模型和建立分类规则,具体描述了黑子数据和太阳耀斑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应用这两种技术对活动区未来48h是否爆发耀斑给出了预报,预报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低的虚报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我国185个气象测站1971~1980年夏季雷暴活动频数对2级以上太阳耀斑的影响。江、浙、皖、赣一带耀斑爆发后雷暴平均频数比爆发前提高(40~43)%;而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则降低(19~31)%。经Student-t检验,耀斑爆发前后雷暴频数平均值的差异显著性分别通过了优于10-5、5×1003及10-4的置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9.
结合太阳耀斑与日冕物质抛射参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描述太阳耀斑的三个特征参量包括耀斑峰值流量、持续时间和耀斑维度;太阳质子事件的三个特征参量分别为CME宽度、CME速度和测量位置角度。首先使用信息增益率评价各参量对质子事件发生的重要度,结果表明相比于耀斑峰值流量和持续时间,CME宽度和速度对质子事件发生具有更高的重要性。基于上述参量,应用线性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质子事件预报模型。对模型进行检测并与只选用耀斑参量的预报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耀斑结合CME参量的预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和较低的虚报率,尤其对于质子事件发生的报准率提高较多(67.5%上升到90%)。实验结果验证CME参量作为预报因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观察甚低频电磁波的相位变化,预测太阳耀斑的级别.当太阳耀斑爆发时,太阳表面首先会发出大量电磁辐射(主要是X射线),甚低频电磁波能很好地感应到此辐射;其次还喷射出大量带电低能粒子流,这会引起地磁暴,且通常在耀斑爆发1~2d之后到达地球.给出了一个预报地磁暴的实例.两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28h,太阳风的速度约为1 484.1km/s.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大量观测数据在[1]的基础上证明:太阳耀斑中不但存在来自pep过程的单能(~12.5keV)的X射线源发射,而且存在来自d+ed+过程的单能(~25keV)的X射线源发射。并根据理论模型提出关于耀斑X射线谱测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RBF人工神经网络的X级以上太阳耀斑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第23太阳活动周X级以上耀斑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Gauss拟合和RBF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对X级以上耀斑进行预报研究.结果表明,将黑子群的位置、卡灵顿经度、耀斑爆发时间与黑子群达到最大面积的时间关系、每7d黑子群的最大面积、太阳耀斑流量的积分值、CME速度和F10.7射电流量7个预报因子作为参量对RBF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后建立的RBF模型的输出结果和训练数据的相关系数高达98%,对耀斑强度的预报结果与观测结果的误差在0.5以内,预报模型符合耀斑短期预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大量天文观测数据证明:在太阳耀斑中存在来自p-e-p过程的单能(~12.5keV)的X射线源发射。  相似文献   

14.
鲁润宝 《河南科学》1998,16(4):393-398
基於X射线的观测事实,证明在太阳耀斑中存在两个独立的X射线发射过程:≤12.5kev的软X射线和~25kev的硬X射线及少量的高能γ用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发核聚变的模型给出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5.
太阳耀斑爆发与多种因素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其中规律难以把握.选择时间变化长短,工作频率,路径大圆距离,VLF传播相位变化偏移量4个与太阳耀斑级别预测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构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利用Matlab工具箱对网络模型进行系统仿真与多次训练,使网络的预测输出不断逼近期望输出,实现对太阳耀斑级别的预测,通过结果误差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具有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太阳耀斑中单能X射线源发射(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润宝 《河南科学》1999,17(1):21-28
本文用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在太阳耀斑中存在来自p-e-p过程的单能。的X射线源发射。  相似文献   

17.
研究 1989~ 1994年间夏季前后 170个 2级以上太阳耀斑对高时空分辨率的LLP80 -0 2型闪电定位系统在此期间于京津冀地区所测的 2 2 732 6个闪电活动的中短期影响 .发现在所覆盖的 6 0 0km× 6 0 0km区域内 ,在河北中西部至渤海湾地区一带闪电次数存在几百公里尺度的负响应区 ,在河北中部的负响应区其差异显著性优于 5× 10 - 3.这一结果表明在此地区太阳耀斑爆发后雷暴活动减弱现象可能是稳定的客观事实 .它对太阳活动影响短期天气的传统机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事实根据 .  相似文献   

18.
日冕物质抛射与太阳耀斑的时序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3):2882-2887,2896
日冕物质抛射表现为在短时间内快速地由日冕向外抛射出大量等离子体物质,这些物质进入星际空间,特别是日地空间,会对日地空间的磁场分布造成影响。采用自1996年1月3日至2009年7月31日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样本,对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的时序关系进行分时间窗口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耀斑而言,日冕物质抛射与其有密切的时序关系且耀斑级别越大时序关系越密切。而对于日冕物质抛射而言,耀斑与其没有密切的时序关系,这可能是所选取的样本中包含大量太阳背面日冕物质抛射所致。这一结论可以用于日冕物质抛射预报。  相似文献   

19.
太阳发生耀斑时,辐射出大量的X射线和高能粒子等,使得电离层的物质瞬间被大量电离,电离层的电子浓度急速变化,电离层的等效反射高度随之变化,从而引发甚低频信号相位异常现象。基于在河南新乡用甚低频接收机监测到的“神州”三号发射和返回期间的甚低频信号的相位异常情况,对相位异常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处理分析并给出了预测的耀斑级别,和美国的GOES卫星观测到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吻合恰好,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Her X-1的X-ray观测结果和其他中子星X-ray时间变化特征和X-ray谱特征分析,对Her X-1是中子星提出质疑.并根据"电子-离子束缚态及其引发核过程"(简称:电子-离子束缚态)假说,时照太阳耀斑机制,认为Her X-1的辐射可能是它的伴星HZ-Her的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