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奠基人在某种意义上,现年79岁的沙特国王法赫德是沙特与美国联盟关系的奠基人。虽然费萨尔国王时期,沙美关系已比较紧密,沙特与伊朗同为美国在海湾的两大支柱;但相比较而言,美当时更倚重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在军事援助沙特问题上有所顾忌。沙美关系更多还是靠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的。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使沙特面临的海湾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任王储的法赫德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的伊斯兰教朝觐因两起恶性安全事故变得异常悲怆。9月11日,一座工地塔吊倾覆造成100余名朝觐者死亡。9月24日,投石打鬼仪式上发生严重踩踏事故,导致近千名朝觐者遇难。沙特政府作为朝觐活动的组织方,遭到多方质疑和批评。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麦加坐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区一条狭窄的山谷里,是伊斯兰教"真主的天房"——克尔白的所在,赴麦加朝觐  相似文献   

3.
严峻而保守的伊斯兰教卫道者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麦加和安葬地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沙特王室以“伊斯兰的曙光”、“圣地的保护人”自居,要全世界几亿穆斯林把沙特当做“精神上的祖国”。沙特家族创业伊始,就接受伊斯兰教中瓦哈比教派的教义、作为统一王国的精神力量。瓦哈比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的“纯正派”或“清教派”,主张恢复伊斯兰教初期的本来精神,反对“脱离《古兰经》的宗教生活”,教规严格。瓦哈比派教义渗透到沙特社会的各个方面。外报称,目前沙特阿拉伯已演变成为两个氏  相似文献   

4.
4月9日,正当伊斯兰教一年一度的朝觐活动接近尾声时,麦加圣地又生惨剧:众多朝觐者拥向一个巨穴,进行“向魔鬼投石”仪式,因拥挤和践踏致使107名年老体弱者当场死亡。近20年来,麦加圣地发生多起惨剧。1979年伊朗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占领麦加的大清真寺与沙特警察发生冲突,致使75人死亡;1980年巴基斯坦一架运送  相似文献   

5.
麦加朝觐     
一年一度的世界穆斯林麦加朝觐,今年在9月中旬举行。我国伊斯兰教协会也将派出朝觐团前往参加这一盛大的国际性宗教活动。麦加是伊斯兰教的中心,它位于沙特阿拉伯西部。一千多年来,它象一块磁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全世界近8亿穆斯林中,笃信教义者每天都要朝着麦加的方向做五次礼拜。每逢伊斯兰历12月(又称朝觐月)上旬还有数以万计的穆斯林聚集麦加,举行一系列朝觐仪式。在朝觐期间,干燥缺水、草木稀缺的麦加城到处都是人流,就象一座游动的城市,随伴着教徒的颂声徐徐挪动。  相似文献   

6.
刘中民 《世界知识》2012,(12):47-49
阿拉伯民族主义革命浪潮、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输出、西方的反恐战争、美国的中东改造计划、"阿拉伯之春"……面对一个又一个外部挑战,沙特不仅保持了其君主制政教合一政权的历史延续性,并且成长为举重若轻的地区大国。  相似文献   

7.
袭击麦加大清真寺事件已经过去二十多天了。可是,它的原委至今还罩着一层薄薄的迷雾。有关的新闻电讯,都不是从现场发出的。沙特阿拉伯官方的说法,语焉不详;其他国家报刊的报道又东鳞西爪,难窥全貌。事件的经过、性质,袭击者是什么人以及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戏剧性的经过据一种说法,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即伊斯兰历的除夕,约有二、三百人在这天清晨化装为送葬的朝觐者,带着十多口装满了武器的棺材,来到麦加大清真寺,其中有些人还带着妻小。他们关闭了大门,设立了岗哨,占领了寺院。在寺内祈祷的穆斯林  相似文献   

8.
正斋月过后发生在法国尼斯的严重暴恐袭击,无法遮蔽斋月期间的众多事件。在刚刚结束的伊斯兰教斋月的最后几天,发生在美国奥兰多、孟加拉国达卡、沙特阿拉伯麦地那等地的恐怖袭击屡屡搅动世界,幕后黑手都指向盘踞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伊斯兰国"不在其老巢专注"建国大业",转而在外围"小打小闹",反映其正在根据战略态势变化进行战术调整。"斋月攻势"或许是"伊斯兰国"在由盛转衰过程中改变  相似文献   

9.
公元1325年,阿拉伯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Munammad.Ibo.Batuta)离开故乡摩洛哥的丹吉尔城,去伊斯兰教圣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朝觐。从1325年起,他开始实施自己的人文科学计划,周游亚非  相似文献   

10.
8月20日,美国为了报复恐怖分子对其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的炸弹袭击,用导弹轰炸了苏丹和阿富汗境内的据称得到本·拉登资助的恐怖主义营地。拉登是伊斯兰教极端主义者,于是,人们又不自觉地将伊斯兰教与恐怖布主义联系在一起,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疑问,为什么恐怖分子总是把矛头对准美国?美国的导弹袭击或者军事打击能够有效制止恐怖活动吗?最近十多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恐怖主义事件,如1988年洛克比空难事件、1993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1996年沙特宰赫兰美军基地爆炸案等,都与一  相似文献   

11.
沙特——以伊斯兰世界的中心自居、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依然奉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君主国;美国———以自由、民主、人权卫士自居、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结盟离不开石油合作。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55万人进驻沙特,美沙亲密关系达到顶峰。9.11事件,使美国与沙特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除9.11主谋本·拉登是沙特人外,19名肇事者中还有15名来自沙特。今年5月,俄美首脑会晤,许多人猜测美国正摸索“脱离沙特”,降低对中东地区,特别是沙特石油的依赖,把原油供应地转向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俄罗斯。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圣地的“清净之地”麦加,前不久发生了一起悲惨事件,有1426名虔诚的朝觐者死于一段公路隧道中。十几年来,麦加几乎每个朝觐期都要发生事故,数这次事故最惨痛。7月2日,是伊斯兰教宰牲节第一天,朝觐者要从麦加奔赴米纳,在阿拉法特山站立一日,他们不仅要追颂先知穆罕默德的丰功伟绩,而且要进行礼拜,忏悔自己一生的过失。这是麦加朝觐诸多仪式中的一项。这天一早,约200万朝觐者如潮水般涌向米纳。从麦加到米纳要穿过几个过山隧道。这些隧道大多宽20米,高8米,长短不一。这天,近5万人拥挤在一条长500米的隧道里,里面气温高达43℃。隧道内外实在太拥挤了,以致在隧道上方路面上有7个人被挤落摔死在出口处,顿时秩序大乱。外面的人拼命往里挤,里面不明真相的人再往外挤,老弱病残  相似文献   

13.
李明波 《世界知识》2014,(17):62-63
近日,沙特阿拉伯《麦加日报》的一条独家新闻在沙特国内外引发了轩然大波。该报道援引麦加警察局长阿西夫·库拉西将军的话表示,沙特政府已颁布一条政令,严格限制沙特男性与外国女性的婚姻。不少媒体在报道时强调,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以及乍得四国的女性侨民不得与沙特男性通婚。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完全准确。这条禁令在沙特引发热议并非因为禁止沙特男性与上述亚非四国女性通婚,而是以下三点内容:第一,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0月2日,担任《华盛顿邮报》评论员且在美国居住的沙特记者卡舒吉,走进了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总领馆的大门,然而从此之后他再未走出。沙特记者在本国领馆内离奇失踪的消息迅速点爆了媒体。特朗普先是回护沙特当局,遭到民主党强烈批评。卡舒吉曾经供职的《华盛顿邮报》发表社论,批评特朗普在事件发生后的表现是在为沙特"清理烂摊子",并称美国应支持联合国官员建议的成立一个独立的国际委员会,调查这起失踪事  相似文献   

15.
正由沙特阿拉伯处死什叶派教士尼姆尔引发的危机,深刻反映了伊斯兰教内两大派别——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无法调和的尖锐矛盾。实际上,中东地区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与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阵营之间的"冷战"已持续多年,"尼姆尔事件"只不过又给这两大派别之间延续千年的旧仇增添了新恨。大体来说,逊尼派在当今世界穆斯林中占多数,比例大约在90%左右,什叶派大约只有10%左右。伊斯兰史上最主要  相似文献   

16.
正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伊朗伊斯兰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委员会发言人莫赫谢尼萨尼日前表示,伊朗安全部队已抓获沙特驻德黑兰使馆遭袭事件的主要组织者。莫赫谢尼萨尼称,目前已成功抓获多名袭击参与者。他表示,袭击使馆事件的组织者在入境时已被拘留,现在正在审理其案件。他表示,袭击事件不是自发性的,嫌犯受到了境外组织的指使。沙特阿拉伯内政部1月2日宣布处决包括知名什叶派教士尼姆尔在内的47人后,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迅速恶化。这一事件在伊朗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初伊斯兰革命兴起,美国的反应滞后,直至11月初才确定了应对危机的政策。由于政府内部存在巨大分歧,美国无法确立明确一致的危机处理政策。而得不到明确指示的巴列维国王只能坐以待毙。美国在处理伊朗问题时的失误包括:对伊斯兰革命反应滞后,造成了战略被动;政府内部分歧重重,决策混乱;对伊斯兰革命缺乏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王室的困难与对策去年初,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秘密报告估计:“沙特王室统治,可能不出两年,就会被一场革命推翻”。这有点危言耸听。但是,近年来,沙特政局不稳定的因素有明显的增长,外部环境比以前险恶,则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从外部看,伊朗国王倒台,霍梅尼政权一心要“输出伊斯兰革命”,号召推翻君主制,建立伊斯兰共和国。这对沙特王室不能说不是一个威胁。埃以缔和后,阿拉伯地区出现的反美浪潮,不利于沙特王室的联美政策。“拒绝阵线”国家在阿以冲突上的“激进”态度,也给以“温和”著称的沙特以重压。但是,最危险  相似文献   

19.
丁隆 《世界知识》2014,(21):39-39
<正>瓦哈比派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如何与现代性相适应,还需要解决如何与其他伊斯兰教派和文化共存的问题。这不仅与瓦哈比派和沙特自身发展有关,还关乎穆斯林社会稳定发展和国际安全。9.11事件以来,"瓦哈比主义"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它既被人称为沙特阿拉伯的"国教",又似乎与塔利班、"基地"组织,以及当下攻城略地的"伊斯兰国"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码"瓦哈比",了解其缘起、信条和影响,对于理解伊斯兰激进主义和中东政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丁隆 《世界知识》2024,(6):42-44
<正>沙特在本轮巴以冲突中被认为是“缺席的在场者”。长期以来,沙特不仅是最重要的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也是巴勒斯坦事业的主要支持者和赞助者,这使其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在伊斯兰世界具有风向标意义。外界普遍认为,沙特拟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是本轮巴以冲突的导火索,阻止沙特与以色列建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