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前期研究中获得的2,6-二叔丁基酚(简2,6-DTBP)降解菌(Aeromonas sp.),进行了对2,6-二叔丁基酚的降解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经固定化包埋后,降解底物2,6-DTBP的能力大大提高。在100.0mg/L的初始浓度下其降解率在十二天可达到81%。通过对固定化菌株的降解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其对底物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当2,6-DTBP初始浓度为100mg/L时,固定化菌种其动力学常数为0.1232,半衰期为5.63day。扫描电镜观察到菌种在海藻酸钙包埋载体中能良好地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细胞生产丙烯酰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海藻酸钙包埋法制备固定化恶臭假单胞菌细胞,以分批反应、间歇反应及连续柱式反应转化0.3mol/l 丙烯晴溶液来生产丙烯酰胺.丙烯晴溶液用0.05mol/l tris—HCl 缓冲液调至pH 值8.0,控制温度为5℃.间歇反应在恒温水浴摇床上以100r/min 振荡进行,13h 后丙烯酰胺浓度积累为30%,丙烯晴的转化率在95%以上.连柱柱式反应在带夹套的串联柱式反应器中进行,以每克湿固定化细胞每小时1 ml 的流速输入底物溶液,可有95%以上的丙烯晴被转化.酶柱实测半衰期达1200 h 以上.反应产物经分离提取后得到白色针状晶体,经红外光谱等鉴定,确认它为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3.
海藻酸包埋大肠杆菌细胞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海藻酸盐凝胶固定化大肠杆菌细胞的稳定性;珠型凝胶珠的机械强度;多价离子类型及浓度对形成凝胶珠的影响;及用各种不同离子成形的细胞凝胶珠对溶液中磷酸盐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海藻酸盐包埋细胞成形的凝胶珠的机械强度、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皆取决于包埋细胞时海藻酸盐浓度、细胞浓度、使凝胶成形的离子类型及浓度,保存与使用时溶液的 pH 及磷酸盐浓度等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甲醇废水的包埋条件优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选取高浓度的甲醇废水,利用固定化包埋技术对甲醇废水进行污染物降解处理实验研究.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材料,包埋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小球颗粒,对甲醇废水中COD的降解为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出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的最佳包埋条件,并对在最佳包埋条件下制成的固定化小球进行了性能的改进.同时通过对固定化颗粒小球的比表面积、传质性能的测定以及电镜扫描分析了固定化小球的性能.实验表明,交联时间是固定化颗粒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2种材料均有适合微生物附着生长的网状结构;加入添加剂后,PVA固定化小球的机械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法及海藻酸钙凝胶包埋与戊二醛化学交联相结合的固定化方法,制备了固定化谷氨酸脱羧酶膜,与CO2气敏电极偶联制成谷氨酸生物传感器。经测试,对谷氨酸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2)~2.0×10(-4))mol/L,斜率为55.7mV,检测下限为2.3×10(-4)mol/L,稳态响应时间为(9~15)min。用包埋与交联相结合制得的传感器,其稳定性优于仅用包埋法制得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电生成高铁酸盐及其对酚类废水处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法制备高铁酸盐并将其应用于废水处理.UV、IR等测试的结果表明高铁酸盐对酚类废水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其CODCr去除率接近80%,经处理过的酚类废水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通过液相色谱法确定高铁酸盐降解苯酚的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乙烯醇(PVA)为主要载体,添加少量壳聚糖(SA)、SiO_2和CaCO_3,利用聚乙烯醇-硼酸(PVA-H_3BO_3)包埋法,包埋苯酚降解菌TX1;并制备成胶珠,研究胶珠对含酚废水的降解。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和传质性能分析,确定并优化包埋条件。结果表明PVA浓度8%、SA浓度0.2%、SiO_2浓度2.4%、CaCO_3浓度0.4%和饱和H_3BO_3液p H为6.7时,包埋胶珠机械强度好、结构稳定、无泄漏、固定化效果好;同时发现该条件下的固定化细胞培养12 h后对初始浓度为500 mg/L苯酚废水的降解率为78.1%。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海藻酸钙、明胶-戊二醛、聚丙烯酰胺和琼脂包埋法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前者较后几种有较大的优越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固定化方法.分析了海藻酸钙法国定化细胞各主要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确定出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最佳条件.观察凝胶珠中细胞及酶活性的变化表明,细胞在凝胶珠中生长良好,有利于谷氨酸生产.固定化细胞发酵谷氨酸的最适 pH 为7. 0~7. 5,最适温度32℃,最适转速140rpm.每批发酵96小时,糖利用率为98%,产酸量达20g/L,比常规游离细胞增加15%.  相似文献   

9.
以海藻酸钠为包埋载体,活性炭为添加材料,对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PSB-1D进行固定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添加量为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包埋菌体与包埋材料的质量比为1/20。在最佳条件下,微生物小球培养7 d后对2-氯苯酚(2-CP)的降解率为72.6%。对比研究微生物小球和游离细菌的降酚效果。将微生物小球引入序批式好氧生物反应器(SBR)工艺中,分别研究小球投加量、曝气时间、曝气量对生物反应器降解2-氯苯酚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小球对2-CP的降解率较游离细菌有明显提高。在黑暗好氧条件下,有效容积为5 L的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对2-CP模拟废水降解处理的最佳稳定工艺条件为:微生物小球投加量为20 g,曝气时间10 h,曝气量为100 L/h。在此条件下,经过连续30个周期的测定,微生物小球对2-CP的平均去除率始终保持在65%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一株专一性更强的乙醇氧化菌(Methylobacterium sp.),确立最佳微生物固定化方法,最终建立微生物乙醇检测体系,采用有利于微生物细胞生长的PVA-海藻酸盐溶胶-凝胶包埋法,对筛选、分离得到的乙醇氧化菌进行固定化,将其制备成固定化小球。考查了海藻酸钠、氯化钙等固定化添加剂浓度对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成球难易和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固定化颗粒机械强度和通透性。在乙醇菌的不同固定化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比较,得出最佳固定化方法:10%聚乙烯醇、1.5%海藻酸钠、4%CaCl2、4%硼酸溶液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其活性最高、机械强度较强。固定化小球与溶解氧电极组合成乙醇微生物传感体系,用于乙醇检测。考查了温度、pH值、盐离子浓度、菌种保存时间等因素对该传感体系的影响。用该体系测得乙醇线性响应范围为0.002%-0.2%(V/V),RSD为6.3%。实验证明该体系适合于微量乙醇检测,具有精密度高、重现性良好、无毒害、响应快、方便及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白腐菌对秸秆中木质素生物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白腐菌及其产生的木质素降解酶系对秸秆的木质素生物降解方法,探讨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和杂色云芝单一菌株生物降解及双菌株联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规律,白腐菌双菌联合固态培养可使木质素降解率达到47.64%,脱木素选择性为4.74.采用模拟大规模白腐菌堆积培养(厚度30cm)的方法降解秸秆木质素,培养30d,木素降解率为32.54%,表明此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大规模生物顸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白腐菌F8的分离及降解木质素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松林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白腐菌F8,经Bavendamn氏显色反应证实其能产生漆酶.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该菌株能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其降解木质素的最佳条件为100 r/min、33℃、pH5.5、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木质素降解率达71.98%.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生物刺激、生物强化及其联合体系对石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选择最佳的修复策略,更好地发挥微生物修复的优势.以一株蜡状芽孢杆菌石油降解菌为例,以有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和混合营养物为底物,进行生物刺激、生物强化试验及联合降解试验.结果显示,不同修复方式在不同时段的降解效果不同,生物刺激方式在第5天时混合营养物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达到40.98%,在10 d不同营养物的降解率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在处理20 d后,降解率基本一致,达到80%.生物强化的处理结果中,以混合营养物为底物时,表现出了优异的降解效果,降解率达到90.23%.研究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的修复策略有表现出了对原油的不同去除能力,也为实践中选择合理的修复方式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Biological preprocessing of lignin degradation of straw stalk with white-rot fungi and ethanol fermentation experiment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 shows that after biological preprocessing, lignin content in straw stalk reduces significantly. The higher the lignin degradation rate, the higher the ethanol productivity. When the technique of solid state culturing to degrade lignin is adopted to produce ethanol, the productivity is 15.8%, which is equal to 374.4% of that produced without preprocess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疏水沸石负载纳米TiO2光催化去除水中土霉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固体扩散法将纳米TiO2负载在疏水沸石上制成复合光催化剂.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复合光催化剂在32 W紫外灯照射下对水中土霉素的去除效果,探讨了复合光催化剂投加量、土霉素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40%的纳米TiO2和质量分数为60%的疏水沸石制成的复合光催化剂在UV(紫外线)照射下对土霉素具有最佳的去除效果,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1的土霉素水溶液,复合光催化剂投加500 mg·L-1,UV照射150 min即可将土霉素去除99%以上,UV照射6 h,溶液的总有机碳(TOC)可去除86%.土霉素初始质量浓度越低,降解速度越快,随着pH值的提高,其降解速率常数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A new chemiluminescence (CL)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etracycline and oxytetracycline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L reaction of tetracycline and oxytetracycline with Ru (bipy)3 2+ and Ce (IV). In sulfuric acid medium, the CL emission is generated upon continuous oxidtion of Ru(bipy)3 2+ by cerium (IV). The emission intensity is greatly enhanced when tetracycline and oxytetracycline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reaction system after acid degradation.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calibration curves are linear over the range of 8.0×10−8∼4.0×10−6 mol/L for tetracycline and of 2.0×10−7∼4.0×10−5 mol/L for oxytetracycline,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s are 4.2×10−8 mol/L for tetracycline and 1.5×10−7 mol/L for oxytetracycline,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etracycline and oxytetracycline in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with good results.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Biography: HAH He-you (1962), male, Associate profeddor, Ph.D graduate candidate. Present address,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Huainan Teacher's College, Huainan.  相似文献   

17.
利用Cu_2O微球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土霉素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土霉素的氧化是一个受吸附控制的一质子、一电子参与的不可逆过程.在pH 4.8HAc-NaAc缓冲溶液中,开路富集180s后利用方波伏安法发展了高灵敏检测土霉素的电化学方法,线性范围为0.5~210"mol/L,检出限为0.15"mol/L(R_(SN)=3).该方法用于测定动物源食品中土霉素,回收率介于97.4%~107%之间.  相似文献   

18.
凤丹(Paeonia ostii)含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丹皮酚.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与凤丹存在密切的共生关系,菌根真菌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次级代谢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凤丹中丹皮酚的含量、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测定侵染率、曲利苯兰染色法测定菌丝量、湿筛沉淀法测定孢子密度.结果发现,凤丹根际丛枝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和菌丝量与丹皮酚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本文通过AM真菌的孢子密度、菌丝量、侵染率与凤丹丹皮酚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AM真菌是凤丹中丹皮酚含量的促进因素,凤丹体内AM真菌侵染越强,根际土壤中AM孢子产生越多,土壤菌丝量越高,则丹皮酚含量积累越高.研究AM真菌对丹皮酚次级代谢物生成的影响,对进一步研究AM真菌对丹皮酚在药用价值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白腐菌对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降解及影响因素.发现白腐菌的降解作用发生在次级代谢阶段,影响白腐菌降解木质素的因素有木质素浓度、pH值、搅拌速度、碳源和氮源、Fe2+浓度等.  相似文献   

20.
斑马鱼仔鱼的人工培育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饵料投喂和水质是影响斑马鱼仔鱼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分别只投喂草履虫和卤虫,仔鱼存活率仅为37.8%。斑马鱼仔鱼的死亡高峰期主要在第13~15天之间,适量添加蛋黄颗粒能使此阶段的死亡率降低约20%。土霉素能预防仔鱼发育过程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发生,提高仔鱼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