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研究制动器实验台机械惯量电模拟控制的方法,利用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制动器实验台工作时的动力学方程模型.一方面,将一种计算机控制方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对能量误差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认为该控制方法有效地模拟了汽车路试情况.  相似文献   

2.
汽车制动器试验台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分析是安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在深入分析制动器控制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能量误差补偿的电流反馈控制模型,以提高试验台的仿真效果.利用Matlab对算例进行求解,取得了满意的解,验证了控制模型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制动器的设计是车辆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车辆设计阶段无法路试的情况下,通常会在专门的制动器实验台对所设计的的路试进行模拟实验.本文根据可观测量和制动原理分析出各扭矩之间的关系:Mb=Mz-Mq=ΔJddtω,建立微分方程模型Idt=2π0ΔJdn,即驱动电流依赖于可观测量的数学模型,并在给定条件下计算出驱动电流为174.205 A;由于评价控制方法的主要依据是能量误差的大小,因而利用观测的数据,用软件S-PLUS拟合转速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出角加速度为常量,并计算出观测消耗的能量,然后利用初始数据计算理论消耗的能量,求出能量误差,从相对能量误差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相对误差为5.481 039 8%,评价该方法的执行结果可以被接受.  相似文献   

4.
汽车制动器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其质量至关重要,而完善的测试体系和测试设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在分析汽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基本原理基础上,建立动力学方程的差分控制模型,并给出多步能量估计遗传PID控制算法,实现对能量误差动态跟踪,根据输出目标扭矩对电流进行一定的补偿,解决了对误差变化趋势的预测和精确控制问题。仿真实验表明,基于遗传PID算法的智能控制方法使系统误差得到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对于制动器试验台的驱动电流的物理问题,主要建立了驱动电流与瞬时转速和瞬时扭矩之间的能量积分模型,以及电流值的计算机控制方法的拟合回归模型来解决物理上所涉及的制动器的相关问题;在此主要采取能量守恒模型来解决制动器的相关问题,利用拟合回归模型来进行控制方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制动器实验台的控制方法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求解转动惯量和驱动电流的物理模型,并提出了基于递归思想的最优计算机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轮转胶印机放卷张力控制问题。针对放卷张力常规PID控制动态性能不高问题,在分析放卷受力基础上,推导了磁粉制动器的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Smith预估补偿模型,对磁粉制动器纯滞后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Smith预估补偿PID控制系统阶跃响应上升时间为1.56 s、超调量为10.2%、调节时间为4.2 s。采用Smith预估补偿克服稳定性差、响应慢的不足,提高了系统控制品质,为纸带放卷张力在印刷中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朱磊 《科技信息》2011,(18):I0010-I0012
本文主要研究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在综合分析试验台机械惯量的基础上,利用能量关系建立了发动机驱动电流与瞬时转速的模型,并设计了一个电流值的计算机控制方法,并对产生的误差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使制动器试验台能更准确地模拟路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起重机用制动器的发热问题作了研究和探讨,指出了目前采用的发热验算方法之不足,提出了直接求解制动器的温度来处理其发热问题.接着分析了制动器的温度工况,指出实验研究的必要性.此外,分析了制动滞后时间对制动能量和温度工况的影响.最后以(?)500制动器为例,说明了在惯性试验台上实现制动器温度工况模拟和正确选取试验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将汽车的平动动能等效地转化为制动实验台的机械能量,对制动过程中由于机械惯量不足而缺少的能量,给出了电能的补偿方法,建立了电流依赖于可观测量的递推性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实际控制方法与理论方法之间的误差计算方法,为制动试验台的计算机控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理论基础,同时为提高控制性能提供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双U形金属阻尼器应力集中及初始刚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两组增设不同形式钢板的优化方案.首先介绍了U形钢板的力学性能,设计了3个参数不同的U形钢板并进行了模拟验证.进而对两组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不同优化方案对双U形金属阻尼器滞回性能、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及应力发展的影响.结果 表明:优化后的阻尼器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能力,应力分布得到有效改善,初始刚度明显提高.尤其以增设大矩形钢板优化的阻尼器在分阶段屈服方面性能更为突出,参数设计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2.
分析拓扑优化中的密度惩罚函数插值法SIMP(Solid iso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 model),将结构力学中的拓扑优化方法应用到渗流问题的拓扑优化设计中,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了简单的理想状态下的渗流问题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基于剃度法的数值解法-优化准则法(OC系列算法),以设计具有最小能量损耗情况下的流体最佳流动路径的拓扑分布。以一组二维渗流问题为例,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渗流问题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综合能源系统中参与者利益与设备可靠运行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策略.针对风、光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与K-means聚类法生成预测出力典型模型.模型综合考虑源、网、荷、储的利益及可靠性问题,并在用户侧引入电动汽车柔性负荷,增强能源的利用率,分析各方在追求利益与运行可靠性时的均衡交互策略.对于传统灰狼算法狼群分布不均匀、搜寻猎物能力弱等问题,基于Hammersley序列产生更均匀的初始狼群,改进收敛因子的递减方式,并调整对越限个体的处理,产生高质量狼群的同时丰富了样本种类,减少寻优的时间和次数.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及改进算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油井供液能力 (原油入井流动特性曲线 )、单螺杆泵的特性和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为依据 ,利用系统节点分析方法和最优化技术 ,把获得设计产量下的系统效率最高或能耗最低作为优化设计目标 ,介绍了井下电潜螺杆泵子系统基本模型的建立方法 ,并给出了有关的换算关系式、优化设计方法及步骤。利用现场优化设计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为油田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企业ERP实施规划方案中的时间、成本、质量不确定优化问题,结合PERT技术提出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实施进度、实施进度—费用和实施质量优化模型及进度—费用—质量联合折衷模型。利用嵌入PERT的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为企业ERP实施方案的规划提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伴随方程的推导、伴随数值模型的构造以及伴随数据同化中的最优化方法3个方面对伴随数据同化基本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评述;从优化初始状态、优化模式中不确定参数和优化开边界条件等3方面,综述了伴随法在海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伴随法在海洋数值模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对于伴随法用于数值模型的参数优化,只能对其在物理意义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和估计,而不能背离物理背景使目标函数最优.  相似文献   

17.
能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模型(3E模型)是开展国家能源系统规划的重要工具,中国在模型实际开发方面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该文根据国际流行的建模思路,构造了混合式3E模型TH-3EM(清华能源-经济-环境混合评价模型),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块描述经济系统整体,应用跨时段能源系统优化模块描述能源系统微观细节,通过在两个模块间建立双向闭合连接,描述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保证模块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模型(3E模型)是开展国家能源系统规划的重要工具,中国在模型实际开发方面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该文根据国际流行的建模思路,构造了混合式3E模型TH-3EM(清华能源-经济-环境混合评价模型),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块描述经济系统整体,应用跨时段能源系统优化模块描述能源系统微观细节,通过在2个模块间建立双向闭合连接,描述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保证模块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传统卸载模型仅涉及用户设备和边缘计算资源,而在云端资源利用上存在局限性的问题,通过有效利用计算任务时延、能耗及计算资源配置,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计算任务卸载策略和资源配置优化算法,建立了边云协同的时延、能耗及能效模型,研究了用户设备数量、任务量、任务优先级等对时延、能耗及能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缘计算服务器资源配置为30 GHz较为合理;高级计算任务优先处理策略和计算资源优化分配,使得时延、能耗均较低;本文所提出的优化算法在时延、能耗及能效方面均优于其他3个对比算法,表明针对不同用户设备数量和计算任务量场景,本文所提出的优化算法和建立的模型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基于电力物联网的计算任务卸载策略和资源配置优化。  相似文献   

20.
The individual utopian preference and the group utopian preference on a set of alternative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utopian preference mapping from the individual utopian preferences, to the group utopian preference, based on the utopian points of the correspond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s proposed by decision makers are introduced. Through studying the various fundamental properties of the utopian preference mapping, a method for solving group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multipl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s is constru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