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电镜技术观察海水鱼类牙Ping鳃小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牙Ping的鳃小片主要由扁平上皮细胞和柱细胞构成,血窦腔极为发达。鳃小片在功能上可分为两个区;气体交换区和免疫区。气体交换区位于上半部分,血窦内主要分布着红细胞;免疫区位于鳃小片基部,血窦腔中分布着各种免疫相关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酸性粒细胞。此外,还观察到了泌氯细胞和粘液细胞。研究结果证明,牙Ping的鳃在局部粘膜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鱼类免疫体系中的有机组成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塑料水槽中,观察了盐度为0、8、16、24、32时星斑川鲽幼鱼(10.6±0.27 g)生长状况,并且利用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盐度驯化下星斑川鲽幼鱼鳃泌氯细胞和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分布结构特征.在海水中,鳃丝和鳃小片上泌氯细胞数量多.超微结构显示,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大,顶隐窝较深;随着渗透压的降低,向低盐过渡过程中星斑川鲽幼鱼鳃中的泌氯细胞个数变少,多见于鳃小片基部,细胞核大且明显,线粒体少,细胞表面顶隐窝变浅.在海水中,肾小球和肾小管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少,刷状缘退化.随着渗透压的降低,向低盐过渡过程中星斑川鲽幼鱼肾小球充盈,肾小管发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增多,刷状缘发达.  相似文献   

3.
海水是咸味的,而海鱼吃起来却鲜美无比,一点都不咸,这是什么原因呢?经科学研究发现: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都有各自的“海水淡化器”,能将喝进去的咸水中的盐分及时排出体外。海洋中的硬骨鱼类具有专门排盐的器官,这些器官长在鱼的鳃片中,由“泌氯细胞”组成。“泌氯细胞”能够分泌出氯化物,能使入鱼体的海水淡化,而且效率还相当高。硬骨鱼类为了弥补水分的流失,就采取多喝水、少泌尿的办法来维持体内的低渗压而海洋中的软骨鱼类(如鲨鱼)却没有“泌氯细胞”,它用体内尿素的作用来排除盐分的。它们体内尿素的含量他水生动物几乎…  相似文献   

4.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泥蚶精母细胞与精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精母细胞时期,胞质中线粒体呈极性分布,高尔基体结构典型,染色质多数团块状、少数颗粒状分布于核质中;精细胞时期,胞质中线粒体数目较少,基质电子密度高,并逐渐迁移至细胞核的后端,参于精于中段的形成,核内染色质从粗团块状→颗粒状均匀分布→高电子密度的均质体;初级精母细胞发育至后期精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及核的体积各期依次变小。  相似文献   

5.
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鳖鳃腺炎的组织病理变化.观察表明:病变脏器普遍充血、淤血或出血,血细胞变性;肠上皮崩解脱落,微绒毛及胞器减少,AKP活性下降;肝细胞及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或透明变性,局部细胞溶解,出现坏死病灶;肝糖原减少甚至消失;肾小球膨大,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腔内充满嗜酸性物质;脾红髓扩大,多数细胞及核异形,严重者细胞破裂、解体;骨骼肌细胞肿胀、核固缩;多数病变细胞内的内质网和线粒体扩张变性.还讨论了该病的病变特征及性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麦根尖细胞分化过程中微丝骨架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异硫氰四甲基若丹明-鬼笔环肽为探针,对小麦根尖三个不同发育区-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细胞中肌动蛋白纤丝(AFs)的分布格局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分生区细胞中细胞核为AFs网络包围,细胞周缘有AFs密集分布,胞质皮层中有AFs有广泛均匀的分布;伸长区细胞中细胞核亦为网络包围,并明显可见AFs成束由核周围向四处辐射直到细胞周质,且与分布于细胞边缘的AFs汇集;成熟区细胞中伴随着核移向细胞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生发育、结构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分泌道为裂生腔隙,只分布于茎和叶中;分泌道原始细胞起源于基本分生组织;分泌道原始细胞团裂隙的扩大靠鞘细胞的插入和上皮细胞自身的切向伸长;成熟的分泌道呈圆形和椭圆形,由一层上皮细胞和其外的1~2层鞘细胞包被。在茎中,分泌道分布于髓和髓射线中,且呈一圈排列;在总叶柄和叶柄中,分泌道的分布除了与茎中的一样外,在髓维管束近旁也有分泌道的存在。在小叶片中,分泌道分布于叶片基部主脉的初生木质部近旁的薄壁组织中。  相似文献   

8.
锯缘青蟹Y器结构与卵巢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锯缘青蟹的Y器位于前鳃腔、眼柄的后外侧,其显著特点是细胞紧密排列,细胞核几乎占据了整个腺细胞,异染色质极其丰富,细胞突起多,细胞器少。线粒体具管状嵴,细胞内常见不同大小的空泡,卵巢成熟之前,Y器具有巨大脂肪球;腺细胞胞质少,空泡数量较多,以小泡为主,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高。卵巢将成熟时,腺细胞胞质体积有所增大,多泡小体、髓样小体和大空泡增多,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低,内嵴膨大或消失,表明腺细胞分泌作用逐渐减弱。锯缘青蟹Y器超微结构的变化,为其蜕皮类固醇参与卵巢发育的生理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生发育、结构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分泌道为裂生腔隙,只分布于茎和叶中;分泌道原始细胞起源于基本分生组织;分泌道原始细胞团裂隙的扩大靠鞘细胞的插入和上皮细胞自身的切向伸长;成熟的分泌道呈圆形或椭圆形,由一层上皮细胞和其外的1 ~2 层鞘细胞包被.在茎中,分泌道分布于髓和髓射线中,且呈一圈排列;在总叶柄和叶柄中,分泌道的分布除了与茎中的一样外,在髓维管束近旁也有分泌道的存在.在小叶片中,分泌道分布于叶片基部主脉的初生木质部近旁的薄壁组织中.  相似文献   

10.
孙守慧  高其康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11):1331-1335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胶体金定位和ELISA检测技术对野蚕黑卵蜂(Telenomus theophilae)寄主识别利它素的合成、分泌及传递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野蚕黑卵蜂寄主识别利它素在野桑蚕和家蚕雌蛾性附腺分泌部分泌细胞中的内质网上合成,在Golgi体上修饰后,经过分泌颗粒的浓缩与传递,被贮液囊周围的微绒毛吸收,通过分泌细胞腺腔分枝到分泌部腺腔中,再由分泌部腺腔逐渐汇聚到管状的贮存部腺腔中,在雌蛾产卵时,分泌到中输卵管,涂布于卵的表面,随之产出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