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高校环境类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利用有效的机制及创新的管理理念,激发安全管理工作中人员、体制、实验室的最大潜能。在工作人员培养与激励机制、安全培训、研究生管理、导师制的本科生团队、实验室助管、药品管理与环境保护、大型精密仪器管理等方面提出创新举措,将环境类专业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个影响因素有机结合,理顺关系,从宏观的角度建设一种多方互相制约,多方共同受益的实验室管理多赢模式,并探讨了此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具有从事本专业或本学科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科研实验技能是科研工作能力重要指标,而高校科研实验室是培养科研实验技能的必备场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校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的水平。文中通过分析影响我国高校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培养的因素,提出加强高校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培养的对策,以期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促进高校研究生的实验技能训练、创新意识培养,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马林 《实验室科学》2008,(6):130-133
此文总结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整合实验室资源,构建跨学科生物学基础公共实验平台方面的一些具体作法,分析了生物学基础公共实验平台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和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许多土木类院校都存在实验教师数量不足,新知识、新技术学习能力不强,与高校学生培养的高规格要求不协调,对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不充分等现实。为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提升专职实验教师能力的途径,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及其学习能力,建立合理的遴选制度,培养合格的研究生队伍参与本科实验教学及教学管理。研究生参与本科实验教学既解决了专职实验教师数量与实验教学任务间的供需矛盾,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得以提高,同时提升了研究生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大学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高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至关重要.研究生是高校实验室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养研究生的生物安全意识非常重要.结合本校病原微生物学研究生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和现状,提出了有关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措施,旨在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同时,从整体上提高研究生的实验素养、科研效率以及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宪堂  王来 《实验室科学》2012,15(5):137-139
在各级各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对实验室开放管理都有明确的要求。以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管理为例,结合土木工程学科特点,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实验主体详细分析了实验室开放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得出,通过多种形式渠道的实行实验室开放,可以全方位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促进教师责任心提高,提高教师实验水平,增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基于建构主义的讨论式教学法发展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探讨"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本科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应用,从讨论式教学法、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讨论式教学在生物实验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将讨论式教学方法应用到高校本科生物实验教学中,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本科实验室中领悟科学思维碰撞的过程。在经典实验中,利用全新的观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整合全方位的信息,从而将经典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创新,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传递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高校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是实验教学的有力支撑。高校扩招后,出现实验技术人员不足的现象。因此,高校将大学生助管安排在实验室参与部分实验辅助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高校需要规范学生助理管理,完善学生助理制度,培养基本素质高、工作技能强、团结协作的实验室学生助理队伍。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实验室是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时完成科研课题的场所,为研究生教育搭建科研平台,明确研究方向,传承技术方法,营造学术氛围,不仅在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研究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道德品质培养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配备专职人员来加强研究生实验室管理,完善落实规章制度,同时注重研究生的技能培训并提升实验室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04年开始筹建,同年申报“湖北省高校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获准立项建设。示范中心的建设思路是:坚持面向湖北民族学院开设生物学基础实验的各专业学生,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研究生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1.
加强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实验室应以完善的组织系统和运行机制抓好自身建设,以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为培养合格的本科人才服务。作为一个系统可以划分为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管理系统、实验室人员建设管理系统、实验室环境建设管理系统和实验课程建设管理系统四个子系统,通过对这四个子系统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来达到对实验室总体建设和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本科生的培养质量。针对目前本科实验室实验设备不足、利用率低、实验室开放程度低和实验管理人员不足等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于物联网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模式、开放型实验室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也得到提高,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所构建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实践、实验教学个性化角度来探索高校开放实验室。从学生被要求实验转向学生主动实验,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全面开放实验室,将过程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验室开放管理中。通过过程控制及信息技术管理手段,保证课外实验有序有效开展;让学生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培养其积极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本科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本科阶段理论教学过程,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验是检验创新的可靠办法,实验教学不仅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而且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以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实验室为例,指出当前本科实验教学的现状,从教学方式与管理方式两个角度对原有实验室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总结出一套学生自主进入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为培养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研究生实验室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推进研究生实验室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已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迫在眉睫的新课题。针对研究生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引发对研究生实验室管理的思考。通过加强对实验室人员、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制度、实验室环境、实验设备维护与维修方面的管理,逐步将实验室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适应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潮流,逐步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所下降,这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分析研究生培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从提高生源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进培养过程、培养创新能力、引入研究生培养淘汰机制、加强日常管理与教育六个方面,提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实验室专职队伍建设、实验课程建设和开展学生创新性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进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植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生实验技能的高低,将决定其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学实验室存在实验室管理人员少、研究生实验技术基础较薄弱等问题。在对研究生常用实验技术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根据毕业论文需要开设研究生实验课程;根据课题需要开展专项实验技术培训;建立学生实验员制度,由部分责任心较强的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与培训三个方面提高研究生实验技能。事实说明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实验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队伍建设等工作是实验室日常建设与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本文将阐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发挥教学资源。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在生物学开放仪器建设平台的基础上,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将传统的专业实验室转变成开放实验室,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变学生的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作者分别从实验室转变规划、管理形式及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思路,探索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实践证明,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