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荀子·正名篇》提到"小家珍说",前人多不重视。细绎文意,荀子此论的落脚点既不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也不在如何使用概念的问题上,而是在后王时君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的"正名"思想与孔子的"正名"思想并无本质差别。文中所提出的"期、命、辨、说",不仅是概念的产生方式,而且更是一种言说方式,体现在文本上则是一种文体形式。这种言说方式和文体形式是在"圣王没,天下乱"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其言说方式概言之为"辨说",其文体形式后人称之为"说体文"。"小家珍说"则是相对于"圣人之辨说"和"士君子之辨说"而提出的,虽然主要是一种学术价值判断,但其中也隐含有对于先秦诸子文体的认识,与《庄子.外物篇》所云"小说"概念可相互发明。  相似文献   

2.
关于语言是自然的产物还是约定俗成的,唯名论派和唯实论派的争论由来以久。国内学者大多将荀子归为唯名论者。仔细研读荀子的《正名》篇,荀子当属唯实论者。通过分析《正名》中荀子有关命名的言论,阐述其内涵,尤其是"约定俗成"的新解,指出荀子的名实观是"唯实"观/自然观,其名实观是与当今认知语言学的象似观相近的。  相似文献   

3.
刘师培是近代著名学者,他对《文心雕龙》、《文选》都有深入的研究。刘师培在《文心雕龙·诔碑》篇讲解中对《文选》“诔”与“碑文”两类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阐述。学习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历史的经验,是当代《文选》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由我校文化产业学院与台北教育大学创意经济经营学系联合编撰,包括我校和台北教育大学等10余所两岸高校、研究机构在内的20余名学者、专家撰写的《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4)》入选国家级文化蓝皮书,日前巳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首发,成为我校又一张靓丽名片。《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4)》于2014年10月24曰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式上发布,由"总报告""产业篇""热点篇""发展篇"等五大  相似文献   

5.
语篇衔接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Halliday和Hasan所提出的语篇衔接理论涉及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大范畴。自二人合著的《英语中的衔接》一书出版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衔接和连贯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对语篇衔接理论进行探讨,促使其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会饮篇》是柏拉图的重要作品之一。柏拉图运用"显白——隐微"式的写作手法阐释了其中的微言大义。美国古典学家伯纳德特对《会饮篇》非常重视,对他的英译本《会饮篇》开篇进行研究可以深化对伯纳德特和《会饮篇》的研究。对伯纳德特英译本《会饮篇》开篇,也即该篇对话发生的大背景进行考察,认为其隐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图。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2000年以来对古今有关学者《文心雕龙》的研究成果进行再度分析研究的论文,将之大致归为三类:(1)对古代学者《文心雕龙》研究的再研究;(2)对现当代学者《文心雕龙》研究的再研究;(3)近五年对《文心雕龙》研究的综述性论文。并对这三类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概括和总结,以期展现世纪之初"龙"学研究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在王充作《论衡·龙虚篇》以前,已经有很多关于龙的记载与传说。《论衡·龙虚篇》从批判的角度出发,否定了雷为天取龙说、龙之神性说而立龙之物性说,对龙进行了重新界定。王充《论衡·龙虚篇》对后世志怪、奇幻文学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体现为:龙王居水中、物之长者为精的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以及当代奇幻文学的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9.
主位推进模式是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功能手段。本文基于韩礼德的理论模式,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英文语篇中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其作为语篇构建的功能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1用木杖牵引扶助目力有碍者叫做相,牵引扶助的人也叫相。此其事其人同词之例。字从目从木,息亮切(xiang),去声。《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这句话可译为人主没有贤臣辅佐,如盲人没有人牵引扶助;也可以译成人主没有辅佐的贤臣,如瞽者没有牵引扶助的人。《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相即指牵引扶助者。牵引亦即导引,故《尔雅·释诂下》:“相,导也。”由导引目力有碍者引而申之,宴飨或祭视时司仪赞礼引导宾客或主祭者也叫相。《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郑…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之后的湘乡派与儒家道统、文统日渐疏远,以薛福成最为显著。薛福成的散文脱出桐城派的巢穴,以自由畅达的文字比较中西文明,论证除弊兴利的救国方略,启迪了晚清维新志士,推动了新文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诗人朱湘和顾城之死 ,在中国新诗史上震动较大 ,曾经是评论界关注的两个热点。作为纯粹诗人和童话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执著 ,朱湘与顾城有相似之处 ,而他们之间的差别又是相当明显 :朱湘把生命的意义沉醉在诗歌创作中 ,至于顾城 ,却将生活等同于诗歌。朱湘和顾城都是十分相信艺术功能的诗人 ,而他们的艺术世界又存在着一个本质的区别 :诗歌之于朱湘 ,是梦想的港湾 ,精神的支柱 ,希望的寄托。而顾城 ,却因他对“个人主体”的沉迷和对自然的发现 ,力图营造一个脱离现实的幻型大厦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诗人的朱湘和顾城,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过各自独特的贡献。从憧憬自由、向往光明,到痛苦幻灭、颓丧自沉,朱湘走着一条艰难坎坷的人生之路;而从天真童趣的童话诗人走到灰色的死亡诗人,顾城的灵魂在光明里堕入了永远的黑暗。  相似文献   

14.
荀子学说的历史命运复杂而多变。自汉代以后,荀学日渐衰微;但同时也哺育、影响了为数众多的思想家和学者。对荀书首先加以校理的是西汉的刘向。唐杨倞校注《荀子》后,历经宋、元、明,直至清代校勘、考订者有多家,而王先谦的《集解》堪称善本。  相似文献   

15.
在荀子的德性修养论中,"诚"的思想占据了重要位置。与其他儒家学者一样,荀子也从天道之诚来推证人道之诚,并且认为"诚"是养心的最好方法,通过具体的外在修养功夫以达"诚",使"诚"由个体扩充至群体,最终达致"群居和一"的理想社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慎独"的体悟。  相似文献   

16.
成书于西汉成帝时期的《别录》一书,是由学者刘向在校书工作之余编制而成的,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别录》一书中叙录文的创作体例对后世目录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也为后世目录学著作中各大类、小类序的写作体例提供了创作启迪。  相似文献   

17.
荀子的政论散文文质兼美,思想学说博大精深,内容宏富充实,在先秦诸子中与孟子、庄子、韩非子合称为四大台柱,表现出战国大儒的气度。荀子非常重视文采,在论辩上综合运用了各种艺术技巧,形成排山倒海万马奔腾之势,畅快淋漓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愿望,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在言说论辩上大有战国纵横家之势。  相似文献   

18.
《列女传》作始于刘向,这从《汉志》著录、《汉书.楚元王传》、《列女传》文本、《说苑叙录》以及《论衡.超奇》等有关资料,均可得到直接与间接证明,因而否定刘向著作权的观点是不对的。《列女传》成书于成帝永始年间(公元前16年–公元前13年)。刘向以著述作谏书,企图劝谏成帝遏止后妃逾礼和外戚专权。在此意图下,刘向根据有关材料,有意虚构列女故事,从而使《列女传》具有了明显的小说性质,成为一部传记体短篇小说集,这实际确立了刘向作为小说家的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儒学发展史上,对孔孟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多,对孔荀进行比较的专论少。事实上,荀子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扬,尤其表现在对儒家经典的认识上,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丰富了孔子教育思想,推进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本文就此专题分别从教育的功能、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师的条件等五个方面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荀子》为依据,从荀子“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出发,考察荀子天人关系视域中有关人的思想,阐发他关于天对人的存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对天应有的基本态度及“明于天人之分”思想,认为在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探究中,人是他探究的重心,而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他探究天人关系的落脚点;并由此揭示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