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子午线轮胎振动噪声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胎作为现代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其胎面振动被认为是主要发声机理之一。在轮胎圆环一弹簧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子午线轮胎的特点,给出其振动方程和近似的相速度方程。采用半无限长条形板声辐射模型,通过Helmholtz积分计算得到远场某点的声压频谱。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计算轮胎泵浦噪声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轮胎在路面上的滚动过程,得到在轮胎滚动过程中单个花纹节上各花纹沟的体积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单极子点声源模型以及声源叠加公式获得了整个轮胎产生的泵浦噪声.基于上述方法,考察了不同花纹形式和花纹沟尺寸对泵浦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纹沟周向尺寸和花纹沟深度的增加都会使轮胎泵浦噪声增大,且花纹沟深度对泵浦噪声的影响更为显著;横向花纹轮胎与斜向花纹轮胎在花纹沟体积相同时产生的泵浦噪声基本相同.此外还考察了行驶速度对泵浦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泵浦噪声基本与车速的对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轮胎振动辐射声场特征,基于实测得到的轮胎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建立了P215/70R14型轮胎的有限元模型.将模态分析结果导入边界元软件,求解了轮胎在径向力激励下的辐射效率、辐射声功率、表面方均根振动速度、激励点法向声强及轮胎声场指向性.结果表明,在yOz平面(x轴为轮胎的对称轴)频率为61 Hz处,轮胎声辐射接近偶极子的辐射声场.在频率为451 Hz处,轮胎声辐射接近四极子的辐射声场.当频率高于451 Hz并继续升高时,声场指向性趋于复杂.该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轮胎在真实激励条件下辐射噪声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模拟轮胎-路面交通噪声产生机理,提出了轮胎滚动下落的室内试验方法.基于此方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空隙率、路面厚度、公称最大粒径、TPS改性剂用量)对PA(大空隙沥青)路面噪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A路面的噪声主体集中分布在400~5 000 Hz,噪声尖峰分布在630~800 Hz,与实际交通噪声频谱图分布情况一致.随着空隙率、TPS改性剂用量以及路面厚度增大,A计权声压级明显降低,PA路面噪声性能显著改善;由公称最大粒径的改变引起的声压水平变化不甚明显.此外,灰关联度计算结果显示,不同因素对噪声性能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路面厚度TPS改性剂用量公称最大粒径空隙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软件LMS Virtual.Lab对轮胎喇叭效应进行了声学边界元数值模拟研究。首先运用快速多级边界元方法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花纹结构轮胎的噪声放大作用的差异;并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分析纵沟花纹轮胎三种不同结构参数对喇叭效应的影响。通过分析验证了轮胎表面结构会对喇叭效应产生影响。结果表明:花纹沟拔模斜度越大,对轮胎噪声的放大作用越强;花纹沟的深度越深,对轮胎噪声放大作用越弱;轮胎胎冠呈圆弧状时,对轮胎噪声的放大作用会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6.
尤金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469-8473
运用ABAQUS软件对185/60R15、205/55R16和225/50R17三种常用乘用车子午线轮胎的滚动阻力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各个材料组成部分对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为提高计算效率,在仿真模型中利用边界约束取代轮胎与轮辋的装配。轮胎模型运用加强筋单元模拟轮胎复合材料的帘线结构,Yeoh材料模型描述橡胶材料,以获得不同结构、不同材料特性的轮胎在标准负荷和胎压下的滚动阻力。三个轮胎的仿真结果与转鼓试验的一致性表明,有限元方法可以对乘用车轮胎的滚动阻力进行有效的仿真评价。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滚动振动试验台在各大研究院以及车辆厂建造。模拟车辆实际运行的振动工况是试验台进行实验研究和出厂前车辆性能检测的基础,因此尽量使试验台真实地模拟车辆的实际运行环境十分重要。该文通过激振主系统中加入弹簧减震情况下的振动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其仿真,初步分析和讨论滚动振动试验台激振器设计中的新型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边界元耦合的方法分析在平面声源激励下的压缩机辐射噪声,并改变壳体形状设计后分析压缩机辐射噪声,发现新的壳体设计可以降低2 000 Hz附近的壳体辐射噪声。  相似文献   

9.
子午线轮胎的滚动阻力是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一个基本因素,它受到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重视.到目前为止,我国轮胎企业在降低轮胎滚动阻力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降低橡胶,特别是胎面胶的损耗因子,基本上很少从结构上考虑如何降低滚动阻力. 采用3D有限元分析法对特定的子午胎在不同负荷、不同速度下的滚动阻力进行了预测,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上,利用MSC.MARC软件,对子午胎的胎体、带束层、胎圈等部位采用了膜加强筋单元以及实体加强筋单元进行模拟,对橡胶材料则采用Yeoh材料模式来描述,橡胶的滞后损失由橡胶加工分析仪获得.所得的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子午胎的结构设计参数以及橡胶的损耗因子,分别计算滚动阻力的变化,主要讨论结构设计参数变化对子午胎滚动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齿轮传动过程中的误差激励、啮合刚度激励建立动力学模型。通过傅里叶级数法求解,得到了轴承动载荷时域历程与频谱。以轴承动载荷为激励,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减速器辐射噪声,得到齿轮箱声场各场点的噪声谱。通过对箱体结构进行适当改进,计算了不同箱体结构下的辐射噪声。研究并讨论了箱体结构对辐射噪声的影响,得到了肋板对箱体辐射噪声的影响规律,为减速器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密实型低噪声沥青路面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轮胎路面系统的振动模态实验、路面振动衰减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密实型低噪声路面的减振降噪机理,为密实型低噪声路面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船舶结构振动模态综合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有限元法是复杂结构振动分析的常用计算方法,但对于大型船舶结构用有限元法进行较高频率振动分析时,要求结构被划分成非常多的单元数以便获得详细的位移和应力特性,目前常用的计算机仍然无法对其进行计算。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具有弹性联接部件的大型结构振动分析模态综合法,它能够在有限的计算机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分析计算大型结构较高频率的振动特性。实例计算表明,此方法是分析大型复杂结构振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连轧管机的自激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缝钢管的轧制变形区作为轧制过程的工作界面,其动力学特性对连轧管机的轧制振动有决定性影响.分析了动态情况下轧制界面上的界面摩擦、轧制变形规律、轧辊运动等行为机理及其耦合特性,建立了轧制界面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研究轧制工艺参数与轧制力能参数的关系,分析了连轧管机的自激振动发生的原因,并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在不同轧制条件下的轧制变形区的工艺参数与连轧管机的自激振动关系,为解释连轧管机的自激振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计算板带轧制中的参数时应用了初始应力的弹塑性边界单元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等。该研究表明,弹塑性边界单元法用来分析板带轧制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钢/塑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钢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引入塑料齿轮后的振动和噪声特性,建立了钢/塑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和实验模型,对4钢/塑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分析了组合方式对行星传动振动特性的影响.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塑料齿轮的引入对行星齿轮传动的振动特性影响很大,显著地减小了太阳轮与行星轮和内齿圈与行星轮的啮合动载荷;有效地抑制了行星齿轮传动的齿轮啮合频带振动和高频带振动;组合方式对行星齿轮传动的振动特性影响显著,合理地采用钢/塑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结构可以极大地降低啮合动载荷,从而有效地抑制了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研究成果对降低工程机械中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结构辐射噪声FEM/BEM预测模型,对复杂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噪声预测,研究了两种不同约束条件下薄壁构件的辐射噪声.结果表明,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复杂结构辐射噪声的主要来源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轧制力矩的载荷谱与评判指标及非稳态轧制时扭矩载荷的状态,包括不均匀轧制时载荷模态及打滑状态的振动模态及载荷图。  相似文献   

18.
本系统主要是针对稳态与瞬态噪音、振动信号采集分析工作而研制。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电子、力学、信号分析等多项学科领域的先进技术,系统设计者实现了获取各种工程问题中噪音及振动方面的技术参数,进行噪音、振动信号检测分析的工作目标,系统在设计思想、实现功能、产品性能等各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多缸内燃机主轴承的结构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某4缸柴油机为例,应用有限元方法在机体结构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多缸内燃机曲轴各主轴承在曲轴轴颈作用力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曲轴各主轴承在不同方向上的结构振动响应曲线,并对其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轴承结构动力响应与机体结构模态特征间的关系,以及主轴承结构振动与机体结构振动和噪声辐射之间的关系也做了进一步的讨论。结果表明作用在主轴承上的径向力可以激起主轴承的轴向往复振动,该轴向振动传播到机体裙部并产生噪声辐射,因此可以通过控制主轴承的轴向往得振动来达到抑制机体噪声辐射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