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海洋科学新书《海洋与全球环境》由中国海洋学会组织编写,杨文鹤主编,李允武、杜碧兰副主编,范元炳编著。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杨文鹤在前言中说,约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大气、海水、生物和岩石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场所。它不但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也是地球气候的调节器。由于海水热容量大,透明度高,使得海洋成为地球上贮存太阳热辐射的一个巨大仓库。由于海陆之间和不同海域之间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在海气相互作用下,就会引起大气层的垂直和水平运动;而海洋内部热量的不断积累,也使得海水产生了垂直和水平运动。这种运动的结果,不但交换了海洋海水的热容量,也调节  相似文献   

2.
话说海水     
在地球5.1亿平方公里的总表面积中,海洋就占了70.8%,要说地球是一个水球,一点儿都不夸张。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地球上全部海水的总体积约有13亿立方千米。  相似文献   

3.
实时定标红外测温法测量海水表面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球表面的70%是海洋,所以海洋各特征参数是直接反应全球气候、生物繁衍等各个方面情况的重要指标,其中海水表面温度是海洋特征参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本文从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并介绍了在复杂的外界环境中如何避开海水表面辐射率修正的困难,实时定标红外测温仪来测量海水表面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2016,(5)
正在地球近46亿年的生命里,地球生物界经历了数次生命大爆发和数次生物大灭绝。如今的海洋里生活着千姿百态的生物,那么,亿万年前的海洋是什么样呢?2003年,风靡一时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为观众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海底画卷:条条光线透过碧波荡漾的海水透射到深邃幽蓝大海深处,在一丛丛一簇簇或蓝色,或紫色,或粉色,或黄色,或绿色……的珊瑚和海葵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5-25
人们很早就知道,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会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起潮落。大海有规律地起伏着,就像在进行着一呼一吸的生命运动。然而人们并不清楚在海水涨落起伏之时,固体的陆地也会受月亮的影响,做着相应的起伏运动。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活的地球有71%的面积是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生物中,除了我们常见的鱼、虾、贝、藻以外,还有数量极大的微型生物,包括自养、异养、真核、原核的单细胞生物和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粒子。每千克海水中的微型生物数量居然与地球上人类总数相当!这些看不见的小家伙实际上是海洋中的巨人,它们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它们是地球上第一  相似文献   

7.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为五亿零九百九十五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的面积为三亿六千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0%以上。大洋海水的体积达十三亿五千万立方公里。这样辽阔庞大的海洋,不仅给人类提供海上交通的方便和渔盐之利,而且正在和将要为人类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2,(Z1)
陆地、海洋、大气层是我们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所处的生存环境,在这些地方几乎处处有生命现象存在。陆地是地球表面没有被海水淹没的地方,是人类最主要的活动区域,称为人类的第一环境。而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区域被海水所浸没,也就是常说的海洋,称为人类的第二环境。地球还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覆盖,大气层虽然没有陆地和海洋那样容易直接观察,但它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和保护人类免遭宇宙线和陨星袭击的保护层,被称为第三环境。1981年,第32届国际宇航联合会把外层空间定为人类的第四环境。所  相似文献   

9.
海水中的各类化学元素中,盐所占的比重最大。根据估算,世界海洋中盐的总含量足有5万兆吨。不妨做这样一个设想:如果将海水中的盐分全部提炼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上,将会有大约150米厚,是足足40层楼的高度;如果将这些总体积23000立方千米的盐丢入北冰洋,填平整个洋面还绰绰有余。  相似文献   

10.
辽阔无垠的海洋是地球生物的摇篮。然而,由于海水又苦又咸,则限制了人类对其开发与利用。地球上,仅海洋即占去了十分之七左右。随着地球陆地水资源趋紧,海水淡化这一课题已显现其紧迫性与重要性。海水中溶解着许多盐类和气体。构成海水盐类的主要化学元素有氯、钠、镁、硫、钙、钾、碳、溴、硼、氟、锶等11种。此外,尚有微量的碘、硅等30多种化学元素及溶解于海水中的氧、氢、二氧化碳等气体,因之,海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溶液。海水中因含钠盐,故带咸味;海水中因含镁盐,故带苦味。溶解在海水中的盐类以氯化物为最  相似文献   

11.
一生活在海洋里的鱼为什么不会变成成鱼呢?有人做过试验,把江河湖塘里的淡水鱼放到大海里喂养,可是,这些淡水鱼一进入海水就呼吸困难,很快窒息死亡了。惟独海鱼能在卤水般的海洋里,悠然自得。原来海鱼的鳃片里有一种特殊的细胞组织,叫作“氯化物分泌细胞”。这种氯化物分泌细胞就像一种过滤器,可以把咸的海水过滤成淡水。所以,尽管海水像卤水般苦咸,通  相似文献   

12.
海兽之最     
辽阔的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3795米.地球上97%的水都集中在海洋里,这给海兽创造了无比广阔的活动场所。无论是赤道水域或两极海区,无论是岸边还是远洋,都有海兽的踪影。海洋里有极其丰富的鱼、虾、贝、藻,为海兽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美味食品。在海洋中生活的哺乳动物处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用我们生活在陆地上的眼光去看它们,就有许多奇闻怪事出现。生活在南半球海洋里的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它身体上的许多数值不仅是海兽之最,而且是动物之最。它一天消耗2吨~4吨的磷虾,一口吞下的磷虾竟多达200万条。蓝鲸的皮下脂肪可达60厘米厚。蓝鲸在怀孕期的末期,胎儿每天增重100公斤,为人的500~1000倍,新生仔体长7.5  相似文献   

13.
海洋经济近些年来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会大力推动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海水利用业作为一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近十几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但是相较于欧美及中东地区一些海水利用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我国在海水利用的技术、规模、融资方式等方面皆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产业化的进程。以海水利用业为例,通过引入AHP层次分析法模型构建海水利用产业化影响因素评估体系,探究延缓海水利用产业化步伐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对后期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思考,以期为其他海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未知资源。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开拓地正在受到人类的高度重视。但是海洋有其特殊的环境,人类只有克服了这种特殊环境的障碍才能获得海洋的宝藏,这个过程便是海洋的探测和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11,(7):11-11
小丑鱼也叫海葵鱼,是一种热带海水鱼,生活在l-55米深的海洋水体里,看过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人们对它肯定不会陌生。幼年小丑鱼在白天会使用听觉来侦查和躲避它的捕食者珊瑚礁丛。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超过一半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入海洋,使海洋酸化,海水pH值迅速下降。近期研究表明,海水酸化不仅使海洋里的部分鱼类丧失了嗅觉,  相似文献   

16.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最后的边疆,大海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随着地球上人类的繁衍生息,陆地资源的消耗,向大海索取能源、食物和矿产,已成为今天人类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海洋和大气热量的交换,影响着地球上气象的变化,所谓“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由于东南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的变化,所引起的地球上大气环流发生变化而产生,因此,监测海洋水文、气象的变化,也已是当今地球上气象预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2020,(1)
正海水是咸的,这是常识。但你知道吗?北冰洋里有一个巨大的淡水水库。这个水库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咸的海水里会有淡水?其与全球气候变化又有何种紧密的关系?说起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全球性灾难,很多人会想起电影《后天》。这部拍摄于2004年的灾难片,第一次让人们直观地了解到极地和海洋对气候系统的重要作用。虽然其中的情节颇具戏剧性,将原本以千年为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灾难形成过程,压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中溶解态锰是海洋生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也可作为很多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示踪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分析成本低、可以在船上现场测定等优点.本文采用锰催化高碘酸钠氧化隐色孔雀绿的方法,以氨三乙酸为活化剂,用南大洋低锰海水定容制作工作曲线,测定海水中溶解态锰.方法检测限为2.72 nmol/L,线性范围0~25.00 nmol/L,加标回收率在92.36%~99.68%之间.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把人类最古老的祖先算在内,就是那些在史前海洋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家伙,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式经历了三次重大飞跃。第一次:爬。三亿七千万年前,海洋消退,海水含氧量下降,我们的祖先再也没法在水里开心地吐泡泡,这场大灭绝持续了两百万年,一些总鳍鱼走投无路,竟然异想天开想上岸,这场笨拙又惨烈的登陆战役用胜利开启了进化最重要的一节,这些勇敢的总鳍鱼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四足脊椎动物的祖先,地球文明就此加速。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08,(Z1):56-56
生命是离不开水的,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绝对不可以24小时不喝水。水是生命之源。对于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来说,它们喝水吗?它们生活中的海水是咸的,不是不能饮用吗?它们会不会也觉得"口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