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宁  杜冰研 《科技信息》2007,(36):22-22,44
本文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的框架下,从认知语境的动态性和心理表征性为出发点,对话语标记语进行语用认知分析。本文认为相比较其他连贯理论,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对话语标记语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情境语义学为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理状态提出一个情境认知框架,并依此发展了一个意义理论,自然语言语义在这个意义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从其理论源头、理论视角及其应用等角度来看,情境语义学与当代认知科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认知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情境语义学所确立的信息认知框架、相关认知词的情境语义解释与情境逻辑分析以及自然语言中隐喻表达的情境语义刻画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预设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式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对预设现象进行了初步的认知分析和解释,为预设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修辞学论域重要研究对象--汉语对偶修辞一直被人们关注,之前人们主要研究的是其修辞功能和审美效应.从认知研究新视角出发,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观点"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关系推理"为理论框架,探讨了支配对偶运用的深层认知机理.  相似文献   

5.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人员如何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服务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分析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结合认知心理学的认知结构、认知心理、需求心理、防范心理和认知渠道等相关理论,提出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由客体认知到元认知再到心理理论,是西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两次飞跃.儿童的心理理论是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的理解和推测.与早期的认知发展研究相比,心理理论更有可能揭示个体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内部机制.尽管心理理论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该领域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变量控制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要做到客观地评价心理理论及其研究,必须从理论实质及其所进行的大量研究入手.未来的研究应着力解决心理理论的获得机制、研究范式、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的推广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ier&Turner在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基础之上提出的一个更新理论。Fauconnier&Turner从人类信息一体化的角度解释语言认知问题。该理论框架从"心理空间"的角度解释动态的心理模型是如何结合起来的。视觉作为人类的"五感"之一,也是人类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为人类感知整个世界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运用"心理空间"的动态投射对英汉语视觉词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汉英在第一和第二输入心理空间基本一致。这说明以汉语、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基本视觉体验的世界概念化方式上有更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8.
高彬 《科技信息》2007,(18):45-46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合成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对该理论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过程,对自然语言中的意义构建过程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但由于该理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该理论的解释细度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认知语言学家只有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合成空间理论的研究,才能为自然语言意义研究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陈巧云 《科技信息》2010,(24):178-178,180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探索了语言内部和语言间的认知过程,从而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作为一种语言间的交际活动,与认知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把翻译置于概念整合的整体框架内,尝试在此理论下描述翻译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生成语法和功能语言学对"there"存在句型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在认知语言学这一理论框架下,可以运用象似性原则、语法化、原型范畴理论和目标/背景(心理空间)法则等来解读"there"存在句型的生成、演变和多义性的拓展机制:"there"句型的认知理据是象似性原则;其发展演变则以语法化为依据;其多义性拓展机制则植根于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机制;目标/背景(心理空间)模式则阐释了人类空间认知倾向的同一性,即从整体到局部、从大范围到小范围。在解读"there"存在结构时,最好把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和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理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研究者对认知负荷的分类进行了细化,增加了相关认知负荷的概念;将认知负荷的产生机制与图式建构理论相结合;认知负荷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利用产生式来测量认知负荷、自我报告心理努力、脑电测量技术、快速评估测验等;专长水平和媒体呈现方式等都是个体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认知负荷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教学软件等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黄建玲 《科技信息》2011,(33):148-148,133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以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为理论基础,以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红"为例,比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大量超常搭配现象。该研究运用认知的语义框架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对古典诗词语言超常搭配形成的认知理据和其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试探性分析,发现上述理论对于古典诗词语言超常搭配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拓宽了中国古典诗词语言超常搭配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该框架是具体的、统一的知识结构或经验的协调一致的图示化。基于框架理论及教学的认知契合,结合英语教学实例,提出笔译教学的四种方法,即提纲预设法、任务导入法、讲练结合法和复习巩固法。  相似文献   

15.
以外延内涵传承理模式为框架,对通感产生的语义转变的认知机制进行阐释,即人类心智系统对超常搭配在心理相似性的基础上认知加工、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从概念合成理论看翻译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运用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CBT) 概念合成理论这种认知语言学理论来研究翻译思维,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认识翻译过程,即原文本的解读、图式文本生成过程、译文文本生成过程,有助于再现翻译中意义转换的心理运作过程,为翻译思维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康竞春 《科技信息》2008,(15):197-197
本文在语法原型理论框架下,回顾了传统的对把字句理解和看法,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即对一些把字句没有解释力,进而从语法原型和认知的角度分析其原因。认为从语法原型和认知的角度能更好地解释那些传统语法所不能充分解释的把字句。  相似文献   

18.
孙琳 《科技咨询导报》2010,(33):148-148,150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认知系统的主要理论,对于二语习得中的文化认知进行理论分析,整理出可以有效指导二语习得的文化认知理论框架.提出目前我国二语习得者文化认知的三个理论阶段.(1)文化认知发展的连续性(Continuity)和非连续性(Discontinuity).(2)文化认知的灵活性(Flexibility).(3)文化认知的分类和阶段.并且通过实践调查和研究,运用所掌握的数据对于已经该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该阶段的可行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董艳媛 《科技信息》2011,(9):I0252-I0252
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普遍存在于人们认知和生活的各个阶段。转喻的本质和认知基础决定了认知语境的制约作用,而认知语境的操作以"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为基本单位,对认知语境中某些文化因素构成的转喻的理解,实质上就是对已经固化在人的意识中的"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的激活。因此,转喻的认知构建离不开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为话语理解与生成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认为心理模型的运用是人类进行语用推理的基本形式,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和理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含意推理因果化模型”的理论框架内,通过分析语言运用中的隐喻话语意义建构和理解的机理,借此进一步证明该框架作为研究话语含意的生成与理解的理论工具的普遍性、可及性和解释力,并认为话语含意的生成与理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常规关系(相邻/相似关系)的认知加工、心理建模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