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添加了磷酸的聚乙二醇(20M)作固定相,以乙醇为溶剂,以甲苯酚为内标物,在国产102G气相色谱仪上分析了氯苯气相水解产物中苯酚的含量。当苯酚浓度不大于8.02 mg/ml时,苯酚/甲苯酚峰高比与苯酚浓度回归直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4,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差不大于7%。水含量为4~20%(V/V),氯苯含量为0~24%(V/V)时不影响测定结果。该方法不需对样品作前处理,分析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纤维负载纳米MnO2氧化甲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室内VOCs的净化研究已成为室内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以KMnO4和NH3.H2O为原料合成纳米MnO2,然后通过浸渍、高温焙烧处理将纳米MnO2颗粒负载于PAN基活性炭纤维表面,获得了活性炭纤维/纳米MnO2材料(ACF-MnO2材料).研究结果表明,ACF-MnO2材料在室温下可以将甲苯氧化为CO2,并且对高浓度的甲苯气体具备很强的抗穿透能力.这种新型材料对于室内空气中甲苯的净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基本培养基采用涂布平板法从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共分离得到41种菌株,其中有13株能够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即为苯酚降解菌——细菌11株,真菌1株,放线菌1株。同时对其进行了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反应测试和对苯酚浓度耐受能力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了对叔丁基苯酚/苯酚、对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2,4,6三叔丁基苯酚、邻/对位氯甲苯、邻/对位香兰素、邻/对位二氯苯等六个二元有机物系固液平衡关系。测定结果表明,除对叔丁基苯酚/苯酚体系以外,其余均为简单低共熔系统。实验数据按下列方程回归整理■式中T_m~*为纯物质的熔点。x_m~*为x在T_m~*下的摩尔分率。  相似文献   

5.
赵扬  何璐红 《河南科学》2015,(2):185-190
吸收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关键是表面活性剂的选择.选取聚乙二醇水溶液处理甲苯废气为研究对象,测定了4种聚乙二醇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及其对甲苯的增溶作用,并在填料塔中探究了吸收剂中聚乙二醇浓度、进口气体中甲苯浓度和液气比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液中聚乙二醇浓度达到1倍临界胶束浓度时,其对甲苯有显著的增溶作用和去除效果,且甲苯去除率随着增溶量的增加而增大,两者呈正相关.因此,结合临界胶束浓度和增溶量的测定可用于表面活性剂的初步筛选.优选聚乙二醇-600水溶液作为吸收剂,在空气流量300 m L/min,液体喷淋量55 m L/min,进口气体中甲苯浓度800 mg/m3,温度25℃条件下,浓度为1倍临界胶束浓度的聚乙二醇-600水溶液对甲苯的去除率达到83%;且随着吸收剂浓度、进口气体中甲苯浓度的增大,去除率增加,在填料吸收塔中存在最优的液体喷淋量.  相似文献   

6.
用GC和GC/MS,配合IR、NMR等波谱方法研究SO2与甲苯在无氧以及有氧体系中的光化学反应,确定主要反应产物,研究体系的动力学,探讨反应的链式机制.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以PVC膜五氯苯酚(PCP)离子电极测定木屑中残留PCP.测定了30多种常见无机、有机阴离子的选择性,只是苦味酸根离子有明显干扰.电极对阴离子的选择性次序为:PCP-~苦味酸根>2,4-二硝基苯酚>ClO-4~对硝基酚离子>邻硝基酚离子~间硝基酚离子>水杨酸>苯酚>SCN->I->ClO-4>3>NO-3>NO-3>CO2-2>Cl-~HPO2-SO2-4.25℃时,在Na2CO3浓度为5×10-3mol·L-1介质中,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4.5×10-7~1.0×10-2mol·L-1,斜率为55±2mV/decate,检出限为2×10-7mol·L-1.用电位法在木屑中测得PCP的回收率为91%~93%,相对标准偏差在1.0~1.3%范围.该法用于木屑中PCP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图1,表2,参9.  相似文献   

8.
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固体酸催化的苯乙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表明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较为有用的对位产物,该反应体系不仅具有釜式反应体系的活性好,选择性高的特点,还可大大减少苯酚用量,简化了产物的后处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周磊  唐燕 《科技资讯》2011,(29):174-174
通过实验探讨了甲苯用量与干馏总水分的关系,总结出低温干馏实验中甲苯用量为30.0ml以上即可,同时给出了甲苯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氨甲苯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反应.结果表明:氨甲苯酸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与HSA之间形成了1∶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3.686×103,0.9253(298K)和1.671×103 L.mol-1.s-1,0.8982(310K),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光谱表明氨甲苯酸使色氨酸残基的疏水性减弱.  相似文献   

11.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无定形、大孔TiO_2-Al_2O_3-AlPO_4复合氧化物,并用TPD和IR技术表征了它们的酸性。在甲苯歧化反应中,发现这类非择形催化剂对二甲苯选择性大于40%。对于这种现象,根据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中的定域能方法所得结果,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V—Sn氧化物催化甲苯气相氧化剂苯甲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液混合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V2O5-SnO2二元氧化物和V2O5-SnO2/η-Al2O3负载型催化剂,V2O5与SnO2构成的二元氧化物样品与单氧化物及其V2O5-SnO2/η-Al2O3的性质不同,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二元氧化物样品的活性,甲苯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与催化剂的组成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随着SnO2的引入,催化剂活性缓慢降低,苯甲醛的选择逐渐减小,可见SnO2不适合作为甲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组分,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SnO2的作用主要是为钒的分散提供骨架。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太阳作为光源.以美国国家天台所测量的太阳光谱为参考光谱.应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厦门东渡气象站和厦门大学对太阳进行跟踪测量.并对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方法反演大气中痕量气体浓度,并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数据反演中.成功地得到大气中NO2的垂直柱浓度;利用光学遥测方法得到了厦门地区上空NO2含量及其变化.经过分析与讨论.我们计算的结果与环境监测部门采用气象常规方法测量的数据基本一致.证实了利用该方法可以较好地监测城市上空大气的污染情况.对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光学遥测提供了有效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苯酚及其电化学方法降解的中间产物的方法,确定了HPLC适宜的测试条件,检测波长为210nm和280nm,流动相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60:40,流速为O.5mL/min.在15min内实现了苯酚、对苯二酚、邻苯二酚、顺丁烯二酸的分离,外标法定量。实验测得的相对偏差为O.2%~6.7%,回收率为94.6%~102.5%,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在溴化钾-盐酸底液中,用标准溴酸钾溶液作滴定剂,以溴在单微铂电极示波极谱图上的敏锐切口指示滴定终点,测定工业废水中的酚。方法的相对偏差小于1%,变异系数小于0.6%,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6%~104%。废水的色度、浊度等对测定不产生干扰,无须进行预蒸馏处理,测得的为可溴化酚总量,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6.
低温菌株的筛选及酚降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寻找在低温条件下降解含酚污水的微生物,利用低温条件(6℃)从自然界筛选出2株在低温条件下有较强的生长率及代谢活性的菌株,经300μg/mL酚的诱导,分别培养于不同酚浓度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经过诱导的菌株耐酚和降解酚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菌株XD-1的酚最大致死匝原来300μg/mL提高到1200μg/mL,菌XX-2由300μg/mL提高到1000μg/mL,6℃g/mL酚浓度的降解时间由原来的7d缩致4d缩至4d,经生理生化反应鉴定,XD-1为Pseudomas stuzeri sp;XX-2为ACINETOBACTER GROUP NO=Isp,且其对醛酚的降解主要发生在生长对数工,经菌株的研究可望在低温条件下对水体中酚污染的去除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Ni/Al水滑石催化DMC与苯酚的酯交换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i/Al水滑石催化剂,并测试了其催化DMC与苯酚酯交换反应的性能,考察了沉淀剂和镍铝摩尔比对Ni/Al水滑石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Ni/Al水滑石具有较好的酯交换催化活性,且以尿素为沉淀剂制备的Ni/Al水滑石晶型较好,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也较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均一的水滑石物相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有利,在镍铝摩尔比为1:1,n(Urea):n(NO3-)=1:1,100℃水热合成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碳酸二甲酯(DMC)的转化率为20.2%,甲基苯基碳酸酯(MPC)和碳酸二苯酯(DPC)的收率分别为13.1%和3.8%。  相似文献   

18.
对P-25 TiO2光催化剂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程序升温热处理,用于对高浓度苯酚废水的光催化降解.考察了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溶液pH和H2O2对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并采用XRD和BET方法对各种温度焙烧的P-25 TiO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500℃焙烧的P-25 TiO2光催化降解苯酚效率最高,适宜的晶相结构是500℃焙烧的P-25 TiO2光催化剂表现出较高催化活性的原因.苯酚在催化剂用量为2.0g/L、pH为7.0左右时降解较为适宜.HiO2对苯酚的光催化降解影响显著,在溶液中加入少量H2O3可大幅度提高光催化降解苯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