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副词"偶尔"是由单音节副词"偶"和词尾"尔"构成的附加式双音节副词。副词"偶尔"始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固化成词的用例,在唐宋时期,诗词中偶有出现,但"偶尔"最终大量应用还是在明清时期。汉语词双音节化是副词"偶尔"的词汇化的基本动因,"偶尔"形成早、成熟晚是与副词"偶"、"偶然"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自"是中古时期最常用的副词词尾之一。在上古汉语中"自"最常用的用法是作己称代词,还可以作介词和副词。我们认为副词词尾的"自"是由其己称代词的用法发展而来的。"自"最初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回指主语或表示动作行为由主语发出,随着语言的发展,"自"与主语之间的距离扩大,"自"的回指、强调功能减弱、消失,"自"成为一个悬空成分,受双音化趋势的影响,"自"依附于其前的副词性成分,降格为仅起凑足音节作用的词尾。在类推作用下,"自"的构词功能进一步增强,呈现出类化趋势,从而产生了一大批双音节副词。  相似文献   

3.
先秦典籍里有许多类似词头、词尾的语言成分,但真正具有附缀特点的,大概只有附手形容词和少数副词之后的“然”字(包括“然”字的音转变形)。这篇短文将要讨论词尾“然”是怎么虚化、怎么形成的,具有什么特点,同时还将附带讨论它的附着能力,即它与词干的组合情况和组合方式。“然”字和“如”、“若”、“尔”古代都属泥母,乃是一个词儿的变形,因此,讨论词尾“然”的形成,必须将四字一道加以考虑,不过用“然”字的时候最  相似文献   

4.
"复"是中古时期产生的一个词尾,词尾"复"是在与"又"同义连用共同做状语的句法环境中产生的,"又复"高频共现、逐步凝合,在发展过程中"又"吞噬了"复"的语法功能,"复"意义脱落虚化为词尾。"又""复"同义连用时,它们的语法功能的不同,决定了在排列顺序上"复"位于"又"之后,"复"的后置性是其虚化为副词词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副词“就”的三种句式可以用来表示说话人对时间、数量、年龄、范围、程度、逻辑、语气等的主观态度。(X1)+就+X2+(了2)的句式:副词“就”取“较快衔接”义,“就”不重读,在表示数量、年龄、范围、程度等时,有关词语位于x1位置有“趋小”的倾向,处于)(2位置有“趋大”的倾向;“(X1)+就+X2”的句式:副词“就”一般是“限制”义,重读,或和其所“限制”的X2一起重读;“X+就+X”的句式:副词“就”义有双重性—“较快衔接”义和“限制”义。“X+就+X”是一个紧缩式复句,前X相当于一个条件小句,副词“就”“衔接”并“强调”后X的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6.
“最好”始见于两晋时期,是由极性程度副词“最”与性质形容词“好”组成的状中短语。起初“最好”可作谓语、定语、补语等,用来对其前后的话语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唐代出现了构式“最好VP”,“最好”在句中充当主语,具有指称性。在主观化、音律规则、VP的语义变化、使用频率等因素的推动下,“最好VP”发生了重新分析,由主谓关系重新分析为状中关系,“最好”表达主观意愿、希望或建议,在宋代开始词汇化为一个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7.
姚晓红 《科技信息》2009,(24):I0133-I0134
关于副词“都”有着几种不同的解释和定义。《现代汉语八百词》将它的意义分为三类:(1)表示总括全部;(2)甚至;(3)已经。本文认为,根据现代汉语副词的分类原则以及副词“都”的语法特征,应把“都”的语法意义分为三类,即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和时间副词。  相似文献   

8.
岩前方言的“子”尾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从语法结构上看,“子”可附着于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之后,构成名词词尾、形容词词尾和数量词词尾。从语法意义上看,有的动词、形容词带上“子”尾后变为名词;有些名词不能单说,带上“子”尾后能单说;一些名词附着“子”尾后变为方位词;可以加在形容词重叠式之后,表示程度轻重;还可以在数量结构后面表示数量少、时间短等。  相似文献   

9.
孙小晶 《科技咨询导报》2009,(11):208-208,210
本文通过辨析两对单双音节同义副词“只”和“只是”、“还”和“还是”来说明双音节副词之于单音节副词的差别语素“是”是影响这两对单双音节同义副词用法差异的关键。希望对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即教授单双音同义副词时除了注意音节,语气等方面的差异,更应注意语素义对其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快更准确地分析出单双同义副词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在古汉语中,‘然’,字除了能充当指示代词、转折连词、形容词、动词等词类以外,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充当形容词和副词的词尾。这种构词功能是由指示代词虚化来的。“由词变为词尾,这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事实。”(王力语)“然”字作为词尾附着在形容词后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甚至有部分不是形容词的  相似文献   

11.
本调查了《论衡》中“-自”的用法,并对其作以分析,认为《论衡》中的“-自”式中的“自”已有了发展成为词尾的可能,在魏晋时期形成词尾“自”。本还进一步探讨了词尾“自”的形成原因以及“一自”结构中“自”是否为词尾的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程度副词“还”可以分为三个小类:一是有明确比较对象、必须与“比”配合使用、表示同向递进关系的高量级相对程度副词;二是有明确比较对象、不必与“比”配合使用、表示反向递进关系的低量级相对程度副词;三是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在主观倾向和用法上与“有点儿”形成互补关系的中量级绝对程度副词。其中作高量级相对程度副词的“还”与“更”在用法上易于混淆,但各有各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从对例句的分析出发,讨论现代汉语表示转折的语气副词“偏”、“偏偏”、“却”用法的不同。重点考察它们之间能不能换用的语义基础和具体条件,以及它们之间连用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翻译家和语言学家.他在翻译过程中,大胆吸收具有丰富形态变化的印欧语系的某些词法与句法,尤其是借鉴印欧语系通过词尾变化显示词类与句法功能的特点,创造性地采用“底的”、“地的”、“的地”、“底地”等复合助词.尽管有些助词由于其书面形式与口语不一致而没能通行开来,但鲁迅这种大胆吸收外来文化与力图丰富与发展汉语语法的胆识与魄力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此外,对助词“的”的频用、叠用,以及将“的”字用于数量词之后和“的”字与中心语组合等等,无疑都显示了鲁迅语言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5.
汉语史上“果”既是副词也是连词。副词“果”历经了“树木所结的果实(名词)——实行、实现(动词)——果真、果然,最后、终于,究竟、到底(副词)”的演变轨迹。连词“果”则沿着“果真、果然(语气副词)——如果真的(连词)”的轨迹虚化演变。句法位置的改变、语境的影响等是“果”语法化的主要动因,重新分析等是“果”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后套话中的"半天"是一个典型的语气副词,在句中位置灵活,可以表达醒悟、意外、怀疑和讽刺等多种语气,可以与其他副词共现,并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通过研究发现,语气副词"半天"就是"动词+半天"结构的省略,这种结构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福建武平岩前方言的“子”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春招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4):33-37,44
岩前方言的“子”尾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从语法结构上看,“子”可附着于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之后,构成名词词尾、形容词词尾和数量词词尾。从语法意义上看,有的动词、形容词带上“子”尾后变为名词;有些名词不能单说,带上“子”尾后能单说;一些名词附着“子”尾后变为方位词;可以加在形容词重叠式之后,表示程度轻重;还可以在数量结构后面表示数量少、时间短等。  相似文献   

18.
对“于”字比较句和“比”字句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于”字比较句的句法结构和成分比较单一,语义语用功能较为狭窄;“比”字句对各种复杂句法结构的容纳性强,语义语用表达功能更加灵活多样;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体分布也不一致。两种比较句各有独自的语义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后套话中的"半天"是一个典型的语气副词,在句中位置灵活,可以表达醒悟、意外、怀疑和讽刺等多种语气,可以与其他副词共现,并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通过研究发现,语气副词"半天"就是"动词+半天"结构的省略,这种结构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的“在”可以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玉林话的“在”,除了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本文全面描述玉林话“在”的各种意义及其具体用法,并对其运用规律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