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等教育中君子文化的缺失与淡化已经严重阻碍了"立德树人"这一文化育人功能,成为大学生道德素质下滑的重要因素。在当今形势下,高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培育学生"君子之风"作为德育工作的落脚点,自觉修身,强化自身君子文化养成,传承君子文化,培养大学生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2.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承接上文,这几句继续论述言行问题。先从字面看这几句的意思,直译过来:言语从自身出发,影响的是民众;行为是从身边开始的,影响显现在远处。言行,是君子把握的关键。关键一动,主导荣耀或是耻辱。言行,是君子感天动地的凭借,可以不谨慎吗?  相似文献   

3.
陈静 《科技智囊》2007,(1):48-57
以中国文化为旨归,做企业的最高境界是做人,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成为一名君子。什么是君子,君子怎样修身、为人、处事、学习,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君子如何看待富贵与贫穷,翻开五千年前的儒家经典——《论语》,让我们效仿君子的所思、所言、所行与所求,共同追寻充实、美满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君子人格是儒家思想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也是当代社会发展所推崇的较高精神境界。形成君子人格,就需要学习儒家君子思想的日常生活伦理,它是一套对君子的日常价值观、日常行为、日常习惯加以总结概括符合社会发展的伦理观念。构建儒家君子思想日常生活伦理,从修身之道、交友之道入手,融合"五常""中庸""和合"价值观念,探讨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君子是孔子在《论语》中树立的理想的人格典型。孔子对“君子”这个概念的含义做了重大的修正。他认为,君子是求“道”,学以致其道的人。由于仁道很难直接把握,但礼乐、忠恕之道与仁道有极大的关联,因此,君子是通过克己复礼,掌握礼乐和忠恕之道来达到“道”的人。最后,求道有得——“德”——就成为了真正的君子,所以君子最主要就是指有德之人。这样的得道君子是符合道、与道为一、以身体道的人。在孔子看来,这才是获得了人之为人之本质的真正的人,真正的存在。所以,“君子”在孔子这里已经被赋予了存在论、本体论的意义。孔子的“君子”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6.
在孔子以前,“君子”仅仅是对统治者或贵族男子的通称。《书·酒诰》中提到:“越庶伯君子”;《诗·魏风·伐檀》里说:“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伦理学家孔子首先把“君子”引入道德范畴,作为他全部伦理思想的理想人格提出来,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起着巨大的影响。本人试就其君子思想的内容和实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专家、学者们的指教。一孔子为“君子”规定的条件很多,其中有一句众所周知的话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意为配合得当,这句话的意  相似文献   

7.
兰乃君子之物,自古就成为人格的对应之花和精神寄托的对象,在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周易·系辞》云“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这段话有两层含意,一是论说君子的入世之  相似文献   

8.
礼物     
礼物是什么?君子之礼,悦人之物。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自出生起就收到一份共同的礼物--中华传统文化。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青铜器到青花瓷……这些都是前人智慧的精髓,也是先民馈赠我们的礼物。  相似文献   

9.
<正>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这段话的原意是:它们的德行,分别是怎样的(指上一句的阳卦、阴卦)?阳卦是一个国君配两个臣民,二民事一君,是君子之道;阴卦是两个国君配一个臣民,一民兼事二君,这是小人之道。从国家治理角度而言,阳卦象征着众多的臣民,拥护一位仁君,君民同心、团结一致,国家日益兴盛发达。反之,阴卦象征着君多民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构建和谐人心、和谐人生、和谐社会的新视角出发,对郭店楚墓竹简<五行>做出了新的诠释.认为<五行>的主题是通过对德与善的探索试图建构一种将五种社会道德规范(即"五行")内化为人们的品德信念(即"五行型于内")以及将人们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的道德体验模式.阐明了圣人既能闻君子道、洞识君子道,将君子道内化为品德信念,又能将君子道外化为品德行为,圣人能将天道、人道、君子道集于一身,探索美德,追求美德.论述了君子是"和则同,同则善"的集人道之大成的"善"的探索追求者,是追求四行和的"善"的境界的智者.<五行>的和谐思想既不同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和谐思想,也不同于孟子的和谐思想,亦不同于<左传>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相似文献   

11.
<正>《易》日:"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这句话的原意是:《周易》说:"公在高墙上射中了隼鸟,获得它,没有什么不利的。"孔子说:"隼,是禽鸟。弓矢,是射鸟的器具。射隼的是人。君子把器具藏在身上,等待时机而行动,怎么会有什么不利呢?行动沉稳而不急,所以一出手即有所获,是说具备了现成的器具然后行动。"这段话源于雷水解卦上六爻的爻辞,是一副很美的狩猎图画,卜到这一卦,代表大吉大利、功成名就。  相似文献   

12.
谈谈近来读《诗经·国风》的体会。这里想就《国风》中的《君子于役》、《桃夭》的背景和内容谈点看法,并连带谈点它的艺术表现。 一、《君子于役》与《扬之水》 《王风·君子于役》: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最近参加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笔者对党员先进性的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适逢一日与朋友谈论《论语》,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共产党员是现代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而儒家所提倡的"君子"则是古代中国社会的行动楷模,可以说也是古代中国人民的"先锋队"。那么他们之间是否有一定共通之处呢?  相似文献   

14.
《龙舟会》是一曲君子人格的颂歌。王夫之运用杂剧的形式,通过对谢小娥、李公佐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将他们与宵小权贵的对比,热情歌颂谢小娥、李公佐的君子人格,形象诠释了他的理想人格的内涵。这种君子人格是他自己一直思考和追索的理想人格,具有知情意和衷共济、德才学全面发展的韵味和特质。是道德人格、意志人格和智慧人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孔子前,“君子”含义不固定,不确指,与德行好关联不紧,不具道德评判色彩。“君子”既指天子诸侯,也可指丈夫男性情人,德行可好可坏。孔子第一次全面地以具体的道德规范──仁、义等十余种内在品质与恭、庄等八种外在仪表两层面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君子”由偏指地位尊贵转向德行高尚。基于此,孔子评判历史、当代人物,教育、培养学生做“君子”,最终行君子之政于国。分析先秦诸子言说,“君子”是孔子为儒家树起的一面旗帜,承载了重构社会新秩序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儒家共识性观念中,君子是集理想性、经验性、世俗性于一身的存在,他们在怀抱“士志于道”之理想的同时,又积极与世界互动,以避免理想堕于伪善。在此意义上,有“君子不器”“修己以敬”“义以为质”“颠沛必于是”四重精神准则支撑君子的光辉气质。从事实的角度看,虽然社会稳定多数时候靠的不是君子,但那些作为良善主体的君子和具有温厚情怀的君子依然发挥了促进美好、维系生存的作用。在中国传统士人政治中,君子是社会整合、协调所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对于君子,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很多。孔子关于君子的人格标准有九个。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是孔子文化精神上的两类人物。而“君子”,成为了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历经政治失败而转入学术关怀的孔子企图恢复周礼而塑造的具有理想人格的化身,担负着复周礼而治国的神圣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笔者认为,不能将“君子”与“小人”简单界定为一种人格力量,而应该看作是以庞大的周礼文化体系为背景的一种文化现象.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从而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的符号。  相似文献   

19.
"君子"是孔子心日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对于君子,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很多.孔子关于君子的人格标准有九个.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君子"被孔子赋予道德方面的含义,并成为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表征。结合《中庸》所论"慎独"、贵"诚"、"时中"等思想,正可一窥先秦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之道。作为先秦儒家道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君子之道对中华民族的人格价值取向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